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城子崖遗址新发现:揭秘龙山文化之谜,考古圣地再掀热潮!

船长卡戎 2024-02-07 13:18:38

城子崖遗址在山东省章丘龙山镇东边一个叫山城庄的村子北面,有一个大大的长方形高地。之所以叫“城子崖”,是因为这个高地上头能看见以前古城墙的痕迹,就像有个小城堡一样。这个地方跟龙山镇就隔了一条武源河,抬头就能望见对岸。在泰山沂蒙山的北边。土地肥沃,河水充足,非常适合先民生活。

1928年初,吴金鼎先生在研究平陵古城周边的时候,无意间发现了这个宝藏。他在《平陵访古记》里讲了这段故事:当时他放弃了去北沟的计划,改道往东南方向走。走得急匆匆的,结果看到了一片火烧过的痕迹。这里红土堆得可厚实了,火烧的地方形状很规整。崖壁上的灰土层特别明显,里面夹杂着陶片、石块和贝壳骨头等跟平常看到的不太一样。没过多久,他还挖到了两枚骨质的挺粗糙的锥子,一看就知道年代相当久远。这让他心里头别提多激动了。

从当年的8月到10月,吴金鼎先生三次特意跑到龙山镇那里勘查,最后确认这里是新石器时代人们住的一个古老村落,有着非常重要的考古价值。在城子崖遗址被发现之前,专家们挖出来的古代陶器大多都是里头有很多沙子的彩色陶器和红色陶器。但是呢,在四千多年前,那时候东夷民族用河里的泥土做了一种特别的黑陶,这可是他们的独门绝活。

城子崖那儿出土了一个黑陶杯,这个杯子薄得跟鸡蛋壳似的。壁厚才0.5毫米,拿起来也就跟一小把米差不多重,大约就50克上下。这可是黑陶中的顶级艺术品,又轻又薄,手艺真是高超到家了!考古学家最初称这里是黑陶文化。后来,考古学家把这种以黑陶为主要特征的文化遗存命名为“龙山文化”。

对我们中国人来说,20世纪初是一个积贫积弱的时代。中国刚刚起步考古学的时候,第一代考古学家就开始思考中华文明是怎么来的这个问题了。那时候,外国的考古专家们说中国没有史前文化。有个叫安特生的瑞典人发现河南仰韶那地方的彩色陶器和中亚、近东地区的陶器长得有点像。于是他就提出一个说法,说中国的早期文化可能是从西方传过来的。

这个“西来说”在中国学术界引起了好大的争议,咱们中国的考古学家就不大相信这个观点,并提出了“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的口号。他们下决心要翻山越岭、挖地三尺去找证据,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这个说法是错误的。

后来,在城子崖横空出世。这些黑陶跟仰韶的彩陶可不一样,它们是中国东部自己土生土长的文化。证明了在中国东部这片黄淮海大平原上,原来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存在着一种独特的文化类型。而且,这种黑陶文化在很多方面其实更接近于后来殷墟文化。就说明中国文化并不是从西方传播来的,而是有自己的源头和发展脉络。通过城子崖遗址的发掘,找到了强有力的证据驳斥了那个“中国文化西来说”。

这个文化大概在4500年到4000年前,就像是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上面接着的是大汶口文化,下面又连接着岳石文化。就像是爷爷传给爸爸,再由爸爸传给儿子一样,是咱们中国历史上非常关键的一个发展阶段。

从发现山东龙山那个遗址开始,考古学家们像寻宝一样,在河南、陕西、山西还有湖北这些地方,也找到了差不多同时代的老祖宗留下的宝贝。但是呢,这些地方出土的东西虽然都属于同一历史时期,但各有各的特点,就像不同地区的特色菜一样,口味各异。

为了好区分,专家给它们起了不同的名字:就把山东地区找到的那些遗址叫做“山东龙山文化”或者“典型的龙山文化”。在河南的叫“河南龙山文化”,陕西的叫“陕西龙山文化”,湖北那里的因为有独特之处,就叫做“石家河文化”,而山西那边发现的一种特别类型的,被命名为“陶寺类型龙山文化”。把这些各地的文化遗存统称为“龙山时代文化”。就好比咱们国家各个地方都有自己的传统风俗,尽管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但每个地方又有各自的特色。

这样一来,“东边的龙山”和“西边的仰韶”就成了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中的两块重要基石。就好比在地图上画出了两个重要的标记,一个是东方的“龙山”,另一个是西方的“仰韶”。这两个地方的文化遗存就像是打开历史宝箱的两把钥匙,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咱们祖先在远古时期的生活和智慧。

原来仰韶文化的农耕和放牧技术已经很不错了,但到了龙山文化这个阶段,更是进步飞快。家家户户的工具箱里,锄头、镰刀等各种生产工具越来越多,种类也五花八门,就像现在的家庭有了各种各样的电器一样,使得种地和养殖变得更有效率,大家的日子过得更红火了。

除了生活上的改变,精神世界也有很大的发展。那个时候的人们特别信奉神秘的力量,经常会举行一些占卜活动,就像算命先生通过龟壳或者蓍草预测未来一样,这些巫术活动在当时是非常普遍且受人重视的。

网络图片 图侵删

再来看看社会结构的变化,那个时期家族里的男性长辈开始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就是进入了以父亲为中心的家族制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父权制社会。而且,人们也开始有属于自己的土地和财产,不再是大家共同所有,这就意味着私有财产的概念出现了。这样一来,社会上慢慢地就出现了不同的阶层,有点像是有钱人家和普通人家的区别,可以说这是朝着阶级社会迈出了第一步。

网络图片 图侵删

1989年到1992年的时候,山东省的考古专家们又去了一趟城子崖那个地方探索。他们这次发现了三层叠在一起的古城遗址,就像千层蛋糕一样,一层层揭开历史的秘密。最下面那层是很久很久以前龙山文化时期的古城,面积大概有二十万平方米,跟个小县城似的。这座古城还有南北两个大门,中间还有一条路把两头连起来。30年代初最早挖出来的是岳石文化的古城遗址,它比龙山文化晚一些,占地约十七万平方米。有意思的是,岳石文化的先民就在龙山文化古城的里面、地势稍高的位置上,又重新建起了自己的城墙。

再往上一层就是春秋时期留下的城墙遗迹了,到了战国时候,这座城就被废弃不再使用了。这样看来,就像是咱们祖辈们在同一个地方盖了三座不同的房子,每一代人都在前人的基础上,留下了他们的生活印记和智慧。

从2013到2019年,山东省的考古专家们,还有北京大学专门研究古代文物的老师们联手对城子崖遗址进行了一次全新的探索和挖掘。他们就像侦探破案一样,又发现了好多新线索。

首先,他们在龙山文化早期的地层里找到了一圈环形壕沟,这可是当时人们为了保护自己家园而挖出来的防御设施。然后又证实了在龙山文化中期时,这里的人开始在居住区的边缘修筑城墙,把家园围得更安全。

再后来,他们还发现了岳石文化时期一个特别独特的“一门三道”城门结构,也就是说,城门那儿有三个通道可以进出。这个发现可不一般,因为它是我们目前找到的最早的“一门三道”城门实例,对于了解古代城市的规划和建设有着重大的意义。

这个“一门三道”是什么意思呢?

这个就像是咱们古代的先民从天上找到的灵感。专家们说:这“一门三道”的设计就像天上的星星,房宿那样排列。代表着古人希望把天上的秩序搬到地上来,也就是常说的“天人合一”。同时,这种三个通道并列的大门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威严,只有非常重要的地方或者皇家宫殿才会采用这样的建筑形式。

在中国古代最顶级的建筑中,“一门三道”是很常见的布局。比如,像二里头一号宫殿、偃师商城里的三号和五号宫殿遗址,它们的大门结构都跟这个“一门三道”差不多。这就说明新发现的类似构造反映了这个地方具有极高的礼仪地位,很可能就是后来宫殿建筑风格的源头之一。

城子崖遗址犹如一部静默的历史长卷,因发掘而赋予了“龙山文化”这一璀璨的名字。时光流转中,始终以其沉甸甸的历史分量,在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浩瀚星空中闪烁着独特的光芒。它的存在,仿佛诉说着远古祖先智慧与勤劳的传奇,也默默证明其在中国文明孕育与成长历程中的不可或缺地位。

5 阅读:387

船长卡戎

简介:上班带娃看书跑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