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看到一则新闻:今年2月,一名微博用户发布了自己的遗书,她在遗书中提到不想活的原因,不是因为疫情、毕业、留学压力大等别人认为的那样,她多年来都觉得自己是“一具空壳”,所以“觉得活着没什么意思就结束好了”。
很多人为他惋惜,甚至很多人也在下面评论说身边人也存在类似的“空心病”现象,即使自己在别人眼中是成功人士,即使自己的家庭在别人看来十分幸福,但是自己仍然感觉不到是为什么而活。
这种情况在青少年群体中正在急速蔓延。
“北大一年级的新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其中有30.4%的学生厌恶学习,或者认为学习没有意义,还有40.4%的学生认为活着和人生没有意义”,北大心理学教授徐凯文将这种心理状态称为“空心病”。
之前从北大退学的学霸常书杰,就是“空心病”的典型代表。2015年,常书杰以全省理科第八名的成绩,进入北京大学信息技术学院。大学和高中不同,宽松的教育环境,多元的评价体系,精通各项技能的同龄人,将常书杰的价值观狠狠击碎。他一下失去了方向,努力的人生不再有意义,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无奈之下,常书杰只好沉迷游戏,重新做回“天才”,短暂逃离现实,直到大三主动退学。
与常书杰类似的孩子不在少数。尤其是刚刚从高中进入大学的青少年,更是“空心病”的高发群体。上大学之前,孩子的价值评判标准只有学习,一旦成绩波动,很容易失去支撑。上大学之后,成绩不再是衡量个体的唯一要素,评判转换,学习变得毫无意义。加上孩子内心无处倾诉,情绪长期被压抑,最终走向崩溃。可怕的是,虽然“空心病”在成绩好的孩子身上更常见。
那空心病是如何出现的?我们应该如何避免孩子患“空心病”?
1、被包办的童年
“空心病”如果追溯,那可能要到童年时期了。如果一个人在童年时期间,尤其是在5~13岁这一时期,如果经常有人替自己做选择,而自己缺少独自思考和选择的经历,就无法形成自己的价值观。
现在的家庭几乎都是一个孩子,父母希望为孩子打造一个光明的未来,不希望孩子走弯路,因此会想方设法包办孩子的一切东西。孩子什么时候吃饭,什么时候睡觉,什么时候写作业……都有家长的安排,甚至在家中家务活,家中的来往交际一点不用操心,于是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就像是一直生活中无菌室内,经受不住一点社会的风吹雨打,遇到一点挫折就不知所措,最终导致的后果可想而知。
2、唯成绩论的家庭
在以成绩论英雄的教育体系中,“学习好”大于一切。过于单一的评价体系,造就了考试机器一般的“空心”孩子。仿佛只有考出好成绩,才是父母眼中值得骄傲的“好”孩子。电影《阳光普照》的主角阿豪,就是被教育和家庭环境压垮的“空心”少年。他成绩优秀,优秀到让弟弟嫉妒,父母把他当成唯一的希望。可是,他得不到任何情感关注,24小时都活在“阳光下”,像一个摆件。
这样的折磨,最终把他逼向死亡。没有人可以一直活在阳光下,孩子不是学习机器。成绩是他优秀的证明,但不是唯一,他也需要喘息。
当然空心病出现还有很多原因,例如亲子关系沟通的不和谐,家庭对孩子过高的期待等等,知道了原因,我们就可以改变教育孩子的方法,对症下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