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美联储全年不降息的风险

行家出国 2024-04-24 09:48:33

核心结论

年初以来,市场对美联储降息预期已明显回调,但或尚未走完,警惕全年不降息风险:(1)年初以来市场对美联储降息预期大幅回调,降息窗口持续后延、降息幅度大幅缩小,截至4月上旬,市场已预期美联储最早或9月开启降息、全年降息50BP;(2)体现在美债利率上,10年期美债利率重回4.5%以上,以实际利率带动为主,通胀预期小幅提升;(3)美国经济韧性仍然偏强,且二次通胀风险不可小觑,市场降息预期有可能继续回调,不排除美联储全年不降息的可能性,或持续构成海外最大的预期差。年初以来,PMI、就业等各项数据持续超预期,进而带动实际利率上升,背后反映美国经济韧性较强,市场此前演绎的美联储预防式降息必要性在下降:(1)经济韧性偏强的首要因素在于2023.11以来美国金融条件大幅放松,客观上提前起到降息效果;(2)次要因素在于固定利率为主的利率结构下,高利率对居民消费的抑制有限;(3)美国劳动力市场紧平衡格局不变,对居民薪资增长提供支撑;(4)美国各类资产大幅上涨下,2023年居民资产增长7%,财富效应对内需带来提振。往后看,美国经济韧性仍然较强,就业市场的冷却尚需时间,预防式降息的必要性在下降。二次通胀风险不可小觑,去通胀“最后一英里”道阻且长:(1)按现有趋势推演,美国CPI同比年内低点或在2.8%附近,很难达到美联储2%目标;(2)美国通胀下行速率偏缓,固然有23Q4美联储提前释放偏鸽信号、对经济和各类资产均带来提振的效应,但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及房租项的卷土重来,或是美联储有心无力的痛点。其中资源品上涨背后的供给侧受限、美元信用受冲击的逻辑,房租项强势背后的美国住房市场紧平衡、库存水位极低,很难通过美联储加息对冲,或持续对美国通胀带来提振。对各类资产而言,需警惕美联储降息推迟、流动性宽松阶段性受阻带来的压力:(1)美债:在经济或通胀明显冷却前,美债利率大概率高位震荡,但触及23Q4的5.0%概率较低;(2)美股:盈利端仍稳健,但估值已超过去10年均值水平,后续或面临“杀估值”压力;(3)美元:“美强欧弱”格局延续,叠加欧央行转向大概率先于美联储,强美元格局有望延续;(4)人民币汇率:人民币汇率常态化波动或加大,强美元和中美资金利率差对人民币汇率仍构成一定压制,但国内货币政策稳汇率基调不变,贬值幅度或相对有限;(5)A股:美债利率实质性回落前,红利占优行情或将延续。风险提示:一是金融风险事件爆发;二是地缘政治风险;三是就业市场大幅冷却等。

报告正文

1 年初以来,降息预期已明显回调

年初以来市场对美联储降息预期大幅回调,降息窗口持续后延、降息幅度大幅缩小。年初美联储启动降息是最重要的宏观假设之一,1月美联储议息会议结果公布后,市场彼时预期美联储全年降息150BP、最早或5月开启降息。而在3月美国CPI数据公布后,市场预期已经调整为全年降息50BP、最早或9月开启降息,降息预期已经明显回调。

体现在美债利率上,10年期美债利率重回4.5%以上,以实际利率带动为主。降息预期的持续回调,体现在债券市场上为,10年期美债利率从4.0%附近重新升至4.5以上,其中实际利率抬升为主(1.74%→2.15%),通胀预期小幅贡献(2.2%→2.4%)。实际利率的抬升,主要反映美国经济持续超预期,尤其是3月以来PMI、非农数据不断印证美国经济韧性之强。而通胀预期的小幅提升,反映美国去通胀的“最后一英里”仍然艰难。往后看,美国经济韧性仍然偏强,且二次通胀风险不可小觑,市场降息预期有可能继续回调,不排除美联储全年不降息的可能性,或持续构成海外最大的预期差。

2 经济韧性仍然较强, 预防式降息必要性在下降

年初以来,PMI、就业等各项数据持续超预期,进而带动实际利率上升,背后反映美国经济韧性较强,市场此前演绎的美联储预防式降息必要性在下降。体现在花旗美国经济意外指数上,年初以来该指标触底回升,反映美国实际经济表现持续好于市场预期。

经济韧性偏强的首要因素在于2023.11以来美国金融条件大幅放松,客观上提前起到降息效果。11月以来美国金融条件明显放松,尤其是12月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暗示加息大概率已结束、降息时机已在内部讨论过程中,市场提前演绎降息预期,一度预期全年降息150BP、最早3月开启降息。受此影响,美国金融条件大幅放松,一方面带动美债、美股、大宗商品在内的各类资产上涨,另一方面对房地产等利率敏感部门带来提振。

经济韧性偏强的次要因素在于固定利率为主的利率结构下,高利率对居民消费的抑制有限。以居民贷款最大来源、占比约60%的按揭贷款为例,由于此前美国长期处于低利率环境,使得居民按揭利率超90%为固定利率。受此影响,2022年美联储大幅加息以来,新增利率从2021年底的3.1%升至23年中的6.3%,但存量利率仅由最低点的3.8%升至23年底的4.1%,上升幅度相对有限。尽管新增利率对新增购房需求带来明显抑制,但对存量贷款影响较小,进而对居民消费的抑制有限。

经济韧性偏强的因素之三在于美国劳动力市场紧平衡格局不变,对居民薪资增长提供支撑。截至2024年3月,美国失业率为3.8%、处于历史极低水平,2月职位空缺率为5.3%,显著高于疫情前4.5%左右水平,反映美国就业市场紧平衡的格局尚未发生根本变化。尽管移民等因素预计逐步增加美国就业供给,但仍需时间,而短期内偏紧的劳动力市场为居民薪资增长提供支撑,美联储降息的必要性暂时也未能看到。

经济韧性偏强的因素之四在于美国各类资产大幅上涨下,财富效应对内需带来提振。美联储的数据显示,2023年美国居民资产增长7.4%,较2022年的-2.7%大幅提升,其中股票(4.6%)、房地产(1.3%)、债券(1.0%)是最主要贡献,尤其是2023.11以来美股美债大幅上涨,对居民财富带来明显促进。而美股和房地产合计占居民资产比重超50%,资产端的大幅提振对居民财富增值、消费能力提升大有裨益,也是美国内需持续超预期的重要原因。

往后看,美国经济韧性仍然较强,尤其是就业市场的冷却尚需时间,因而美联储预防式降息的必要性在下降,市场目前预期9月降息或仍偏乐观,不排除继续延后甚至全年不降息的可能性。

3 二次通胀风险不可小觑

按现有趋势推演,美国CPI同比年内低点或在2.8%附近,很难达到美联储2%目标。截至2024.03,美国CPI同比为3.5%,即使按环比0.2%的偏弱假设看,到8-9月有望达到全年最低的2.8%,随后在基数效应作用下再度回至3%以上。去年12月议息会议后的答记者问中,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曾提到“不(会)等到通胀率降至2%才降息,理由是这样做会为时太晚,可能会超跌”。但无论怎么看,2.8%离2%目标仍有较大距离,对于美联储而言控通胀的“最后一英里”仍任重道远,不排除降息预期继续后延的可能性。

美国通胀下行速率偏缓,固然有23Q4美联储提前释放偏鸽信号、对经济和各类资产均带来提振的效应,但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及房租项的卷土重来,或是美联储有心无力的痛点,均会对后续通胀带来支撑。截至4月上旬,大宗商品偏强走势仍然延续。以CRB商品总回报指数计算,截至4月8日,年初以来大宗商品整体上涨14.4%,远超美股(按标普500全收益计,累计收益为9.5%),在全球主要大类资产中保持领先。而从大宗商品内部看,主要商品均取得正收益,截至4月11日,原油、黄金、铜累计涨幅分别为14.6%、15.7%、12.9%,布油一度突破90美元关口,COMEX黄金也站上2300美元、创历史新高。资源品上涨的背后,一方面源于市场普遍在交易降息预期,尽管对美联储的降息预期有所退潮,但市场仍然相信欧央行、英央行等其他主要央行最早或在5-6月份开启降息。另一方面,供给侧扰动和对美元信用的担忧,对资源品上涨同样带来提振。以原油为例,3月初欧佩克+代表国已同意将自愿减产措施延长至今年的二季度末,名义减产总量约220万桶/日。而2023年开始欧佩克+已经持续减产,使得石油供应量整体受限,原油供需呈紧平衡趋势。而另一方面,年初以来乌克兰加强对俄罗斯石油基础设施攻击,对俄罗斯原油产能带来一定冲击。而供给侧扰动,非美联储货币政策所能决定,若后续大宗持续偏强,无疑对美国通胀带来提振。

租金为核心的核心服务项在2024H2有触底回升趋势。从历史数据看,房价对CPI中住宅项约领先一年左右,2023H2美国房价同比再度提升,意味着2024H2CPI住宅项或二次回升,而后者占美国CPI比重为45%,或导致美国CPI二次通胀风险抬升。而美国住房和租房市场偏紧,其核心原因在于美国住宅库存量处于历史偏低水平,而在较高利率水平下,房东普遍持惜售心态,进一步加剧了住房市场的供需紧张关系。因而即使美联储持续加息,但对住房市场的冲击或相对有限,房价的持续上涨进而带动房租项水涨船高。

4 美股美债总体承压,A股中红利超额收益有望延续

在经济或通胀明显冷却前,美债利率大概率高位震荡,但触及23Q4的5.0%概率较低,大概率在4.4%-4.6%区间震荡。年初以来经济数据和通胀数据持续超预期,10年期美债利率已经调整至4.5%,但往后看,经济的冷却需要时间,通胀二次风险仍在,对应美债利率大概率高位震荡,短期很难见到明显的下行趋势。但与2023年10月份的5.0%高点比,今年美国财政支出力度相对减弱、美债供给端压力相对较小,叠加经济复苏环比动能大概率弱于去年,因此去年的高点较难达到。

美股盈利端仍稳健,但估值端短期承压。估值层面,截至4.10,标普500PE(TTM)为26X、高于过去10年均值(23.6X),纳斯达克PE(TTM)为42X、高于过去10年均值(37.6X),往后看在美元流动性仍偏紧背景下,“杀估值”压力持续存在。而从盈利端角度看,标普500和纳斯达克EPS自2023.08以来持续企稳回升,美股盈利总体偏稳健。但综合而言,美股短期存在一定调整压力,需保持关注。

“美强欧弱”格局延续,叠加欧央行转向大概率先于美联储,强美元格局有望延续。从当前基本面角度看,欧洲经济明显弱于美国,内生增长动能疲弱,且通胀压力已明显低于美国。市场目前普遍预期欧央行最早或在5-6月开启降息,在节奏上大概率先于美联储。美强欧弱的基本面格局,及央行转向的先后顺序,决定了美元大概率维持偏强格局,直至美国经济有明显疲弱迹象或美联储释放转鸽迹象。

人民币汇率常态化波动或加大,强美元和中美资金利率差对人民币汇率仍构成一定压制,但国内货币政策稳汇率基调不变,贬值幅度或相对有限:(1)2024年以来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在7.1附近波动,人民币汇率一方面受强美元压制。尤其是在海外二次通胀风险逐步上升、美国经济韧性超预期背景下,Q2美元指数有望保持偏强状态,或对人民币带来一定压制。另一方面,美联储降息节奏有望继续推迟、幅度有望削弱,意味着美元利率大概率维持high for longer,体现在中美资金利率上,3个月Libor利率(美元)与3个月Shibor利率差仍维持在历史偏高水平,同样对人民币汇率带来一定压力;(2)央行货币政策表述仍然强调稳汇率,工具箱仍较为丰富,人民币继续大幅贬值的空间不大:3月29日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2024Q1例会,会议通稿强调“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坚持“风险中性”理念,综合施策、校正背离、稳定预期,坚决对顺周期行为予以纠偏,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防止形成单边一致性预期并自我强化,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央行表述意味着国内货币政策对汇率问题仍相对重视且以稳为主,当前外汇的工具箱仍相对充足,后续有望为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提供支撑。

对于A股而言,美债利率实质性回落前,红利占优行情或将延续。从历史经验看,美债利率上行或者高位震荡阶段,A股市场风险偏好通常受一定压制,市场对确定性资产的重视度提升,体现为红利或者高股息资产的超额收益提升。往后看,在美债利率实质性回落、海外流动性压力明显缓解前,A股中红利占优行情或将延续。

5 风险提示

一是金融风险事件爆发;二是地缘政治风险;三是就业市场大幅冷却等。

0 阅读:2

行家出国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