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市南部的桐城街道得名于古时候周边多栽桐树,论此地的风景名胜,素有昭明夕照、栖林烟雨、莲峰曙月等“桐城八景”之说。其中“莲峰曙月”(也有作莲花曙月)也与寺庙有关,讲的是莲峰山上千年宝刹资国寺。莲峰山谷峰相错状若莲花初放,资国寺的唐风建筑群恰似蓬座莲蕊,名山万年无言,古寺千载留存;月有阴晴圆缺,更是亘古不变,为何莲峰山上的月亮就格外不同呢?
此景妙就妙在一个“曙”字上,这一点不置身彼时彼景是难以体会的。日常生活中,曙月一词并不常用,何人在何种情况下会想到这词就很值得琢磨——“曙”字,在南唐徐铉本《说文解字》上讲“曙,晓也”,意思就是拂晓之意,曙月自然是指黎明之际的一弯残月。
宋代柳永的词《雨霖铃》曾咏叹:“多情自古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用一个黎明之月,道尽了内心中愁闷凄冷。然而,同一个时间的月亮,当以“曙月”命名时则有了另一番情怀。
曙本义上是东方之明,有一种温暖、希望的气息;曙光里的月亮,那叫日月同辉,是一种时光变幻之美。然而此时万物仍然静籁,并非平常人有机会熟睹此景,感慨此美。
最识此景者,莫过于山顶资国寺里的僧人。资国寺是一座建于唐代的古刹,开山祖师是曹洞宗的大全禅师,千百年来这里保持了极其精严的修行道风,所以资国寺倡导禅宗的“农禅并举”,并且一年四季无论严寒酷暑,这里的佛音每日都会准时伴随东方第一缕光明传向四方。青山拂晓,一轮白月之下茶田绿阶,加上曹洞宗诵经特有的韵律,闻其声入其景,绝然别有心境。
身伴青灯古佛的修行之路常人看来正如深空之月,千古经天;而佛门的普度宏愿谁又能说不是那拂晓曙光呢?能够有感写下“莲峰曙月”的人,可能是资国寺中的高僧,也可能是偶尔住寺与禅师品茶论道的文人雅士。不过可以确定的是,他们都是有审美有境界的高人。
如今,到福鼎切身体验“莲峰曙月”之美也很方便,毕竟千年的月亮、莲峰和古寺始终就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