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穿军大衣只为摆拍!新鲜感过后,军大衣又将面临什么处境?

弘一石 2024-02-11 13:50:14

近来,军大衣在年轻一代中掀起了一波时尚热潮,成为摆拍和创意活动的新宠。然而,这一潮流背后,究竟是源于时尚追求还是实用性考量呢?随着新鲜感渐渐消退,军大衣将面临怎样的处境?下面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一现象。

军大衣的爆火

“不是羽绒服买不起,军大衣才有性价比。”

冬日寒冷,东北地区的大学生们正面临着如何在零下十多二十度的严寒中保暖的难题。不同于南方城市享有资金充足修建暖廊的待遇,东北学生们需要自行解决这个体温保护的问题。在这个背景下,军大衣在大学校园中重新崭露头角,成为新一代大学生们的时尚选择。

前段时间,网友在网上上传了一段军大衣和军阀的对比的视频火爆全网。

视频中,网友和室友约定上课穿军大衣,原本室友想着一块在网上买军大衣,但是被网友拒绝了,网友说自己买。

室友当时没多想,所以就之和宿舍的其他同学一块买了普通款的军大衣。

军大衣到货之后,他们宿舍便穿着军大衣潇洒的走入教室。

当时同学们看到他们的穿着,还引起了一小阵躁动,不过声音是“呜”,也就是震惊。

然而精彩的还在后面。

不一会儿,网友自己穿着“军阀大衣”走进了教室,顿时“啊”声一片、呼声一片,因为太帅了,网友穿军阀大衣的效果和他室友穿军大衣的效果完全不同。

而此时网友的室友看到网友那受欢迎的模样,仿佛自己遭受了背叛一样,就差翻白眼了。

这一极致的反差,最终也让该视频一夜爆火,而军大衣也在很多学校中更加火爆起来,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博主身穿军大衣拍段子。

其实要说起军大衣的火爆,还要从军大衣的引进说起。

军大衣的引入到中国是在清末民初,当时中国正处于动荡的年代,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为了改革军事制度,提高军队的战斗力,清政府和北洋政府先后引进了西方的军事理念和装备,包括军服和军装 。

袁世凯是中国近代军事改革的重要推动者之一,他曾在日本留学,接触过日本和欧洲的军事制度,对西方的长大衣有所了解 。

他在担任北洋军总司令时,将欧洲的长大衣进行了本土化改良,将其颜色改为军绿色,增加了立领和肩章,缩短了长度,使其更适合中国的气候和身材。这种改良后的军大衣成为了北洋军的正式军装,也被称为袁大衣或北洋大衣 。

然而,由于当时的生产力和供需关系的限制,军大衣并没有普及到所有的军人,而是成为了身份的象征,只有高级军官和有钱有势的人才能够穿着 。军大衣不仅具有保暖和防风的功能,还具有威严和权威的意味,是一种显示身份和地位的服饰。

不过在20世纪50、60年代的建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军大衣成为了一种标志性的服饰,是一种展示革命和奋斗的形象的方式。

军大衣在这个时期也被广泛地分发和使用,不仅军人,还有工人、农民、学生、干部等各个阶层和行业的人都穿着军大衣,军大衣成为了一种平民化的服饰。

在20世纪70、80年代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时期,军大衣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成为了一种回忆和怀旧的符号。

这是因为在这个时期,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审美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军大衣的保暖和耐用的特点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而且军大衣的单一和沉重的风格也不符合人们的喜好。

军大衣在这个时期也被其他更加轻便和多样的服饰所取代,如羽绒服、棉服、风衣等。军大衣在这个时期也被收藏和保存,作为一种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遗产,是一种对过去的回顾和纪念。

军大衣虽然已经不再是主流的服饰,但并不意味着它就完全消失了,它仍然有着一定的市场和影响力,是一种具有特殊意义和价值的服饰。尤其影视剧和老年群体和公司上的工人中,还会有人穿军大衣。

而这次军大衣的再度翻红,除了年轻一代更追求性价比,军大衣相比于市面上的羽绒服划算的原因之外,还有一部分原因是为了摆拍。

网上有很多校园里学生们穿军大衣的视频,网上也有很多博主“挑战”穿军大衣,仿佛“军大衣”成了很多人的流量密码。那么拍完整视频之后,又有多少人实实在在的把军大衣当作意见保暖大衣日常穿搭呢?

在这个流量至上的年代,最不缺乏新鲜感,谁也不敢保证,这次挂起的军大衣之风什么时候就没了,到时候,军大衣又将面临什么处境呢?

0 阅读:3

弘一石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