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石斑鱼家族养殖又添新星:继东星斑之后,红九棘鲈养殖成功!

美食八鲜 2024-07-15 13:50:41

​红九棘鲈人工养殖在海南三亚获得成功

人工繁育的红九棘鲈鱼,苗鱼体通体透明偏红,游动时身姿轻盈,2024年6月3日,三亚市渔港经济区水产苗种南繁生态产业园实验养殖池内,一群群小鱼儿格外吸睛。

日前,工作人员向人工繁育的红九棘鲈鱼苗投喂饵料

这些鱼儿不仅可爱,身价也不菲。商品鱼市场售价每斤350元,鱼卵每公斤可卖12万元,它们是海鲜市场的“新贵”——红九棘鲈。之所以价格贵,主要是红九棘鲈苗种稀缺,成鱼均来自野生捕捞,养殖商品鱼仍未见上市。

能不能把价格打下来,让名贵海鲜也能“游”向寻常百姓的餐桌?海南省院士创新平台“石斑鱼种质资源收集与高效繁育技术研究”之红九棘鲈(红瓜子斑)苗种人工繁育项目率先做出尝试。这个项目是三亚崖州湾科技城院士工作站的成果之一。

2023年6月,陈松林院士工作站落户位于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的渔港经济区水产苗种南繁生态产业园,这也是三亚首个落户国有企业的院士工作站。为满足院士团队的育种研究需要和保证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该产业园建设了室内工厂化和室外土塘两套养殖系统,包括国际引种隔离中心、亲鱼车间、育苗车间、活体饵料车间、贝类养殖车间、7500平方米研发中心等。院士团队研发的新品种、新技术将在产业园内进行中试。

“院士创新平台项目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松林主持、三亚崖州湾农渔业发展有限公司、海南蓝粮科技有限公司参加,院士工作站项目有专门课题经费支持,产业园二楼的实验室也方便院士团队随时开展分子检测等试验和研究。”三亚崖州湾农渔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白泽民透露,该项目今年4月顺利通过验收,经过一年的人工培育,实现了红九棘鲈的人工繁殖,共繁育红九棘鲈鱼苗20万尾。

红九棘鲈的人工繁育技术实现突破,不仅可以为市场稳定供给苗种,也可为我国水产养殖业增加一个高质、高值、高端的新品种,对于我省掘金“蓝色粮仓”具有重要意义。

“水产养殖业是保障我国食物安全的重要产业。”陈松林表示,依托院士工作站,团队将积极争取各类科技项目,联合海南省内外相关科研院所,开展合作攻关,采取南北联动、陆海统筹的方针,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着力选取一些具有潜力且市场价格好、百姓喜欢的名优海水鱼类进行重点科研攻关,为深远海养殖提供良种支撑,为海南水产种业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得益于院士工作站蓄力攻关,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快速转化为产业发展的“最大增量”。这一点,三亚市渔港经济区水产苗种南繁生态产业园初尝甜头。

“整个产业园占地158.4亩,养殖总水体6万余立方米,我们计划全产业链年产值达到5亿元,这离不开品质好、附加值高、适宜深远海养殖的优良品种的选育。下一步,产业园将加大与院士团队的合作,深入研究红九棘鲈苗种的生长和抗病机理,为规模化人工养殖奠定基础。”白泽民说。

如今,越来越多高层次人才胸怀“国之大者”,在琼岛追逐光和热、贡献才与智。

“科技城始终把教育和人才作为支撑园区高水平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根基和底座,目前已建设8个院士工作站和2个院士团队创新中心,厚植人才集聚发展优势,力促产学研深度融合,将园区打造成种源科技创新策源地、新质生产力重要实践地、种业对外开放合作高地。”三亚崖州湾科技城有关负责人表示。

下文转载自海南网

人工养殖红九棘鲈品鉴会在海南万宁举行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2024年4月10日消息(记者 易帆 实习生 王鑫宇)近日,“名贵鱼·万宁造”首次人工养殖红九棘鲈商品鱼品尝推介会在万宁举办,标志着万宁市石斑鱼养殖取得了新的突破,也标志着海南省石斑鱼产业迈出了新的一步。

据悉,此次推介会上的红九棘鲈是2023年4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与海南林兰公司在我国首批人工培育的苗种,并经过一年的养殖,现已达到商品鱼规格,实现了高生长率、高成活率的养殖目标和效果,成为深远海养殖产业一个新的选择品种。

在推介会上,与会专家和嘉宾现场考察调研了红九棘鲈的养殖情况。同时,由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副院长陈傅晓研究员、海南大学海洋生物与水产学院周永灿教授、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水产与生命学院黄海教授组成的专家组,对养殖的红九棘鲈商品鱼进行了现场随机抽样测试,结果显示,养成的红九棘鲈平均体重581.7克,一年期养殖成活率高达93.5%,表现出极其优异的成活率和生长率。

海南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水产种业提质增效的核心是科技创新。近年来,海南不断加大渔业科技创新力度,引入各方科研力量,用好各类科研平台,联合企业和基地,共同推动水产种业创新,在水产新品种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未来,海南将继续深耕水产种业“育繁推”一体化,“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支持力度,促进更多的科技创新项目落地海南、开花结果,为海南省水产种业高质量发展增砖添瓦,助力全国渔业高质量发展。

下文转载自央视新闻客户端

红九棘鲈在广西北海人工育苗获得成功

2024年5月,记者从广西水产科学院北海基地了解到,深海鱼种——红九棘鲈(俗称红瓜子斑鱼),已经实现了人工孵化鱼苗,广西在鱼类育苗孵化方面首次取得了突破,这标志着广西在深海鱼类育苗孵化方面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也为其他深海鱼类的育苗孵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红九棘鲈原产于南海深海海域,与常见的石斑鱼属于同一科,由于其色彩艳丽、肉质细腻、甜美,而成为市场上稀有的名贵鱼种,价格可以卖到每斤500元。

2023年,北海市一家水产企业收集了2000尾野生红九棘鲈,在铁山港区养殖基地经过适应性驯化和营养强化培育,获得了性腺发育成熟的亲鱼,实现了自然产卵和受精。首批野生鱼的成活率达到80%以上。

人工驯化精和营养强化培育成功以后,2024年广西水产科学研究院联合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和北海市的水产苗种科研人员克服北海地区早春气温较低,水体环境变化大、天然生物饵料不易培育等困难,通过光温控制和微生物调控水质,终于突破了广西红九棘鲈苗种培育的技术难题,实现了红九棘鲈室内工厂化人工批量育苗。预计明年第一代人工培育的红九棘鲈可以实现商品鱼养殖。

八鲜过海:红色石斑鱼养殖兴起,市场需求是推力

近几年,随着消费升级,市场需求旺盛,石斑鱼养殖规模逐渐扩大。其中的红色石斑鱼养殖更是在石斑鱼养殖家族中一枝独秀。

另外一种已经成功大规模养殖的红色石斑鱼,是东星斑。可以参见八鲜过海此前的相关报道:名贵的东星斑现在基本靠养殖,想吃野生红鱼就选加拿大红鱼!

以下内容转载自百度百科

野生红九棘鲈广布印太热带海域

红九棘鲈,学名Cephalopholis sonnerati (Valenciennes, 1828),为辐鳍鱼纲鲈形目鲈亚目鮨科九棘鲈属的一种鱼类。体红色,头部及背部前端有暗褐色网纹,不具斑点及条纹。下颌中部无犬牙。臀鳍具3鳍棘9鳍条。尾鳍后缘圆形,不具条纹。

红九棘鲈鱼头大、侧线完全,在胸鳍上方呈一弯曲状。锄骨和腭骨具绒毛状齿。前鳃盖缘圆,后缘具锯齿缘或不规则;下鳃盖及间鳃盖微具锯齿,但埋于皮下。体被细小栉鳞,侧线鳞孔数66至76个,纵列鳞数115至134枚,背鳍鳍棘部相连无缺刻,背鳍第一鳍棘短,往后各鳍越来越长,尾鳍圆形,尾鳍后端暗色,具淡色缘。背鳍连续,有硬棘7枚,软条14至16枚;臀鳍硬棘3枚,软条9枚,胸鳍圆形呈橘色,中央之鳍条长于上下方之鳍条,且长于腹鳍,但约略等长于后眼眶长,腹鳍末缘略黑。鱼体全身鲜红色,头部及体侧上半部有许多深色,小于眼径的红斑散布其上。体长可达30厘米。幼鱼时体侧散布黑色斑点。头部、上颌骨和唇部泛着粉红色光泽。

野生的红九棘鲈分布于印度太平洋的热带及亚热带海域,包括东非、日本南部、澳洲、台湾、莱恩群岛等海域。栖息深度水深12至120米。为热带沿岸珊瑚礁鱼类,喜栖息于多岩石底质的浅海,以小鱼、虾、蟹及节肢动物为食物。

0 阅读:0

美食八鲜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