暖春三月,百花竞放,桃花妖娆、樱花素洁,还有那姹紫嫣红的迎春花、鲜艳耀眼的山茶花,都让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杏花似乎也不甘落后,在明媚的春光里,尽情地展现出一种迷人的风采。
远远望去,杏树的树冠蓬松如伞,仿佛正和游客们招手示意。走近细看,其枝干虬劲,树皮黢黑,又显出岁月的沧桑。不过即使历尽风雨,每到春天时,依然可以老树开新花,彰显出大自然生生不息的风貌。
杏花在每年的三月开始盛开,有时天气寒冷,花期也会滞后。杏花绽放时极其迷人,好像是美人面颊上染了红晕,引得游客们纷纷驻足观赏。很多文人雅士也会即兴题诗,郑谷曾吟诵不学梅欺雪,轻红照碧池。司空图也说诗家偏为此伤情,品韵由来莫与争。
杏花芬芳馥郁,经常会招来早春的蝴蝶,它们在花枝旁翩翩而飞,似乎在表达一种爱慕之意。提到杏花,很多人会立刻想起南宋诗人陆游的名句,“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不过描写杏花的其他作品也是非常值得细读。下面分享两首描写杏花的七律,托物寓意,将杏花之美写得极其传神。
杏花
唐 · 温庭筠
红花初绽雪花繁,重叠高低满小园。
正见盛时犹怅望,岂堪开处已缤翻。
情为世累诗千首,醉是吾乡酒一樽。
杳杳艳歌春日午,出墙何处隔朱门。
诗的大意是:初开的杏花粉红艳丽,时间稍久的杏花却宛如白雪。高低错落的花枝,装扮着小园,也占满了游客们的的视线。盛开的大片花瓣仿佛绚烂的云霞,诗人却开始惆怅盛极而衰,他似乎看到了花瓣凋零、缤纷翻飞的场景。
诗人凝思着眼前的杏花,又忍不住想起自己坎坷的命运,也写下了很多伤感诗篇。他怀念故园,又归乡无计,只好借酒消愁。春意盎然,繁花娇艳,诗人希望有朝一日,自己也能像出墙的杏花,突破朱门所限,并被世人赏识。
作者在首句描绘了杏花的美丽,花蕾初绽红色,随着时间推移,等到花繁叶茂之时则是一片雪白。次句则从空间上表现出杏花开放时的层次感,从而给人一个感官印象,即使无缘目睹,也好像身临其境。
颔联借景抒情,才子高瞻远瞩,他在杏花正在繁盛之时,就预感到花儿坠落之悲戚,也不忍心目睹花瓣缤纷飘落的凄惨景象。花儿如此,才子亦将有类似的遭遇,人生苦短,青春易逝,如何不让人悲叹。
颈联便很自然地转而诗人的不幸遭遇,“诗千首”虽然夸张,但也刻画出温庭筠丰富的诗情被世事牵累,不得不发,又是一吐为快。“酒一樽”则传达出诗人厌倦了飘零的日子,渴望悠然闲适的生活,却又暂时无法归乡的苦恼和愁闷之情。
结尾以杏花自喻,温庭筠一向自命不凡,但又非常狂傲,仕途失意虽然原因复杂,不过他首先也应该反省自己的言行举止。诗人渴望像杏花那样“出墙”,但又担心阁着“朱门”,最终无法得到贵人赏识。全文写景如画,表达委婉,结尾更表现出诗人对早日入仕的强烈愿望。
杏花
北宋 · 林逋
蓓蕾枝梢血点干,粉红腮颊露春寒。
不禁烟雨轻欺著,只好亭台爱惜看。
隈柳傍桃斜欲坠,等莺期蝶猛成团。
京师巷陌新晴后,卖得风流更一端。
林逋年少孤贫,却勤奋好学,他喜欢阅读经史百家,也在年轻时漫游江淮各地。中年之后,诗人孤高自好,喜欢恬淡生活,更是多年隐居不出,在小孤山种花训鹤,过着安贫乐道的日子。林逋写过很多咏梅诗,这首描写杏花的七律却鲜为人知。
开篇采用比喻手法,可谓传神妙笔,粉红的花瓣就像美人的腮颊,由于春寒料峭,花儿含苞待放,远远望去,舒展的枝干上显出鲜艳的红点。
寒风刺骨、春雨绵绵,诗人无法阻止风雨侵袭花蕾,心中虽然充满怜惜之意,却只能在亭台上远远地观看,然后默默祈祷,那些娇嫩的杏花,可以躲过一劫。
诗人又注意到杏花“隈柳傍桃”,微风轻拂,就显得摇摇欲坠,仿佛一位弱不禁风的女子,尽显其柔弱的模样。同时莺、蝶又“猛成团”,更让杏花宛如一位被人欺凌的孩子,让人深感同情。如此形象的语言,值得诗词爱好者学习和效仿。
结尾表达出诗人的祝愿,等到雨后天晴,那些美丽的花儿,就可以被挑担人运送到帝都的大街小巷,然后卖给风流倜傥的赏花人,更能显出杏花迷人的风采。诗人期望名花有主,也暗指天下才子都能遇到伯乐,从而才尽其用。
比较这两首描写杏花的七律,温庭筠的诗作技巧娴熟,语调悲切。林逋的作品虽然没有特别出彩之处,却寄寓了诗人的美好期望,更有一层温馨的感觉。
杏花雨》 杏花时节杏花雨, 杏花树下花做泥。 玉环香消马嵬驿, 掩面君王西去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