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陈诚儿子谈及祖国统一:我们对大陆要感激的,还要有份歉意

红色记忆录 2023-08-28 15:19:26

蒋介石曾有一句口头禅:“中正不可一日无辞修。”蒋介石口中所说的“中正”就是蒋介石,而“辞修”指的就是国民党高级将领陈诚。陈诚追随蒋介石最久,对蒋介石是最忠诚也是最受信任的。

蒋介石在台湾一直试图反攻大陆,而陈诚在遗嘱中却并未提到。相比于父亲,陈诚的儿子陈履安比较坦然。他在谈及大陆时说道:“我们对大陆要感激的,还要有份歉意。”

陈诚遗书不提反共

陈履安在回忆父亲时说道:“父亲始终是蒋介石在关键时刻的重要选择。”

年轻时,他来到了黄埔军校当教官,认识了蒋介石。就这样,开始了和蒋介石共事的缘分。

在陈履安的记忆中,父亲30岁就当了中将,他从淞沪会战一直打到抗战胜利,父亲常在战场,我很少能见到他。在陈履安的记忆中,他对军人有认识,是父亲从前线回来,带着一些将军回家聚餐。看着他们喝酒,站在桌上跳舞,这让小小年纪的陈履安很是震惊。

陈诚个子低,其貌不扬,宋美龄却对他抱有很大的希望,她总是说道:“此人日后定会出人头地。”

陈诚和那些国民党很多人都不一样,当年国民党内部骄奢淫逸,陈诚并未随波逐流,对自己要求严格。

1947年,国民党军队在辽沈战役中一败再败,蒋介石准备将陈诚派往东北战场,想要挽回败局。陈履安说道,这是他父亲无法回绝的一次任命,也是他毕生最后一次指挥作战。

当时的陈诚十二指肠溃疡,躺在病床上,大家都觉得没必要去,局面没办法挽回。可陈诚仍然听取了蒋介石的指示,去到了东北。他在东北连吃败仗,国民党军队丢盔弃甲、元气大伤。

不久之后,陈诚胃病犯了。很多人都认为陈诚打了败仗,国民党内一致声讨,甚至还说道“杀陈诚以谢天下。”陈诚被免去了所有的职务。

后来,陈诚住进了上海陆军总医院,蒋介石也曾去看他,两个人交谈了三个小时。当时陈诚病危,也把很多想要说的话告诉了蒋介石,可蒋介石就是听不进去。

在国民党政权岌岌可危的年代,陈诚成为了蒋介石最器重的人。1949年12月,蒋介石在败退台湾之前,派陈诚接任了台湾省主席。

陈诚在台湾掌政时,做了不少开创性的大事,实行三七五减租,改革币制及实施地方自治等。很快,在陈诚的带领下,台湾经济明显上涨,甚至成为了“亚洲四小龙之一”。

1950年3月,蒋介石在台湾恢复了他的职务。陈诚也接替阎锡山担任了行政院院长。后来,陈诚开始以蒋介石左右手的身份出现在台湾的政坛上。1958年,陈诚在台湾身兼“副总统”“副总裁”和“行政院长”三要职,成为国民党二号人物。

在晚年,看似关系密切的蒋介石和陈诚,开始出现隔阂。对于反攻大陆两人有着不同的意见。陈诚不同意蒋介石做贸然的反攻。

陈履安说道:

“我的父亲从来不谈人家的是非。他们的看法就是,上一代的恩怨,不要传到下一代,对于此事父亲没有讲过。”

1965年3月,陈诚病危,他找来陈履安口授遗言:

第一,希望同志们一心一德,完成国民革命大业。第二,不要消极,地不分东西南北,人不分男女老幼,“全国”军民,共此患难。第三,党存俱存,务求内部团结,前途大有可为。

这66字的遗言,从未出现反共的词句。这也表明了他晚年的心态。在发表之前,有人想在他的遗言中加上“反攻”大陆这一类的内容,陈诚夫人不同意,蒋介石才答应不修改。

相比于父亲,陈履安对于统一祖国大陆也有着明确的看法:我们对大陆要感激的,还要有份歉意。那么,他为何会这么说呢?

陈诚其子:我们对大陆要感激,还要有份歉意

1949年1月11日,陈诚出任“国民政府台湾省主席”刚刚一周,蒋介石就致电陈诚,告诉他今后的治台方略。

蒋介石的这份电报,更让陈诚感觉到了蒋介石对他的信任。陈诚深感责任重大,立即决定投身于台湾的建设。他想到首先要解决国民党在台湾的生存问题,而后要奠定“反攻复国”的基础,遵照蒋介石的建议,将台湾建设成为“三民主义模范省”。

那一年对于台湾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整个基础都打下来了。陈诚将他在湖北抗战时期做省主席的经验,拿到台湾来实践。

1945年10月,国民党来到台湾时,台湾只有600万的人口,到了1949年年初,短短十年多的时间,人口已经暴增了100多万。

1949年初,陈诚首先宣布入台管制,这样的举动遭到了各方面的反对,遭到了台湾民众的反对最终也没有通过。

陈诚为何会这样做呢?

那个时候如果不管制的话,台湾就会垮掉,那个时候粮食也不够,什么条件都没有,难民如果全来的话是不可能的,这样台湾就被吃光。

入台管制,成效显著,但也限制了部分国民党的官员进入台湾。

到了1949年年初,蒋介石发表求和文告后,国民党军队向台湾的大规模转移也已经开始。为此他立下了新规矩:进入台湾的部队,一律先解除武装,取消番号,到台湾再重新整编。

而这件事也得罪了很多人。陈诚认为如果大家带枪进台湾的话,安全就没有保障。可一旦提出来就是一件犯众怒的事情。不过,这一举措有了明显的效果,避免了派系林立的情况在台湾出现。

在整编军队的同时,陈诚也开始整顿军队,严惩违法士兵。

当时军队败退到台湾,大批军人受到影响,开着车在街头横冲直撞,每天都会撞死很多老百姓。陈诚得知后,立即下达禁令,经过一番整顿,军队违纪事件也大大减少。

国民党来到台湾之后,一切费用由台湾政府垫付,台湾银行只能增发货币弥补亏空,这也造成了台币的贬值,一时间台湾陷入了金融危机。

为了避免通货膨胀,陈诚稳定物价,割断了台湾与大陆在货币上的联系,推行币制改革,发行新台币。

最终,在陈诚的管理下,两个月货币就稳定了。主要靠的就是黄金。在来到台湾之初,就有390万盎司被运送到台湾,共计美元5亿元。蒋经国后来也说:“如果没有这批黄金来弥补财政和经济,情况早已不堪设想了,哪里还有今天这样稳定的局面?”

为了推行币制改革,陈诚向国民党申请了80万两黄金作为改革基金,很快台湾的经济秩序恢复了正常。

陈履安在回忆这件事时,也表示这批运到台湾的黄金,确实救了台湾。因此,在这件事上,他也会经常提醒台湾人:

在兵荒马乱的时候,你把黄金搬到台湾来。我们饮水思源,对大陆是要感激的,还要有份歉意。毕竟你把人家家里的钱全搬过来了嘛。

1949年2月,陈诚再次发布命令,在台湾宣布实施“三七五减租”。这一政策就是吸取在大陆失败的教训,他认为必须在台湾进行土地改革,保证农民的生活。

虽然此举遭到了地主的反对,却受到了台湾农民的拥护。那一年,粮食立马增加了50%。

陈诚初到台湾的一系列举措深得民心,所有人提起他都赞不绝口,那些农民也会常常来到陈诚的墓前祭拜,表示自己对陈诚的敬重。

1 阅读:466
评论列表
  • 2023-08-28 16:15

    亚洲四小龙,和陈诚没有关系,是蒋经国的功劳。麻烦了解一下历史,不要信口开河

红色记忆录

简介:欢迎大家关注红色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