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揭幕战:人才济济的十万诸侯联军为什么打不过一介莽夫董卓

小瑀说史吧 2024-08-01 23:39:11
序言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从公元前209年汉高祖刘邦斩白蛇起义,历经三年抗秦战争、近五年楚汉之争建立西汉。

二百年后王莽篡汉,社会动荡,绿林赤眉揭竿而起,南阳刘氏宗室、汉光武帝刘秀趁乱起兵,匡扶汉室。

刘秀历经十余年战争,消灭各地割据政权,于公元36年重新统一全国,延续汉朝国祚,定都洛阳,是为东汉。

经过一百五十年的时代变迁,东汉衰微,外戚宦官轮番专政,吏治腐败,天灾不断,赋税繁重,人民“寒不敢衣,饥不敢食,民有斯厄,而莫之恤。”

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极大的撼动东汉政权统治,公元190年,凉州军阀董卓入洛阳夺取朝政大权,废少帝,立献帝,汉朝中央集权制度崩溃。

不久各地群雄四起,十一路诸侯结成关东联盟,推举袁绍为盟主起兵反抗董卓。

然而联军在实力、规模和人才占据绝对优势的的情况下却遭遇大败,错过挽救危亡的机会,四百年大汉基业付诸东流。

从此军阀混战,天下大乱,中国进入三国时代,而这次董卓讨伐战也被视为三国揭幕战。

下面让我们走近这段风起云涌的年代,一探这场揭幕大战的内幕。

董卓讨伐战的成因:董卓与袁绍决裂,凉州军阀与士族集团的政治角力

公元184年黄巾之乱后,东汉国力大损,此后的几年里,黄巾余党屡次生事,各地农民起义多如牛毛。

朝廷疲于应对,不得不放权地方,由各地州牧自行招募军队平叛,地方势力遂逐渐坐大,汉中央政权威严扫地。

朝廷内部,以十常侍为首的宦官集团与外戚大将军何进的斗争日趋激烈,何进为了对抗宦官,大力拉拢以袁绍为首的士大夫集团。

袁绍出身于当时势倾天下的官宦世家“汝南袁氏” ,袁氏四世之中有五人官拜三公,袁绍年轻时举止威仪,为人仁爱,擅长结交士人豪杰。

在黄巾起义前的十几年里,宦官集团曾掀起两次党锢之祸,迫害士大夫,袁绍暗中帮助很多士人及朝廷官员避难,使他们免于党祸。

同时又有其叔父太傅袁隗为倚仗,因此袁绍在士大夫集团中威望极高。

公元189年,袁绍受何进征辟,担任司隶校尉,他的堂弟袁术以及逢纪、何颙、荀攸等智谋之士也都随之为何进效力。

当时汉灵帝驾崩,少帝刘辩登基,何太后临朝听政,何进屡次进谏诛杀宦官,都被何太后拒绝。

袁绍向何进献策,调集四方猛将豪杰,领兵开往京城,对太后进行兵谏,其中就有凉州军阀董卓。

后世认为正是袁绍的昏招才引发了董卓乱政、东汉大乱。殊不知袁绍要的就是乱中取利,戚宦之争两败俱伤,袁绍以士族领袖身份迅速出手即可掌控朝堂。

之所以选择董卓是因为他曾是袁隗属吏,长期听命于袁家,袁绍认为自己“四世三公”,有太傅坐镇,再加上以董卓为爪牙,完全可以雄霸天下。

由此可见“袁家欲代汉布局图谋久矣!”

董卓接到袁绍密令,马不停蹄的赶往洛阳,不过董卓急于进京并非听命于袁绍,而是有更大的野心。

董卓出生于凉州地主家庭,喜好结交当地豪杰与羌人首领,汉桓帝末年以良家子身份被选入宫廷担任羽林郎,被派往北部边境抵御胡人,作战粗猛有谋,屡建战功。

后得到司徒袁隗征辟,在后者提携下出任并州刺史、河东太守,公元184年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凉州之乱。

董卓擅长笼络人心,得到的赏赐和战利品全部分给下属,同时借平叛之机,壮大自身实力,汉灵帝曾经担忧董卓,诏他入京,董卓竟不奉诏,割据异志渐渐形成。

就在董卓靠近洛阳时,宫廷发生政变,何进被宦官杀害,袁绍趁机率兵杀入宫中,诛尽宦官,张让、段珪等少数宦官劫持刘辩及陈留王刘协逃出宫中。

就在宫中一片混乱之时,董卓捡了个大便宜,先是在北邙山挟持少帝,后来趁何进身死,收编中央禁军,又收买吕布杀死丁原,吞并其并州军队,迅速控制京畿地区。

袁绍缓过神才发现,自家养的看家犬已变成恶狼,自己的计划付诸东流,可谓竹篮打水一场空。

而实力猛增的董卓摆脱袁家控制,以太尉身份独揽朝政,朝廷由戚宦之争演变为董袁博弈,而董卓与袁绍的决裂意味着凉州军阀势力与士大夫集团对立。

很明显,笔杆子再多也斗不过枪杆子,董卓行为跋扈,擅权嚣张,欲废刘辩,立刘协,袁绍自知无法与之匹敌,只得弃官逃离,回到冀州。

同时袁术逃往南阳,曹操逃往陈留。一场新的斗争好戏即将上演。

各怀鬼胎的诸侯会盟

此时董卓虽掌握大权,但立足未稳,为稳固地位,重新任用大批士人,并不计前嫌的任命袁绍为渤海太守。

不过没多久,董卓残忍嗜杀的本性就暴露出来,他在洛阳实行恐怖统治,纵容士兵奸淫掳掠,连皇族、公主都不能幸免,百姓对他恨之入骨,各地群雄的愤慨不满也在加剧。

当然,除了人道主义原因外,更多的是对以董卓为首的凉州军阀的敌视。

虽然黄巾起义后朝廷式微,但皇帝仍然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各地诸侯在现有秩序下维护自身利益,如同春秋时期的周天子与诸侯的关系。

可如今董卓打破政治平衡,非要挟天子令诸侯,尤其是废少帝,立献帝,各地大佬讨伐董卓的呼声日益高涨。

既然要联合打仗,就得有个牵头的,毫无疑问,袁绍是最有号召力的,这不仅因为四世三公的地位,还因为他有诛灭宦官之功和不与董卓合作的义举。

190年初,各地群雄起兵讨董,包括勃海太守袁绍、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陈留太守张邈、广陵太守张超、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等十一路关东诸侯。

他们组成联军十余万,其中,曹操在张邈属下,孙坚在袁术麾下。

袁绍作为士族领袖,当仁不让的担任盟主 。不过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拉开讨董序幕的并不是袁绍,而是日后统一北方的曹操。

起初,曹操逃到陈留后,散尽家财,组织五千义军率先起兵,并写下檄文,号召天下英雄讨伐董卓。

当时的关东联军主要分三路,第一路是河内的袁绍与王匡主力,第二路是酸枣联军方面,张邈、刘岱、桥瑁、袁遗与鲍信,遥推袁绍为关东联军首领,第三路是南阳的袁术与豫州刺史孔伷,不久长沙太守孙坚赶来与袁术会合。

董卓得知大为震惊,紧急调三万凉州兵,由女婿牛辅率领前往抵御,不久毒杀废帝刘辩,断绝其与诸侯的联系。

但是面对势力庞大的关东联军,董卓纵有三头六臂也无法抵抗,洛阳又是平原,无险可守,思虑再三,决定迁都长安。

一是关中地区是董卓的大本营,二是长安地处关中腹地,东向山脉阻隔,易守难攻。

董卓的计划是用车马先送献帝西迁,自己则率凉州军主力殿后,留守洛阳,防止联军追击。

常言道,暴风雨前的天空是非常寂静的,东汉以来一场空前大规模的激战即将上演,可令人大跌眼镜的是,万众瞩目的暴风雨变成了毛毛雨。

河内联军方面,河内太守王匡与董军在孟津对战被击败,酸枣联军方面,诸侯与董卓部将徐荣在荥阳决战战败,亦裹足不前,只有孙坚与董卓交战激烈。

而董卓这边,除了打仗,迁都的事也没闲着,这个过程中,数百万洛阳民众被迫迁往长安,被踩踏而死、饥饿而死、遭抢劫而被杀的堆满道路。

同时董卓随意定罪杀死富商,没收财产,临了一把火烧了洛阳城,洛阳二百里内建筑物全毁,鸡犬不留。

而当初高举义旗的各路诸侯却纷纷对此选择无视,他们每天设宴聚会,饮酒享乐,谁都不想当出头鸟。

当然,最主要的症结还在袁绍身上,作为联盟领军人物,袁绍应该是讨伐董卓的绝对主力。

可袁绍压根无兵可用,这也不怪他,据史料记载,他手中的渤海兵饥乏,连立足的地方都没有。

起兵前,冀州牧韩馥视他为眼中钉,毕竟堂堂四世三公、士人领袖在他冀州眼皮底下,搁谁谁都害怕。

后来他担心袁绍起兵,派遣几个从事驻在袁绍渤海郡衙门前看守他,搞得袁绍无法行动,要不是舆论压力,袁绍连大门都出不来。

可见袁绍的实力仅是名誉声望的软实力,真刀真枪实在拿不出手,既然盟主只能喊喊口号,那各路诸侯也只是做做样子罢了,谁都想保持实力!

至于袁绍本人,讨伐董卓是政治需要,争地盘才是现实需要。

在讨董过程中,袁绍曾向谋士透露过他的计划,即“南据黄河,北守燕、代,兼有乌丸、鲜卑之众,南向争夺天下”。

这里的黄河与燕代之间正是物产丰富、人口众多的冀州,当年汉光武帝刘秀就是从河北发家,南下定鼎中原。

同时韩馥害怕袁绍力量过于强大危及自己,故意减少军需供应,企图饿垮袁绍的军队。

同样,袁术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他与袁绍是堂兄弟,都是根正苗红,凭啥你袁绍行,我袁术就不行,所以也在摸鱼保存实力。

其余诸侯更不用说了,彼此都打着小算盘,根本没想匡扶汉室,都为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而董卓挟天子西迁更是为联军内部增加变数,谁都不想冒死入关中,自己有兵有粮就好,汉献帝的死活谁去操心。

诸侯联军中,只有曹操认为起兵讨董就应有所行动,不过由于兵力的悬殊,曹操与董卓的大将徐荣在荥阳交锋时落败,自己也被流箭所伤。

回到酸枣发现诸侯们每日设宴聚会,不图进取,心中十分不满,遂带夏侯惇等千余兵离去,与袁绍会师。

而袁绍望关中兴叹,实在不甘,他想釜底抽薪,立宗室大臣刘虞为帝,刘虞怒叱:

“现今天下大乱,国君失去政权。我受重恩,但未能清雪国耻。各位据有州郡,应一起合力,尽心为报王室,反而在造反谋反,是互取耻辱!”

便坚辞不受,后来又想请他领尚书事,但刘虞仍拒绝,袁绍只能罢手,至此关东联盟名存实亡。

联盟解体,三国混战序幕拉开

在各路诸侯联军中,除了曹操,另一个坚持抵抗的就是长沙太守孙坚,孙坚无愧于“江东猛虎”称号。

起事之初,孙坚由长沙北上,先后斩杀荆州刺史王睿和南阳太守张咨,成功与袁术会师并投靠在后者帐下,被任命为破虏将军、领豫州刺史。

此后孙坚一路带兵北上,于191年二月在阳人城大败吕布,斩杀都督华雄(温酒斩华雄为虚构),声威大震。

董卓担心两线作战不利,便派李傕游说孙坚和亲,百般拉拢,许诺让其子弟担任刺史、郡守。

但孙坚却展现出不屈的骨气,他大骂董卓为乱臣贼子,一口拒绝,随即进军大谷。

董卓亲自率兵迎战,双方在先帝陵墓间发生激战,孙坚一马当先,奋勇作战,大败凉州军,逼得董卓西逃关中。

在这场董卓讨伐战中,孙坚是唯一硬刚董卓而不败的人物,以至于董卓西去长安前曾说关东联军数次被我打败,诸侯们都怕我,只有孙坚是劲敌,值得注意。

此后孙坚乘胜追击,再次击败吕布,攻入洛阳,只可惜此时的洛阳已是一座空城,破坏严重,到处都是残垣断壁,孙坚做短暂停留就撤出洛阳。

而联军中的各路群雄大多结下仇怨,由一起对抗董卓转为开拓领土,至此持续一年多的董卓讨伐战以失败告终。

0 阅读:0

小瑀说史吧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