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宝国22年来首次主演电影,搭档另类导演尔冬升,讲述一段传奇

印记电影 2022-09-09 02:08:26

早年间,陈宝国也是一位活跃在电影圈的多面小生。

《老店》中精明能干、亦忠亦奸,却又深谙为商之道,最后成就一番事业的全聚德创始人杨明全;

《神鞭》中游手好闲、卖国求荣的天津卫地痞子玻璃花;

还有《香魂女》中自私自利、胆小懦弱的香二嫂老相好任忠实,都是陈宝国塑造的经典银幕形象。

2000年,陈宝国和蒋雯丽主演了电影《女帅男兵》,片中他饰演一位篮球俱乐部的总经理。

这部电影之后,陈宝国就一直在电视剧领域深耕,大银幕上鲜见他的身影。

偶有客串,也都是惊鸿一瞥。

比如成龙电影《宝贝计划》中气场极强的洪峰,还有《湄公河行动》中稳健刚毅的郝部长。

而电视剧方面,他则凭借《茶馆》、《大明王朝》、《老农民》等恢弘之作树立了自己不可撼动的地位,并获奖无数。

今年,陈宝国罕见地接拍了一部电影,由他主演,尔冬升指导的《海的尽头是草原》将在9月9日登陆全国院线。

那么是怎样的一个本子,让陈宝国动了“凡心”?

三千孤儿入内蒙

1959年至1961年的三年时间,我国遭遇了严重的自然灾害。

上海、江苏、浙江等省粮食严重短缺,很多人吃不上饭,更是无力哺育孩子,他们把孩子遗弃在相对繁华的上海。

然而,上海的情况也不乐观,被遗弃在保育院的孩子们全都营养不良,一个个面黄肌瘦,有的甚至患了病。

时任全国妇联主席的康克清闻听此事,紧急汇报给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希望能从别的省份调运一些奶粉送到南方。

周总理想到了交往几十年的革命战友、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主席乌兰夫。

尽管当时内蒙古自治区同样遭遇灾害,很多乳制品厂已经停产,可乌兰夫接到电话后,还是凑出了几千罐奶粉送往南方,但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这时有人提议:“不如把孤儿送到内蒙来,让牧民和草原把他们养大!”

乌兰夫当即拍板,并在批复上写下了“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的要求,第一时间把计划向中央进行了汇报。

于是,上海及周边地区的将近3000名孤儿,坐上了一列列火车,被运往内蒙古。

孩子们在抵达内蒙古之后,先是在福利院适应环境,身体状况好些了,再去到领养家庭。

在内蒙古大草原上,3000个无家可归的孤儿,被称为“国家的孩子”。

善良质朴的牧民人家,用博爱的胸怀接纳了他们,成就了一段民族互助的传奇佳话。

这段历史已经过去六十多年,导演尔冬升偶然间看到相关的报道,遂决定将其拍成电影。

尔冬升是一个另类的导演,说他另类,并不是他的拍摄手法多么新潮怪诞,也不是他本身多么的特立独行,而是他的作品题材涉猎极广。

从导演处女作《人民英雄》开始,尔冬升就不拘泥于相互近似的题材和故事,他可以把视角延伸到日本的歌舞伎町拍出一部《新宿事件》,也可以聚焦女公交司机搞出一部《忘不了》,还能在横店群演身上发掘出一部《我是路人甲》。

尔冬升说,他不像徐克一样,那么热爱电影。

言下之意,拍电影只是他的工作,也是他为社会指出痛点的工具。

有时,他的拍法过于保守,但保守之中却透露着他与众不同的独特视角和社会关怀。

正因如此,尔冬升的每一部新片都让人倍感期待,而他一丝不苟的职业态度,也让他的电影很少带给观众失望。

《海的尽头是草原》早在2019年就开始了剧本调整和筹备工作,尔冬升花了相当多的时间翻看了大量的纪录片、文本资料和采访影像。

研讨会上,他反复求证在那个年代的草原上牧民生活情况。

得知蒙古族的朋友从不吃鱼,也不吃鸟蛋,不吃小型动物,尔冬升感到不解,追问是否是民族文化的原因?

在场的蒙古族人也说不出个究竟,不过这些细节都被尔冬升记了下来。

至少,在这部片子里,不会出现当地牧民吃鱼的镜头。

他还要求道具组,一定要注意影片中出现的羊的品种和数量,因为现在牧民所养的羊和六十多年前的品种并不相同,那个年代,数量也不会太多。

尔冬升不是“灵光一现型”的导演,所有的事宜他都要事先准备周全,才能保证拍摄流程按部就班地进行。

拍摄《海的尽头是草原》,尔冬升面临着电影界公认的三大难:拍孩子,拍动物,拍草原。

孩子生性活泼,两百多个在一起更是不好控场;对待动物则更要有耐心;草原虽美,但成片后在大银幕上仍然能体现出美感,才算高级。

而这些难点,早已被“工匠型”导演尔冬升逐一突破。

剧情方面,尔冬升还是依照着自己擅长的“大背景小人物”的拍摄习惯,通过采访当年的孤儿和一些知道那段历史的牧民,从他们的回忆中提取一些动人的片段,最后创作出了整个故事。

影片中,陈宝国饰演的杜思涵,一位身患疾病的退休人士,千里迢迢奔赴内蒙寻找失散的妹妹。

一路上,他回想起自己一生的过往和遗憾,也有了新的发现和感悟,这段旅程不仅是寻亲之旅,也是一个自我救赎的过程。

这正是尔冬升擅长的,以小见大。

艺术上,越是简单的东西,就越难。

简单中藏着细腻,但简单并非通俗,细腻也不是矫情。

三千孤儿入内蒙,不仅是一个故事,也是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集体活动,是国家的关怀和个人的力量完美结合的大爱之产物。

一个乍眼的“孤”字,更是将参与其中的每一个个体和家庭跌宕起伏的命运凸显出来。

在当今愈发强调个体的环境下,这样一个集体创造的奇迹,虽然时常会被抛诸脑后,但却不能不被书写,《海的尽头是草原》适时而出。

拍摄《海的尽头是草原》期间,尔冬升表示以后只想拍真善美。

有人听闻大呼不妙,这还得了?

那位挥着宝剑,犀利地左劈右砍的三少爷,专门盯着真善美了?

其实,尔冬升的电影,哪一部不是围绕着真善美打转的?无非就是角度不同而已。

况且主旋律又有什么不好,谁说主旋律就不能有好电影,用类型界定一部电影的好坏,始终是荒谬的。

尔冬升,只是一个讲故事的人。

鉴于《海的尽头是草原》这个故事是尔冬升讲的,姑且就称它为副旋律吧,真善美的副旋律。

只是,别把它忘了就好。

早年间,陈宝国也是一位活跃在电影圈的多面小生。

《老店》中精明能干、亦忠亦奸,却又深谙为商之道,最后成就一番事业的全聚德创始人杨明全;

《神鞭》中游手好闲、卖国求荣的天津卫地痞子玻璃花;

还有《香魂女》中自私自利、胆小懦弱的香二嫂老相好任忠实,都是陈宝国塑造的经典银幕形象。

2000年,陈宝国和蒋雯丽主演了电影《女帅男兵》,片中他饰演一位篮球俱乐部的总经理。

这部电影之后,陈宝国就一直在电视剧领域深耕,大银幕上鲜见他的身影。

偶有客串,也都是惊鸿一瞥。

比如成龙电影《宝贝计划》中气场极强的洪峰,还有《湄公河行动》中稳健刚毅的郝部长。

而电视剧方面,他则凭借《茶馆》、《大明王朝》、《老农民》等恢弘之作树立了自己不可撼动的地位,并获奖无数。

今年,陈宝国罕见地接拍了一部电影,由他主演,尔冬升指导的《海的尽头是草原》将在9月9日登陆全国院线。

那么是怎样的一个本子,让陈宝国动了“凡心”?

三千孤儿入内蒙

1959年至1961年的三年时间,我国遭遇了严重的自然灾害。

上海、江苏、浙江等省粮食严重短缺,很多人吃不上饭,更是无力哺育孩子,他们把孩子遗弃在相对繁华的上海。

然而,上海的情况也不乐观,被遗弃在保育院的孩子们全都营养不良,一个个面黄肌瘦,有的甚至患了病。

时任全国妇联主席的康克清闻听此事,紧急汇报给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希望能从别的省份调运一些奶粉送到南方。

周总理想到了交往几十年的革命战友、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主席乌兰夫。

尽管当时内蒙古自治区同样遭遇灾害,很多乳制品厂已经停产,可乌兰夫接到电话后,还是凑出了几千罐奶粉送往南方,但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这时有人提议:“不如把孤儿送到内蒙来,让牧民和草原把他们养大!”

乌兰夫当即拍板,并在批复上写下了“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的要求,第一时间把计划向中央进行了汇报。

于是,上海及周边地区的将近3000名孤儿,坐上了一列列火车,被运往内蒙古。

孩子们在抵达内蒙古之后,先是在福利院适应环境,身体状况好些了,再去到领养家庭。

在内蒙古大草原上,3000个无家可归的孤儿,被称为“国家的孩子”。

善良质朴的牧民人家,用博爱的胸怀接纳了他们,成就了一段民族互助的传奇佳话。

这段历史已经过去六十多年,导演尔冬升偶然间看到相关的报道,遂决定将其拍成电影。

尔冬升是一个另类的导演,说他另类,并不是他的拍摄手法多么新潮怪诞,也不是他本身多么的特立独行,而是他的作品题材涉猎极广。

从导演处女作《人民英雄》开始,尔冬升就不拘泥于相互近似的题材和故事,他可以把视角延伸到日本的歌舞伎町拍出一部《新宿事件》,也可以聚焦女公交司机搞出一部《忘不了》,还能在横店群演身上发掘出一部《我是路人甲》。

尔冬升说,他不像徐克一样,那么热爱电影。

言下之意,拍电影只是他的工作,也是他为社会指出痛点的工具。

有时,他的拍法过于保守,但保守之中却透露着他与众不同的独特视角和社会关怀。

正因如此,尔冬升的每一部新片都让人倍感期待,而他一丝不苟的职业态度,也让他的电影很少带给观众失望。

《海的尽头是草原》早在2019年就开始了剧本调整和筹备工作,尔冬升花了相当多的时间翻看了大量的纪录片、文本资料和采访影像。

研讨会上,他反复求证在那个年代的草原上牧民生活情况。

得知蒙古族的朋友从不吃鱼,也不吃鸟蛋,不吃小型动物,尔冬升感到不解,追问是否是民族文化的原因?

在场的蒙古族人也说不出个究竟,不过这些细节都被尔冬升记了下来。

至少,在这部片子里,不会出现当地牧民吃鱼的镜头。

他还要求道具组,一定要注意影片中出现的羊的品种和数量,因为现在牧民所养的羊和六十多年前的品种并不相同,那个年代,数量也不会太多。

尔冬升不是“灵光一现型”的导演,所有的事宜他都要事先准备周全,才能保证拍摄流程按部就班地进行。

拍摄《海的尽头是草原》,尔冬升面临着电影界公认的三大难:拍孩子,拍动物,拍草原。

孩子生性活泼,两百多个在一起更是不好控场;对待动物则更要有耐心;草原虽美,但成片后在大银幕上仍然能体现出美感,才算高级。

而这些难点,早已被“工匠型”导演尔冬升逐一突破。

剧情方面,尔冬升还是依照着自己擅长的“大背景小人物”的拍摄习惯,通过采访当年的孤儿和一些知道那段历史的牧民,从他们的回忆中提取一些动人的片段,最后创作出了整个故事。

影片中,陈宝国饰演的杜思涵,一位身患疾病的退休人士,千里迢迢奔赴内蒙寻找失散的妹妹。

一路上,他回想起自己一生的过往和遗憾,也有了新的发现和感悟,这段旅程不仅是寻亲之旅,也是一个自我救赎的过程。

这正是尔冬升擅长的,以小见大。

艺术上,越是简单的东西,就越难。

简单中藏着细腻,但简单并非通俗,细腻也不是矫情。

三千孤儿入内蒙,不仅是一个故事,也是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集体活动,是国家的关怀和个人的力量完美结合的大爱之产物。

一个乍眼的“孤”字,更是将参与其中的每一个个体和家庭跌宕起伏的命运凸显出来。

在当今愈发强调个体的环境下,这样一个集体创造的奇迹,虽然时常会被抛诸脑后,但却不能不被书写,《海的尽头是草原》适时而出。

拍摄《海的尽头是草原》期间,尔冬升表示以后只想拍真善美。

有人听闻大呼不妙,这还得了?

那位挥着宝剑,犀利地左劈右砍的三少爷,专门盯着真善美了?

其实,尔冬升的电影,哪一部不是围绕着真善美打转的?无非就是角度不同而已。

况且主旋律又有什么不好,谁说主旋律就不能有好电影,用类型界定一部电影的好坏,始终是荒谬的。

尔冬升,只是一个讲故事的人。

鉴于《海的尽头是草原》这个故事是尔冬升讲的,姑且就称它为副旋律吧,真善美的副旋律。

只是,别把它忘了就好。

0 阅读:5

印记电影

简介:光映美好 影留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