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号寒露,今年寒露不一般,60年一遇!三大特征,早看早准备

张先生说知识 2024-10-07 15:58:42

10月8日是24节气中的寒露,所谓寒露,是指深秋时节,近地面的空气凝结在草木之上,形成露水,这一时节气温已经较低,因此,称之为寒露。

实际上在寒露之前,还有一个节气叫做白露,白露也是形容露水的一个节气,一般出现在九月上旬,那个时候气温相对较高,因此还用不到这个寒字。

当然,寒露之后,气温会进一步下降,到了10月的下旬就是霜降了,也就意味着露水将直接凝结成霜,距离冬天也就不远了。

由此可见,白露,寒露,霜降这几个节气,都是形容气温的节气,通过不同的自然现象揭露气温逐步下降的现象。

寒露真的能代表天气的变化么?

对于节气的认知,不同地方的人,认知是完全不相同的。

这是因为很多人对于节气的概念本就一知半解,盲目的去嵌套节气,自然也就难以理解节气代表的含义。

我们要知道,节气的概念是诞生在黄河流域,尤其是中原一带,也就是现在的河南大部,陕西中南部和河北南部,是古人通过年复一年的观察总结得出的气候学概念。

古人把一年分成24个节气,每半个月就会出现一个节气。

所以,很明显,二十四节气在气候学上的含义,要对应到陕西中南部,河南大部和河北南部一带,出了这个区域,他就不准了。

要知道我国从北到南将近5000公里,从东到西也有将近5000公里,既有沿海的平原,也有全世界最高的青藏高原,地理区域差距极大,气候类型也相当多样。

比如寒露时节,尽管中原大地已经到了可以凝结露水的时刻,但对于华南甚至是长江流域,也不过才是夏天刚刚过去,想要凝结露水还需要一段时间才有可能。

而远在东北的黑龙江,内蒙古东北部,比如漠河,根河,图里河,这些地方早都已经结冰了,比如今年10月1日,内蒙古的满洲里就已经大雪纷飞,一派隆冬之景。

所以,二十四节气的运用,首先是在要特定的区域之内。

因为古代封建王朝的核心就是陕西的关中平原,河南的洛阳开封一带,最北也就是北京,因此,二十四节气所代表的气候类型,也是黄河流域到海河流域中间的这一片区域。

节气所表述的是气候,而非天气。

两个词都是日常生活中经常能听到的词汇,但是能精准解释这两个词含义的却不多。

所谓的天气,比如今天下雨,明天刮风,后天打雷,这些都叫做天气,什么意思呢?天气是指现象,比如下雨,10月能下雨,9月也可以,5月也可以,这个现象的出现是随机的,不具有规律性。

而气候则指的是一个大周期内的天气情况的汇总,比如吐鲁番,夏季极端高温,这就是气候,每年的夏季,吐鲁番都是40多度的极端高温,很有规律性,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出现,这叫做气候。

所以,我们就知道了,提到天气是指对某一天,某一个时间段天气现象的预报和观测,而气候则是对一个大周期里天气的汇总。

因此回过头来,我们去看寒露这个节气,就知道了,并不是寒露这一天到了就一定要冷,一定要有露水。

因为具体到某一天的天气,随机变化,可能今年寒露这天很冷,明年的寒露这天又很热。

很多小伙伴又说了,既然是随机的,那是不是意味着这东西没有啥意义呢?

也不是,因为寒露是一个气候学概念,因此,他实际上指示的是某一个时间段的天气情况的规律。

刚才说了,一年有24个节气,一个节气管半个月,所以,尽管我们不能说到了寒露就一定会有什么天气变化,但肯定可以说,到了寒露节气大概率会在华北地区出现早晚低温凝结露水的天气现象。

而且,每年到了这个时候,都会有类似的情况。

今年的寒露有什么不一样?

事实上,节气尽管总结了某个具体周期内的天气特征,但也并不完全意义上能够解决天气规律的问题。

节气所总结的周期相对较短,刚才说了一个节气只管半个月,半个月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

从地球天气系统的角度来说,这个周期里,突发状况特别多。

举个例子,比如今年9月,四川,重庆就遭遇了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一个九月,像重庆沙坪坝国家级气象站的数据比之常年的九月,平均气温高了6度多。

这什么概念呢?就是把重庆这个九月的均温放到7月盛夏,也是历史前三的水准。

很明显,9月一般而言是要比7月凉爽一点的,所以,今年重庆的夏季肯定是一个异常偏热的状况。

如果按照节气的说法,9月的两个节气分别是白露和秋分,那么很显然,重庆持续一个月的40+的气温跟露水,跟秋天没任何关系。

你看,一个异常的天气状态持续了一个月,涵盖了两个节气周期还有余,所以我们就知道,节气具有参考意义,却没办法针对具体的天气做出准确的判断。

事实上,周期越短,预测的难度越大,周期越长,反而越容易找到规律。

不同地方的异常是不一样的。

还是说今年的九月,四川重庆遭遇了有史以来最热的九月,那是不是说全国各地都这么热呢?

其实并不是。

比如今年九月宁夏,甘肃,内蒙古中西部,就遭遇了有气象记录以来雨水最多的九月,例如呼和浩特,9月的月降水量超过200毫米。

很多人对这个200毫米没概念,那如果我告诉你呼和浩特常年全年的降水量也就300多毫米,你是不是就有概念了,这个九月一个月呼和浩特下了大半年的雨,你说多不多?

众所周知,下雨是跟低温挂钩的,所以今年九月,内蒙古中西部,宁夏,甘肃东部雨水多,气温大幅偏低,尤其是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一带,偏低了4度以上。

你看,同一个时间段,四川重庆比常年热了6度,呼包鄂一带却低了4度,那到底是算热还是冷呢?

所以,很多关于节气的分析,本就是陷入到形而上学的观点之中。

人们往往只会关注自己所在区域的天气状况,既不会去留意别处的天气,更不会留意自己所在地的天气跟以往有什么区别。

很多时候不过是人云亦云。

那么今年寒露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呢?

今年寒露期间我国大部冷空气活动频繁,国庆节前后,一股强冷空气横扫全国大部,使得节前大部偏高的气温得到了纠正,绝大多数地方的气温回到了常年均值附近。

但是冷空气的到来,也强烈的扫除了我国境内的水汽,将来自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水汽逼退回海上,因此,我国大部将迎来一个少雨的周期。

今年夏季,副热带高压极端强盛,西北地区多雨的同时,我国南方大部雨水稀少,尤其是西南地区,江淮,江汉一带降水异常偏少,而随着冷空扫除水汽,那么南方的旱情还将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

总体来看,随着寒露季节到来,我国大部已经逐渐结束雨季,未来除西南地区有可能有强度偏弱的华西秋雨以外,也就是东南沿海地区偶尔有台风活动来送点雨水。

秋高气爽的天气已经全面铺开,而对于北方,尤其是东北地区,寒意初显,冬天的脚步将在未来一段时间逐步登台。

0 阅读:25

张先生说知识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