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明明没有“南京”这个地名,为何和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

意智说历史 2024-04-19 08:50:12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邂逅芳曦

编辑|t

引言

爆发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以清朝的完败而告终,英国人的坚船利炮轰开了尘封已久清朝国门,中国从此进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时代。

两年之后,英国人又迫使清政府签下了耻辱的《南京条约》,赔款、割地、开埠,一系列的不平等被强加在中国人民的身上。

然而近年根据一些研究,不少人发现当年清朝并没有南京这个地方,那么又缘何会出现了《南京条约》这个称谓呢?条约里的南京指的是如今的南京吗?

(鸦片战争)

一、“六朝古都”,南京城的悠悠往事

我们都知道,如今南京的古称是金陵。

中国拥有上下五千年历史的灿烂文明,且朝代众多,每一个政权都会根据自身的需要设立都城。

传统上就有四大古都、八大古都、九大古都等等之说,但不论是几大,金陵都必然是其中之一,因为历史上,金陵曾被十三朝当做国都。

(四大古都)

早在三国时期,东吴就把都城设在金陵。进入南北朝时期后,南方的东晋、刘宋、萧齐、萧梁、陈都建都于此。

当然,以金陵作为都城的政权也绝不止这六家,五代十国时期的杨行密建立了吴国,公元937年南唐的开国之君徐知诰取而代之,定都金陵……

一直到明朝时期,随着“靖难之役”的发生,燕王朱棣登上皇位迁都北平,并将北平升格为北京顺天府,而南方的应天府则被降为南京应天府,此时南京的称谓得以出现。

那么到清朝时,清廷签订的《南京条约》中,南京指代的是南京应天府地区吗?

(靖康之耻)

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随着满清入关,明王朝的灭亡,南京这个地名,又一次消失在了清王朝的版图上。清朝改南京应天府为江宁府,隶属于江南省。

1649年,清政府在此地设立了两江总督,我们熟知的曹寅所担任的江宁织造实际上就是任职于南京。

那么我们由此可以知道,历史上只有在明朝的时候,南京的称谓是短暂的出现过的,终清王朝一代都没有南京这个称呼,那《南京条约》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朱棣)

二、“两都体制”,利玛窦让欧洲知晓Nanking

中国的历代王朝都不只一个都城,大部分王朝都实行两都制,有的甚至是三都、四都,比如汉唐两朝都是西安、洛阳两都的建制,分别称西京、东京。

到了北宋更是有东、西、南、北四京,而他的南京指的是宋州,北宋的死对头辽国更邪乎,他有上、中、东、南、西五京,辽国的南京是幽州,也就是我们今天的北京。

所以说,所谓的南京、北京在当时就是一个地理概念,并不是准确的城市。《南京条约》中,列强让清朝开埠的城市,其实是利玛窦让欧洲人知道的地区“Nanking”。

(北宋的四京)

明朝时期开始,南京成为了明朝的“南京”,经济发展速度相对周边其他城市快得多。“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奢华的南京城成了文人士大夫们的福地。

受到“郑和下西洋”等事件,加快了明朝和其他地区的联系,诸多来自海外的商人、传教士也来到了明朝的南京应天府,意大利人利玛窦就是其中的一位。

(明朝南京应天府)

1582年,利玛窦从广东肇庆进入中国开始了其30年的传教生涯,令人惊讶的是在这30年间,利玛窦曾经3次在南京居住,还在南京应天府购买了住宅,地址就在如今的新街口石鼓路112号。

利玛窦对于南京的流连忘返就是源于他对南京城的喜爱,当他第一次从南昌来到南京时,就被这座富庶的城市震撼了。

(利玛窦)

他惊呼这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城市,利玛窦当然不知道,他所在的城市是当时全中国的经济中心,南北漕运、东西交流全都汇集于此。

利玛窦每天不是传教,就是穿梭于达官贵人之中,在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引进来的同时,也将中国特别是南京的繁荣景象介绍到了欧洲,当然此时的应天府已经被称作南京了,所以在利玛窦的笔下,这座美丽的城市被译成“Nanking”。

三、兵临城下,清政府签下的是《江宁条约》

200多年后,这里已经成为了清朝的江宁府,当这座古老的“六朝古都”再次见到欧洲人的面孔时,昔日繁华的景象早已不在,从吴淞口逆流而上的英国舰队如入无人之地。

(英军舰队)

1842年8月5日,攻陷了镇江的英军横陈于江宁城外的江面上,面对人数远少于自己的江宁守军,却也再无斗志,双方的僵持,都在等着一个人的到来。

8月29日,风尘仆仆从北京赶来的全权钦差大臣耆英,登上了英国军舰“皋华丽”号,与当时的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当时人们称之为《江宁条约》。

英国人对于中国城市名称的变迁显然不熟悉,而且也并不在意。在他们的认知里,这座古老而又神秘的城市就是200年前,利玛窦所提到的那个“Nanking”。

(南京条约)

于是,我们发现在条约中英文版本中的英文版中,英国人把该条约称为《Treaty of Nanking》,直译过来就是《南京条约》,当然这种提法在清朝官方是不被承认的。

《江宁条约》最终变成《南京条约》,还是要等到若干年后的满清政府倒台,辛亥革命爆发后,孙中山先生在江宁出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国民政府改江宁为南京,并定都于此,南京作为城市的正式名称才得以传承至今。

江宁既然已经改回了南京,按照中英文对照的原则,也出于约定俗成的原因,《南京条约》中文版的称谓正式出现。

结语

《南京条约》的签署已经过去了182年,饱经沧桑的南京城既灾难深重,又坚忍不拔。

(南京中华门)

几千年来,她矗立在长江之边,虎踞龙盘,见证了大势所趋的三国归晋,也饱受了同室操戈的靖难之役,更目睹了太平天国的天京之变。

但不管她的名字是叫建业、建康、应天府,还是江宁,她都以其独有的傲人姿态和处变不惊的力量站在那里。

南京这座英雄的城市,从解放大军攻入总统府的那一刻,就预示着苦难的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千百年来压在中国人肩上的“三座大山”已被敲的粉碎,从此不管是《江宁条约》还是《南京条约》都将会化为一纸空文,永远的一去不返!

参考资料:

[1]何平.城市传记何以可能?——以叶兆言《南京传》为例[J].当代文坛,2022,(02):108-114.DOI:10.19290/j.cnki.51-1076/i.2022.02.014.

[2]常唐安,王重敏.十朝古都南京城[J].国防,1990,(11):46.

0 阅读:2

意智说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