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残雪的《新叶》:我们什么时候才能体会到真正的“自由”?

颜威说历史 2024-10-25 17:32:29
《新叶》

本来我申请的是加拿大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使女的故事》,因为这本书我之前写过书评,准备再写一遍。但是报名的时候要选择三项,于是我又选择了残雪的《新叶》和另外一本,没想到《使女的故事》没申请上,残雪的《新叶》倒是选上了,那就顺势读一读好了。

其实,我对残雪的认识停留在邓晓芒的书中,邓晓芒是一位哲学老师,残雪是邓晓芒的妹妹。邓晓芒在国内哲学造诣很高,他在他的作品中也多次提到了残雪。邓晓芒对妹妹残雪是很推崇的,他认为妹妹残雪的文学作品不仅有艺术感,还有哲学感,已达到了哲学境界。

“她的理性始终牢牢控制着非理性的生命力流动的方向,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她的艺术精神在最高层次上已经达到了哲学境界。”

从此之后,我多少对残雪有一点认知,于是我顺势读了这本书。《新叶》这本书是残雪小时候的回忆,记录儿时一些难忘和快乐的事情。

残雪小时候国内还在物质匮乏的时候,所以她的作品中特别说到了吃,也就是作品第一部分的“饕餮”。

《槐花粑粑》——“在饥荒的年代,岳麓山上好吃一点的野菜都被挖光了,只剩下最难吃的野麻叶和蒿子草。如果家里有足够的油和白面,这两种野菜其实都可以做得很可口。”

《每人一碗甜酒糟》——“至今记得那种甜酒糟清汤是如何愉悦我的味蕾的。在饥饿的日子里,那样一小碗夜宵曾许多次为我带来过难以描述的渴望和享受。”

等等。总之作品的第一部分就是关于吃,吃是最深刻的记忆。

第二部分一直到第四部分都是对小时候趣事的回忆,关于读书,关于同学,关于老师,关于阅读,关于长沙等等。第五部分是对自然的感知,第六部分是小时候对家的概念。

这本书我感兴趣的是《自由感》,文中说:

“对于儿童来说,真正的自由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回忆起来,似乎只有荡秋千这种游戏同自由最相像。当你荡出的弧线达到了极限时,那时的感觉就应是自由的感觉了。什么感觉?心灵的激荡、极度的紧张和极度的畅快纠结在一块儿。”

对于小时候的残雪而言,真正的自由是什么呢?是一种感觉,什么感觉呢?心灵激荡的感觉,极度的紧张和极度的畅快。

我其实没理解,这种自由感,这给我来说是一种喜悦感,或者说心里的感受,但是残雪将这归类于自由感。或许,儿童时代的自由感就是这个意思吧。不过说到自由,我想多说两句,那么,就是我们真正的能感受到自由吗?

至少在古代,我们不知道什么是自由的。

我们什么时候才能体会到真正的“自由”?

古代是一个专制社会,专制社会其实是没什么自由可言的。专制制度下,权力高度垄断,君主独揽国家一切大权,严格地控制着行政、军事、思想等,建立一整套官僚体系和机构为其治理国家服务,把整个国家视为自己的私有物,靠雄厚的财力和暴力工具维持国家机器的运作。由于权力没有制衡,君主权力不受任何限制,滥用权力不可避免。

专制君主往往具有极强的野心、进攻性和权力意志。奉行“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让人民唯命是从,顺从、服从,长期以往,我们的国民性就此形成,并且演变成了一种集体无意识。

个人对于社会的依从,不再是出于权力的压力,而是一种自觉的遵从,他奴到自奴,从而导致一个集体平庸的时代的到来。当社会本身是暴君时,这意味着它的肆虐手段并不局限于通过其国家机器而做出的行为,而这种社会的暴虐比许多种类的压迫还可怕,虽然它不常以极端性的刑罚为后盾,却使人们无法逃避,因为它更深地透入到生活的细节,奴役到灵魂本身。

所以,在古代,皇帝无论是明君还是昏君或是暴君,国人都把它作为国家的象征,即使知道皇帝错了仍会对其惟命是从,而实在无法忍受之时便通过暴动推翻这个皇帝的统治建立那个皇帝的统治,从来没有人想过要从权力根本上限制皇权。

跳不开专制,走出不了这个怪圈,其实我们就永远不知道什么是“自由”。国人确实缺乏一定的自由,对自由的认识非常肤浅,以至于一直把庄子的“逍遥游”当成一种自由。这跟真正的自由差之甚远。

本文参考文献:

残雪.《新叶》

尚 烨、李艳辉.《希罗多德笔下的自由与专制》

1 阅读:27
评论列表
  • 2024-10-29 13:55

    人类本就无自由可言,一是受制于自然,二是受制于人类本身。那些形形色色的所谓自由,都是个人的一点微不足道甚至卑微的感受。残雪亦如此。那些貌似高深实则浅薄的所谓哲学家更其如此。可悲可叹的是:等到他们有所领悟,则生命已然消逝或走到尽头。

颜威说历史

简介:故事说人物,人物说人性,人性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