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前,请您点击上方“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优质内容,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最大动力!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科举考试一直被视为最重要的人才选拔方式。
这一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隋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逐渐成熟并在宋代达到了顶峰。能够高中状元的荣耀成为了每个读书人的梦想和追求。
▲宋代科举考试图
在明代之前,我国的君主集权制度还没有到达巅峰,科举制度相对公正,激励着广大士子们刻苦攻读,争取通过考试获得官职、地位和荣誉。
这时科举的名次,也大多是按照考生才学决定的。
但在明朝之后,随着君主权力的进一步扩大,他们可以用各种理由干涉科举考试的排名,甚至就连考生的名字,都会影响他们考中状元的机会。
作为明朝的开国之君,朱元璋对于人才十分重视,其在明朝建国之初就迅速恢复了科举,为朝廷招揽了一批优秀人才。
但出身底层的朱元璋,对于士大夫阶级有一种天然的不信任。
由于当时科举状元人选多为主考官推荐,朱元璋觉得这其中恐怕有猫腻,于是在洪武十八年的科举考试中,朱元璋就以自己的梦境为由,强行干涉了状元人选。
▲朱元璋剧照
当时主考官定下的状元人选本为花纶。
但朱元璋在批阅的时候却说自己前两天做了一个梦,梦里有神人告诉自己今年的状元应该姓丁,不姓花,于是拒绝承认花纶的状元身份。
所有阅卷官员,只好在进士名单中苦苦寻找丁姓之人。
最终,他们在名单靠后的位置终于发现了一个叫做丁显的考生。
朱元璋听后非常高兴,表示这个“显”字表示他有出人头地的机会,于是亲自将其点为状元。
但后来丁显却辜负了朱元璋的期望,他的工作能力并不像他的名字那样突出,在任上浑浑噩噩,没有留下什么政绩。
▲明代状元试卷
朱元璋以梦境为由干涉状元人选,其真实目的可能是为了防止主考官徇私舞弊,建立门生网络。
因此他才特地从进士名单中,选了一个名次靠后的考生,而这对原来的状元花纶而言,也确实是属于无妄之灾了。
无独有偶,明朝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的科举考试中,考生吴情的答卷被评为第一。
但考官们认为这个名字和“无情”谐音,这样的人一定心肠冷漠,显然不能做状元。
于是考官们开始重新阅卷,打算选个新状元出来。
就在此时,嘉靖皇帝突然发话,他说自己梦见西北方向响了一声炸雷,想必这是预示这状元应该是西北人。
▲嘉靖剧照
得到这个消息后,考官们赶紧开始翻阅考生试卷,结果在第三百名左右,他们发现了一个叫秦鸣雷的人。
此人不但名字中带有响雷,而且恰好是西北人士,一切仿佛就像天意一般,于是主考官赶紧向皇帝“报喜”。
还未见此人的文章,光是听到这个名字,嘉靖皇帝便十分满意,当即将他钦点为今科状元。
以梦境为由选择状元,在如今看来无疑是一种等同于儿戏的做法。
但在当时,满朝文武却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提出任何异议。
这说明此时皇权已经膨胀到了极限,就连相对公平的科举,都成为了皇帝们显示权力的舞台。
朱棣作为朱元璋的儿子,其在行事风格上继承了朱元璋的一些特点。
比如朱棣和朱元璋一样,对于状元的名字颇为看重。
和自己的父亲不同,朱棣一般不会更换状元的人选,他更喜欢帮这些状元们改名字。
比如在永乐十六年(公元1418年)的殿试中,考生李马高中状元。
但“马”这个字在古代的士大夫阶级中很少入名,因此在唱名的时候朱棣身旁的太监不小心笑出了声。
▲朱棣剧照
朱棣听到笑声后自己也被带着笑了起来,他随机说李马虽然是一匹“好马”,但这个名字多少有些不雅观。
于是,他亲自提笔在李马的马字边上加了个冀字,为他取了新名字“李骥”,希望他能够成为一匹千里马,为大明王朝效力。
无独有偶,在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的时候,考生孙曰恭成为了状元。
朱棣在得知后拒绝将其定为状元,还找到了一位名叫邢宽的考生代替。
考官们连忙找到朱棣询问原因,朱棣表示“曰恭”两个字合在一起和“暴”字十分接近,这仿佛是在说自己是一名十恶不赦的暴君,这种名字是不适合做状元的。
而邢宽的名字就不一样了,有“刑政宽和”的意思,显然更适合当状元。
▲靖难之役朱棣进入南京
朱棣之所以对孙曰恭的名字如此敏感,主要是因为他是通过靖难之役从侄子朱允炆的手里夺得皇位的。
那时世人对他的做法已经是非议颇多了,有些人私下甚至将其形容为暴君,他自然不希望孙曰恭的名字再引起类似的议论。
其实早在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年)的时候,朱棣的考官们就在将科举成绩上报皇帝之前,因为考生的名字换过一次状元了。
当时本来的状元为顾文秸,他在考试中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和能力,但考官们却觉得这个名字太生僻了,不适合做状元。
▲绘画作品中的状元形象
刚好后面还有一个叫洪英的考生,他的名字和朱元璋的洪武年号相和,代表着朱元璋英明神武。
考官们眼前一亮,这正是拍老朱家马屁的好机会,于是他们私下里一合计,便偷偷更改了考生排名,直接让洪英做了状元。
从这件事来看,这批考官也算洞悉了朱棣的喜恶了。
除了上述提到的案例之外,在明清时代还有一些考生因为自己的名字,丢了状元的头衔。
比如明英宗时期的状元祁顺,这个名字本来有很好的寓意,但无奈姓氏和皇帝名讳一致,这会让传胪唱名多有不便,考官们只能夺走其状元之位。
同治七年的考生王国钧才华横溢,其文章位列第一。
“国钧”二字也有国家重任的意思,考官们便将他推举为状元。
可慈禧太后看到名单后却说:
王国钧的名字和“亡国君”谐音,这实在太不吉利了!
考官们一听太后这么说,当时便吓出一身冷汗,立马将王国钧排踢出三甲。
此后王国钧的仕途,也非常不顺,最终只能郁郁而终。
▲慈禧太后
而在明清两代因名字丢掉头名的学子中,顺治十二年参加科考的王揆,无疑是最郁闷的一个。
当年他的文章被考官们评为第一,可顺治皇帝在批阅考生名次奏章的时候,随口问了句:
这是负心的王魁吗?
这句话吓得考官赶紧将王揆从状元的位置上换了下来。
原来在当时民间十分流行一出《王魁负桂英》的戏剧。
在这个戏剧中,落魄学子王魁与妓女桂英两情相悦,桂英主动出资资助王魁进京赶考。
▲《王魁负桂英》剧照
王魁后来不负众望高中状元,但身份突变之后,王魁开始觉得桂英配不上自己,还将这段感情看成自己人生的污点。
于是,他便设计害死了桂英,这让王魁成为了当时百姓们唾弃的对象。
年轻的顺治皇帝之前也看过这出戏,便和身边的人开了个小玩笑。
可谁知这个无心之举,让王揆就这样失去了状元的身份,实在是非常冤枉。
对于封建时期的君主而言,拥有天下的他们,最期待的就是获得长生不老。
从秦始皇开始,我国古代帝王就都拥有一个长生梦。
到了君主权力发展至巅峰的清代,君主们更是为了追求长寿无所不用其极。
清高宗乾隆在乾隆五十四年(公元1789年)的殿试结束后,特地和考官们一同翻阅前十名考生的卷子。
不过乾隆并不关心考生们的文章水平如何,他更想从里面找个吉利一点的名字,来为自己祈福。
▲晚年乾隆画像
终于乾隆翻到了考生胡长龄的名字,他便笑着问在场的考官:
胡人(暗指满人)难道就是很长寿吗?
这个问题看似玩笑,但考官们都意识到了乾隆对于胡长龄这个名字的喜爱。
要知道此时乾隆已经七十九岁高龄了,他最希望的就是延续自己的生命。
官员们对于皇帝内心的想法也早已心知肚明,于是联名推举胡长龄为今科状元。
名字吉利的胡长龄,就这样成为了状元。
虽说胡长龄的才学并不足以服众,但他至少还是当届的前十名,而光绪二十九年的状元王寿彭,则完全是因为自己名字吉利,才拿到状元的。
1900年发生的八国联军侵华事件,对于慈禧的打击是非常大的。
虽然后来外出逃难的她得以重新回到紫禁城,但此时的慈禧已经开始陷入了深深的忧虑之中,她对于自己和清帝国的未来都缺少信心。
▲八国联军进入北京
为了照顾慈禧的情绪,清廷众人不但花费重金为慈禧举办“万寿节”庆典,还想尽办法寻找祥瑞哄慈禧开心。
1903年的科举考试中,考官们并没有仔细评阅试卷,而是在众多考生中寻找名字吉利之人。
最终他们选中了考生王寿彭,官员们认为这个名字代表着慈禧能够像彭祖一样高寿。
如果她能够在批阅名次单子的时候,一眼看到这个名字,一定会非常开心。
于是,高官们将王寿彭放到了状元的位子上,并将名单呈交给慈禧批阅。
慈禧在批改的时候,果然对这个状元的名字非常满意,不但给王寿彭安排了很多美差,还重重奖赏了评卷的官员。
可惜的是王寿彭的名字并不能给慈禧还有清帝国带来好运,在五年后慈禧便撒手人寰,清帝国也开始走向了末日。
▲清末状元王寿彭
在明清两代,统治者对于状元人选的随意更换,展现出了皇权无可挑战的绝对权威。
在这种情况下,皇帝个人的意愿超越了任何政治体制的限制。不得不说,皇帝们对人才选拔机制的干扰,给整个帝国带来了重大负面影响。
毫无疑问,这种干涉让优秀人才难以得到应有的提拔,甚至有时才智出众的学子们也因此碌碌无为。
这一现象既伤害了学子们脆弱的心灵,又阻碍了社会公平与正义的实现。
更为严重的是,这种不合理的干涉极大地削弱了朝廷的实力和稳定性,成为明清两朝衰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清代学子蜡像
历经几千年的中国封建时代,科举制度一直被奉为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
然而,在明清两代,由于统治者对状元人选的任意更换,科举制度的公正性和权威性遭到了严重破坏。
这不仅让人们对科举制度的信任大打折扣,也让人们对朝廷的统治产生了怀疑和不满。
作为一个国家的精英阶层,状元们一直被寄予厚望。
然而,在中国封建时代后期,当皇帝们的个人喜好和私心,成为决定状元归属的主导因素时,整个选拔体系变得无法预测和不公平。
这种不公平不仅让优秀的学子们感到失望和无助,也让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变得黯淡。
▲清代学子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禁要问,一个国家的统治者究竟应该如何选择人才?
是完全根据个人偏好,还是应该依据公正的标准和国家需要进行选拔?
明清两代统治者的行为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历史课,教会了我们人才选拔机制的重要性。
毋庸置疑,唯有建立公正透明的选拔机制,才能激发社会的活力和创造力,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坚实的基石。
因此,借鉴明清两朝的失败经验,我们应该警醒于个人意志凌驾于政治体制之上的现象,坚持公正和透明的人才选拔机制。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优秀人才得到应有的提拔,激发社会的创新力和活力,使国家蓬勃发展,走向繁荣昌盛的道路。
参考资料:本文部分内容,参考自《古代以名字取舍状元的奇闻怪事》,刊登于《政府法制》2010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