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中考怎样正确估分

清溪壶语课程 2024-06-22 14:46:24
刚刚2024年福建中考结束啦,初三同学们进入了估分填报志愿阶段,那怎样减少估分误差、增大志愿录取几率呢? 【三大误区】 只看答案结果盲目跟风 有些考生估分时,对于一些没有把握的答案估分不是认真研读评分标准,而是只注意看答案结果,忽视了对答案规范化及步骤的要求,并且过分地关注周围同学的估分结果,看同学怎么估自己就怎么估,没有主见,人云亦云。因此,估分时,要坚持自我的认识和第一印象,不要受别人的影响。对于一些模棱两可的答案如果自己一时不能准确研判,可以向任课教师请教,而不是几个同学通过讨论来达成共识,因为老师阅卷经验丰富,对于判分的标准把握相对要准确些。 期望值过高估分过松 有的考生对自己的期望值过高,或出于自身的美好愿望而估高分数,或舍不得扣分,将一些可得可不得的分数全盘接纳。还有的考生由于过分自信,估分总体采取相对宽松的策略,对自己回忆的答案缺乏仔细的研判,认为与标准答案相似就给分,估分过于宽松。另外,有些家庭对考生期望值过高,使得一些考生出于压力,下意识地抬高了自己的估算成绩。 谨小慎微估分过紧 一部分考生由于谨小慎微,估分过紧,没有严格按照中考标准答案的要求进行分步给分,估分总体上采取了紧缩的策略,一些可能给分的内容一律不给分,一些与标准答案呈现形式不同但本质正确的题目因为不能正确评判也一律不给分,还有一些计算题部分步骤错误采取全部扣光,还有一些题目0.5分的小分也一律舍去,从而导致全卷实际估分偏差5—15分。中考一共七门学科需要估分,综合起来看,总分估分偏差35-80分也就不足为奇了。 【不受影响】 估分时别让这4点影响你   总结过去的经验,造成估分误差的原因有以下4点。  首先,考生太过自信或自卑。为人过于自信或性格比较外向的学生,常常抱有侥幸心理,把似是而非的答案都往上线靠,估分往往偏高;平时比较自卑或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往往担心分数估高了被别人笑话,估分偏低。考生在估分时要克服盲目自信和过于不自信,实事求是。吕卫平说,一般说来,平时学习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估分相对准确。在他组织的2010年中考估分中,误差在3分以内的193名学生中,优秀学生(语、数、英总分在400分以上)人数就有162人,占84%。  其次,周围同学不必要的“暗示”。很多误估的同学是由于受到旁边同学的“暗示”从而更改自己估出的分数。比如程某听说班上比自己成绩好一点的林某估分比自己少,马上就认为自己可能估高了,随意扣了13分。考生切记,不要受他人的影响,要在研究试题答案上多下功夫。  第三,心中“目标”的诱导。吕卫平举例说,今年市质检有一名学习程度中等的同学高估了58分,原因是该生想冲进年段前200名,于是提高自己各科估分。再如,李同学一心向往某名校,但老师、家长都认为他的成绩达不到,为了让家长和老师同意他“拼一拼”,他在中考估分时故意高估。  最后,就是对责任的规避。今年市质检一名成绩偏差的同学高估了87分,原来该生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但孩子考得较差,怕家长责备,就有意无意高估自己的得分,以求得父母暂时的宽慰。统计发现,低分段的考生高估的比例大大高于高分段的考生,且分数越低,高估的幅度越大。估分过程中做好这2件事   做好准备开始估分时,首先要再现答题过程。中考试卷是考生在高度紧张的情况下完成的,一些考生会记不清答案,估分时就会出现主观臆断的情况,导致一定偏差。所以建议同学们在看标准答案以前,尽可能不和其他同学交流,先静下心来,根据试题卷回忆当时在考场上的答题思路和大体原文,再现答题过程,若记不清答案可沿着考试时的解题思路重新做一遍,全卷完成后再统分。切不可先看标准答案再来再现答题过程,也不能边再现答题过程边评分,这样都会产生诱导从而引起估分误差。  其次,要把握好评分标准。考生在清楚自己的原文答案后,要认真研读《评分标准》,在有两次以上中考改卷经历的、有经验的学科教师的指导下,力争领悟《评分标准》中每一道题的考查意图以及每一个得分点的给分、扣分依据。在正式开始评分以前,要依据自己以往估分的经验,明确划定每一个采分点的中心词或是每一个扣分点的依据,再将这些中心词与自己的答案对照,进行有效估分。 【几个方法】 “三段两估法”最实用   估分最有效、最准确的科学估分法是“三段两估法”。  所谓的“三段”,就是在估分前将试卷分成“必得分”、“不定分”、“模糊分”三种分段值。“必得分”主要是客观题部分,由学生本人即可确定获得分数;“不定分”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才能确定获得的分数;而“模糊分”主要是作文、简答题、没有唯一答案的题目等,这需要学生根据中考前最后一次的市质检水平确定。把“模糊分”乘以“单科定位度”,加上“必得分”、“不定分”,即可估出单科总分。“单科定位度”=单科市质检得分÷单科总分×100%)。  所谓的“两估法”,就是可采用“得分估分法”和“扣分估分法”进行两次估分,两估法所得分差值若不超过10分,取其平均值,就可达到“精估”的效果。若没有时间进行“两估法”估分,则可采取前后松紧不一致的原则。譬如,考生认为这道题估得宽松,那么另一道题就应该稍严,这样分数可以互补,总分也不会相差很大。 上下浮动法 一般对照标准答案,先给自己认为做得正确无疑的试题打分数,得到一个最保守的考分。在总分中扣去肯定错误试题的分数,再得出一个相对最高的分数,那么你的实际得分一定在这个最高分和最低分之间。再兼顾一些模棱两可的题目,适当浮动,确定一个估计的分数。 此法一般适用于平时学业水平一直优秀的考生,比较有适切性和针对性。 三次平均法 按照比较严的标准估一次分,按相对松的标准估一次分(就是一些给分不是很确定的、处于可给可不给分情况的题目均给分),按常规正常估一次分,将三次估分取平均值,作为最后的估分。然后再将此成绩与班上比较好的同学估分成绩相比较,如果这个成绩的排名和平时考试与模拟考试成绩的排名相似,那么这个成绩就可以作为最后估算成绩。如果这个成绩和平时考试与模拟考试成绩的排名相差较远,则需重新确定估分松紧度。 此法适用于平时考试成绩比较稳定的中等考生,也适用于由于紧张等因素,对自己所答的题“吃不准”的地方较多,所估的最高分与最低分差值较大者。 分步估分法 首先,考生拿到标准答案后,全面回忆复述试卷。不要急于看标准答案估计自己做对了多少,应及时将试卷重新做一遍,尽可能地回忆考试时的解题过程。在复述中,“吃不准”的地方要做上标记。其次,对照标准答案给自己回忆的试卷打分,这里要注意中考按步骤给分、按点积分的评分方法,小分也要计算在内;再次,将前两步基础上所估出的分数与班上最好的同学作一个比较,再进行微调。尽管此方法,比较繁琐,估分进度较慢,但是估分准确性较高。
0 阅读:3

清溪壶语课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