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一突围不成,誓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陈树湘
陈树湘素描像2019年3月27日,那一天正是清明时节,开国中将韩伟的儿子韩京京带着妻子张微微,不辞万里来到湖南永州道县潇水河畔的一座烈士墓前。
他们此次前来追思缅怀的人,正是陈树湘。
1992年,86岁的老将军留下遗愿,他反复叮嘱要儿子找到他在湘江战役中用生命掩护红军跳出包围圈的老战友陈树湘和几千红军战士、并且在他死后把他的骨灰安放在闽西革命烈士陵园中,与6000闽西子弟共长眠。
这是他一生的憾事,找不到陈树湘,他走得不安稳。
“湘江战役,我带出来的闽西子弟都牺牲了,我对不住他们和他们的亲人。活着不能和他们在一起,死了也要和他们一起回到家乡,这样我的心才能安宁。”
开国中将韩伟这是开国中将韩伟在回忆文章中的一段话。他的心仍然与湘江畔的浴血奋战的老战友们在一起!
“一定要找到你大爹爹!”这是韩父临死前交代给韩京京最重要的一件事。
在得到韩京京信誓旦旦地保证之下,这位老革命家才安然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其实,在韩京京很小的时候,就常常听父亲讲过这位“大爹爹”的英雄事迹,父亲每次讲到最后都会无不遗憾地说道他最后不知去哪了,是生是死。
韩京京其实很钦佩这位“大爹爹”,虽然从未见过他,但却对他感到非常亲切和敬仰,心里也告诉自己,一定要找到他!
随后的二十余年时光,韩京京夫妻一直坚持不懈,为打探陈树湘和其余烈士们的下落而寻访湘、桂一带各地。
2009年,韩京京在湘江之畔为红三十四师牺牲的六千将士立了一块“无字碑”。
在碑的基地刻下“你们的姓名无人知晓,你们的功勋永世长存!”十几个大字。
2013年,韩京京经核查,确认陈树湘烈士墓在湖南道县潇水河畔。
眼前的这座无字碑,是大爹爹的墓地千真万确。韩京京在陈树湘烈士墓前,深情地呼喊:“大爹爹,我们来看您了!”
从此,每年的清明韩京京都会和亲人赶赴道县去祭奠这位人物。
接下来,让笔者带大家认识这位红军师长不平凡的人生经历。
苦难童年,背井离乡
陈树湘,原名陈树春,1905年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县福临镇一个贫苦的佃农家庭。
他的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动荡年代,原本就民生困苦,还要受到资本豪绅的压榨盘剥,即使一年到头的埋头苦干,非但两个子女难以养活,全家人的温饱也成问题。
当然,这是那个年代下挣扎生活在底层的小老百姓的普遍现状。
陈树湘5岁时,母亲得病,几乎耗尽家产也未能挽救得性命,无奈只能看其撒手人寰。
妻子的逝世给了陈树湘的父亲很大打击。
年轻的父亲要带着两个孩子,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自己没有一份固定的收入,一个人都几乎过活不下去,哪里能一个人养两个孩子呢?
他打量着自己5岁正在长身体却依然骨瘦如柴的儿子,和年仅两岁尚懵懂无知的女儿,虽心痛万分,但却无可奈何。
过了三年,到了家里一点口粮也没了的景况,陈父被迫将五岁幼女送到别人家做童养媳。
陈树湘这时八岁,也开始在地主家当起小长工来。
1914年,长沙地区发生旱灾,灾区恰好在陈树湘家乡,地里颗粒无收,陈树湘和父亲被地主扫地出门。为活命,陈树湘跟着父亲逃荒到了长沙市小吴门外的陈家垅。
天无绝人之路,在这里,陈树湘和父亲偶遇了几个族人。于是,他们跟着族人一起在长沙做起了卖菜、帮厨的营生。
此时陈树藩14岁,从小经历的苦难相反没有让他堕落消沉,反而培养了他正直简朴、嫉恶如仇的反抗精神。
1919年,“五四运动”新思潮席卷全国,自由、平等、独立等观念的种子开始在全国人民的心中生根发芽,可以说,五四运动完成了辛亥革命在思想上的革命延续。
在湖南长沙,不仅知识青年,还有工人,市民纷纷走上街头,游行示威,宣传演讲。陈树湘这时也参加了由新民学会发动的长沙反日爱国运动。
逃难到长沙,因挑水送菜结识毛泽东、杨开慧
1921年,毛泽东、杨开慧定居长沙清水塘,秘密从事建党活动。
中国共产党湘区执行委员会机关旧址——长沙市小吴门外清水塘22号恰好的是,陈树湘所在的的陈家垅与毛泽东的住地清水塘仅一岭之隔。
陈树湘因为每天要去清水塘挑水送菜,由此认识了毛泽东和杨开慧夫妻。
陈树湘当时年纪不大,但那股机灵劲儿和正直善良的品性,深受毛泽东和杨开慧的喜爱。
毛泽东杨开慧夫妇一来二去,毛泽东向陈树湘介绍了当时中共湘区在长沙所办的湘江补习学校。
当时在这所补习学校,有常来毛泽东处的何叔衡、滕代远、李维汉、夏明翰、毛泽覃等人为他们授课。
在这里,有专门的同志教陈树湘这样的农民工人读书识字,时常给他们讲当时的时局和革命道理。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陈树湘不仅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摘掉了文盲的帽子,而且革命意识也逐渐确立起来,思想大有进步。
在夜校,陈树湘有时也承担一定的教学工作。
有一次,他教工人友人们认“工”字,这样启蒙工人们:“工友们,出头不是我们的目的,如果在‘土’上再加一横,就是个‘王’字,‘王’字上再加一点,就是‘主’字。最终,我们都要做自己的主人,做这个国家的主人。”
除此之外,陈树湘还积极参与党组织交付给他的任务。
1922年,党组织委派夏明翰组织长沙人力车工人罢工斗争,毛泽东专门将陈树湘介绍给夏明翰做助手。
在夏明翰与陈树湘的努力发动下,长沙人力车工人于10月8日实行全城罢工,并举行了要求减少车租的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
夏明翰(1900-1928),湖南衡阳人最终,人力车工人的示威收到效果,车租削减一半。
经过这次罢工斗争,陈树湘更加坚定了穷人只有团结才有出路的革命信念。
1923年,陈树湘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现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简称共青团)他时刻记得当下农民的日子仍旧没有改变,依旧穷困潦倒,要为普通的劳动大众争取自由和幸福,就要把他们争取团结起来。
他每天白天挑水送菜,晚上坚持挨家挨户串门,给工人朋友们做政治思想工作,把他们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
为了让人们方便理解党的事业,他还编了一首歌谣:“做长工,做短工,一年到头两手空;挑担子,拉车子,一年到头饿肚子”,这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1925年7月,因陈树湘为党做出的贡献突出,经滕代远、周以栗介绍,陈树湘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
滕代远随着时间的推移,陈树湘的成长越来越快,他的政治组织、军事指挥才能开始显现起来。
1926年7月,北伐战争正如火如荼地在全国发展开来,这时陈树湘也不再坐以待毙,带着部分农民协会的骨干协助北伐军攻打长沙,经过激烈奋战,夺枪十余支,建立起了一支农民自卫武装。
北伐胜利在即,政治局势风云变幻,国民党反动派“反共”的动作越来越大,制造了很多国共“摩擦”,中共的生存地位岌岌可危。
1927年,马日事变后,陈树湘与几位志同道合的同志一起加入了武昌叶挺部新兵营当兵。
同年八七会议之后,陈树湘在得知他敬爱的毛泽东同志将在湘赣边界领导起义,随部在江西修水义无反顾跟随毛泽东参加了秋收起义。
韩伟和陈树湘就相识于秋收起义,在秋收起义受挫后,他们都一起经历了文家市决策、三湾改编,后跟随部队上了井冈山。
巍然井冈山,地势险峻,山高林密,且终年云雾缭绕,这样的地区最是易守难攻,适合打游击战。
“革命摇篮”井冈山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日子是很艰苦的,外有蒋介石的围剿,内面临着物资的匮乏。
平时陈树湘和他的战友们不仅要提防老蒋的围剿、当地豪绅的骚扰,还要自己亲自下地干活,生产物资。
什么都没有,什么都要自己动手创造。
但庆幸的是,井冈山的人民群众是欢迎他们这些红军战士们的。
为什么?就是因为,红军做好事,红军是代表老百姓的的军!
红军打土豪,分田地,解放了多少受压迫的百姓,给多少受苦的家庭带来了希望!?
随后,又有多少农民自愿加入到了红军的革命队伍当中啊。
“红米饭那个南瓜汤,挖野菜那个也当粮……”相信大家都对这首歌谣耳熟能详吧。
当年正是井冈人民从自己口中挤出的一粒粒、一捧捧红米南瓜,支持红军坚强挺过来了!
随后,革命形势逐渐变化,陈树湘他们随部转战赣南和闽西、建立中央苏区和五次反“围剿”斗争。
1933年7月,敌人在宁化与清流交界的泉上发动进攻,企图突进井冈山。
陈树湘率部在雾阁地区设伏静待敌人援兵,随后歼灭敌军一个团。后又接到指示,领兵配合红四师攻占清流县城,在马屋击溃敌军一个团,剿灭大量兵器。
敌军从此知道了陈树湘的威名,无不闻风丧胆!
在这斗争过程中,陈树湘和韩伟两人始终保持着默契,并肩战斗。
1934年3月,由于博古和李德的错误领导,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长征。长征前夕,中央军委作出了改编军队的决定,红19军缩编为红34师。
陈树湘和韩伟曾在一个军分任两个师的师长。
最开始对于师长职务,两人都相互推让。
陈树湘比韩伟大一岁,最终陈树湘被任命为师长,韩伟担任红34师100团团长,两人承担着率军保卫闽西北区根据地的重任。
1933年《塘沽协定》签订之后,日本将目光转到了华北,计划以“渐进蚕食”方式,一口一口啃噬掉中国,华北告急。
《塘沽协定》签订,右为国民党政府代表,左为日本代表蒋介石当时奉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仍然将中共视为心腹大患、首根眼中钉,急于除之而后快。
在长征途中,国民党反动派部署大量军队企图围截红军,贼心不死。
陈树湘所在的部队,一直遵照军委指令,途中掩护中共中央机关和大部队。
1934年10月下旬,陈树湘所部在安息和古陂反击尾追的粤军第一军,保证中共中央机关和大部队顺利通过信丰河。
1934年11月25日,红军到达至湖南道县豪福村,前面就是湘江。
次日,红五军团长董振堂、参谋长刘伯承召开了红34师团以上干部会议。大家都知道,这次会议将会有大事宣布。
董振堂(1895—1937)会上,董振堂表情严峻地向大家表明了当前的危急情况:
蒋介石已经得知红五军将要强渡湘江,任命湘南王何健为追剿军总司令,兼调集刘建绪、周浑元等五路中央军围剿;又重金收买广西的李宗仁、白崇禧和广东的陈济棠,共26个师30万人,计划在潇水至湘江这个盆地上,布下一个袋形阵地,彻底消灭红军!红军危在旦夕!
图为蒋介石会议最后决定,在党和红军生存亡的紧要关头,由红34师在掩护八、九师团顺利通过苏江、泡江后,为全军后卫,在广西水车一带阻击敌军,掩护主力红军抢渡湘江。
陈树湘比谁都知道这个任务有多危险、同时又有多重要。
但是,红军从来就不怕困难!
陈树湘是一个军人,军人的职责首先就是听从指挥。
其实在踏上了这条革命道路之后,他早已决定将自己的生命全部贡献给党和革命事业,为了革命而牺牲,值了!
会后散场,参谋长刘伯承首先拍了拍34师师长陈树湘的肩膀,充满深情地叮嘱道:“你们既要完成军委赋予的光荣任务,又要有万一被敌人截断后,孤军作战的准备啊!”
开国元帅刘伯承陈树湘带领全师与会干部庄严宣誓:“请军团首长转告朱总司令、周总政委,34师坚决完成军委交给的任务,为军团争光!”
在场的这些人们,无不被陈树湘和他的部下的铮铮誓言所感动,有些同志甚至当场热目,因为谁都了解,此次执行任务可谓凶多吉少。
会议结束后,陈树湘就和韩伟等紧急商量起布置阻击的任务。
“三年不食湘江鱼,十年不饮湘江水”
11月28日,这天阴冷异常,湘江水面上迷雾层层。
陈树湘根据计划,指挥红34师在湘江东岸一带山上建立阵地。
红三十四师当年战斗的全州安和地域不过一会,尾追的敌人便蜂拥而至。
来的正是周浑元部。
红军最难缠的对手——周浑元周浑元是蒋介石嫡系,早在井冈山第四次反“围剿”中对阵陈树湘,结果惨败于陈,两人算是结下了梁子。
没想到在现在的档口上,陈树湘又要面对这个昔日老对手的死缠烂打。
周浑元这厮不可谓不开心,处于优势地位的他,这次决计一定要一雪前耻,打败并且活捉陈树湘,在蒋介石面前邀功请赏!
大敌当前,陈树湘拿出了一个师长该有的样子,临危不惧。
他沉着冷静,毫不慌乱地有序指挥红34师将士拿起枪来,抵抗劲敌。
之前能够打败周浑元,现在也一样能打败他!
抱着这股必胜的信念,34师的全体士兵在师长的指挥下,和周浑元部整整对战了三天三夜!
牺牲!牺牲!牺牲!
面对敌人的一次次进犯,34师的红军战士们从未有过退缩,始终冲在敌人枪口前。倒下,再爬起来!
士兵们不是铁打的身体,但他们硬是凭借钢铁一般坚强的精神和纪律打退了周浑元部和大批增援敌人的一次又一次冲锋!
山雨欲来的阴暗天空,狂风呼叫,夹杂着战士们奋勇厮杀的怒吼声。血,染红了这片土地。
红34师在后方与敌的顽强抵抗,成功掩护了中央机关和主力红军在12月1日渡过湘江,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
当天下午,在中央红军主力全部渡江之后,陈树湘接到了军委指挥最后一个命令“立即向湘江渡口转移,并且迅速渡江”。
这时的34师由于持久作战,人数已经锐减至不足1000人,他们被敌人阻截在湘江东岸,而湘江沿岸各个渡口已完全被敌人封锁。
敌人还在后方持续输出,并且派出了飞机在上空投放炸弹轰炸红军,很明显,敌人就是不想让最后这支军队过江!
陈树湘指挥红34师数次试图强渡湘江追赶主力,但无奈敌人进攻猛烈,先后失利,损失严重。
在与大部队失去联系后,陈树湘决定率余部突出重围,沿湘江东岸北进。
韩伟将军晚年曾写就关于湘江战役的回忆录——《红34师浴血奋战湘江之侧》,书中这样记述:“弹药打光了,红军指战员就用刺刀、枪托与冲上来的敌人拼杀,直杀得敌人尸横遍野。山上的松树烧得只剩下枝干,但同志们仍英勇坚守阵地,顽强战斗。”
湘江战役过去87年了,如今我们读到韩伟将军书中这段话,仍能感受到当时湘江河畔的战斗何等惨烈,在陷入敌人天昏地暗的重重包围中,红34师的战士们如何视死如归,和敌人殊死搏斗,壮烈牺牲。
誓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
这样拼死相持下去并不是良策。
湘江战役军事指挥博古和李德最后,两位老战友聚在一起商量。陈师长命令韩伟率领主力突围,韩伟却强烈要求师长带领主力突围,自己带100团剩余的人做最后的掩护。
谁都明白最后的掩护意味着什么,但在最后关头,他们都愿意把生的希望留给对方,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
这就是我们的红军战士!不惧牺牲,舍生求仁。
两位生死战友诀别时约定:“万一突围不成,誓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
韩伟率领一部分士兵脱离主师,将敌人主力吸引到大江岭,完成了掩护任务。最后只剩韩伟和5名战士退至悬崖,前方已无处可走。
宁愿死,也不愿做俘虏。
6人往那悬崖底纵身一跃。
万幸的是,韩伟和另外2人落在树丛上,被当地人民救下,死里逃生与中央红军取得联系。韩伟后来屡立战功,新中国成立后被授予中将军衔。
红34师突围出敌人包围圈后,接到了中央军委向湘南转移的紧急指示。
12月9日,陈树湘率部返回湘南,来到道县境内的空树岩村短暂休整。
这时红34师余部只剩200多人。
随后不久,大批广西民团从灌阳方向追来,陈树湘为避敌保存实力,不得不率军撤退。撤退途中也一直遭受着敌人的伏击。
广西民团12月12日,陈树湘的这支红军来到江华牯子江渡口,渡口四周是死一般的寂静。
陈树湘凭借着军人的高度警惕,觉得不对劲,附近肯定有埋伏。因此他命令部队高度警惕,随时做好战斗准备,立刻抢渡牯子江。
江华牯子江附近现残存着大量红军后代果然,这是暴风雨前的平静,对岸正埋伏了一支江华民团。
等到渡船行至江心时,对岸的密集的子弹朝着陈树湘飞射过来。
江华牯子江渡口陈树湘由于在前指挥,被子弹击中腹部。
但他仍然没有倒下,用力捂住腹部鲜血汩汩不止的伤口处,忍着剧痛指挥部队渡过了牯子江。
过江后,陈师长再也忍不住,倒了下来。
周围的战士们就这样用担架抬着满身血痕,腹部的肠子都快露出来了的陈师长,边撤边战。
等陈树湘昏迷过后醒来时,正听到他的士兵们说要和敌人拼命为他报仇。
此时的陈树湘身上剧痛无比,说话已有几分吃力。
他看着周围这些和他一起浴血奋战的可爱战士们,感到十分于心不忍。
陈师长开口把他的参谋长王建光叫到跟前,语重心长地对他说:“老王,你是老同志、老党员了,我现在把这支队伍交给你,你一定要将他们带出去!”
王建光赶忙握住陈师长冰冷的双手说:“师长,我们一起走!”
陈树湘这时脸色惨白,勉力笑笑,说:“环境这么恶劣,我这个样子,能冲出去吗?你带队突围,我掩护。冲出一个算一个,决不能让敌人的阴谋得逞!”
部队到达银坑寨后,江华、道县、宁远三县的保安团也尾随跟来,可谓是阴魂不散!
陈树湘这时挣扎着站起来,拿着一把机关枪,带着两个警卫员和一个机修员,占领了银坑寨附近的洪都庙,他命令王建光带着剩余的战士们突出重围,自己留下掩护他们。
王建光突围成功了,这边敌人如洪水般涌向洪都庙······
断肠铭志
道县保安团一营营长何湘知道对方是红军师长后,高兴得两眼快发光。
他命令底下的喽罗为陈树湘找医送饭,自己则亲自审问陈树湘,企图从陈树湘口中得到红军的情报。
但陈树湘拒医绝食,绝不松口,冷眼蔑视这些虚伪的敌人。
何湘无计可施,既然不能从他口中打探到消息,抓到个红军师长的人也能升官发财了,准备将陈树湘抬往道县县城,向上司邀功。
当行至道县蚣坝镇石马神村附近的将军塘时,陈树湘知道此刻已没有活的可能,但他绝不做敌人的俘虏!
石马神村陈树湘牺牲地乘敌不备,陈树湘忍着剧痛,用手从伤口腹部,抠出肠子用力绞断,痛喊几声后壮烈牺牲。
时年29岁。
凶残的敌人为了泄愤,将他的头颅割下,送到长沙悬挂在城门上以示众。
而道县百姓们知道这位红军师长是好人,趁黑夜偷偷将陈树湘的无头遗体和一同被杀害的警卫员,埋葬于潇水边的斜坡上。
湘江战役,中央红军由长征出发时的八万六千人锐减至三万人,其惨烈程度可想而知。
湘江战役形势示意图尤其是担负总后卫的红34师,在师长陈树湘率领下,抵抗住了敌人异常猛烈的炮火,战斗直至弹尽粮绝,绝大部分同志壮烈牺牲,完成了保护中央过江的历史重任。
湘江战役三十四师行军示意图让我们永远记住红三十四师,记住永远的陈树湘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