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一代帝王思忆故国,抱恨黄泉(下)

荔枝姑娘诗词赋 2024-09-06 21:36:52

人生中的风风雨雨,仿佛一场短暂的梦境。“醉乡的路稳妥宜人,常常前往,除此之外的旅程不堪忍受。”在梦境中,谁会意识到自己只是过客?李煜的心仍然驻留在旧时的宫院里,旧时的宫女和歌舞所带来的欢乐,都只是瞬息万变的风景。我们都在彼此的生命中短暂停留,一旦擦肩而过,便再也无法重逢。

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笙歌未散尊罍在,池面冰初解。烛明香暗画堂深,满鬓青霜残雪思难任。

——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

冬去春来,虽然天地重见生机,李煜却再无从前的心境去赏月赏乐。有限的春景与无限的愁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想当年,池水刚解冻,便举办迎春天的宴会,舞罢歌歇之后,画楼深处暗享緾绵。再看如今鬓白如霜似雪,身体渐渐衰老,这残躯败体要如何承受思念故国之重?

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江山尽失,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

常人的仇恨虽然令人难以忍受,但世上没有人能像李煜这样痛苦到无法忍受的地步。他在梦中还是一国之君,醒后却成了亡国之奴,想到这里,总是泪流满面。醒来后,他意识到往事已成空,倒不如在梦中。

经历过大喜大悲的后主李煜是一个伤心人。他一次又一次在梦中回到故国,在梦醒后悲哀地痛哭。他的作品是用血和泪写成的。

水到绝境时,会形成自己的风景;人到绝境时,不是消亡就是重生。李煜注定不能再经历人世繁华,但他通过自己的词得到了永生。他不仅赋予了自己新的生命,也赋予了词新的生命。从此,词不再只是低俗的艳情小曲,而是走进了上层士大夫的精神世界。

李煜笔下的悲哀不仅是自己的悲哀,也是众生生命的悲哀。人的生命在春花秋月中消逝,不论你是九五之尊还是命如草芥,它都是如此的平等。

李煜的内心就像浩瀚的海洋,同时也是静水无波的湖面。但只需一点触动,哪怕是一瓣落在湖面上的桃花,便能激起千层浪花,摇动旌旗。他的情感深沉而幽远,一直用最真挚、深切的情感写词。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

花朵的盛开与凋谢,人生的匆匆流逝,都是无可奈何的。寒风骤雨无情地摧残着娇弱的花儿,红花被雨水淋过,飘落得遍地都是,就像美人的胭脂和着泪水流淌。何时才能重逢?人生中令人怨恨的事情太多,就像那东逝的江水,永无尽头。

一片花海的凋零才是真正的绝望,一朵花的凋谢还不至于令人感到悲痛。就这样和春天告别,任谁也无法阻止终将消逝的事物。人生就是如此,每个人都在风雨中艰难前行。

人生如流水,奔腾不息,充满了无常与哀伤,即使有爱也无法拯救。

开宝九年(公元976年)的深冬,宋太祖赵匡胤在一次神秘的“烛影斧声”中突然去世,成为历史上的一个悬案。没有人知道赵匡胤的死因。只是在死亡的那天晚上,他曾召集晋王赵光义议事,有人似乎远远看见屋中烛光摇动,又有人听见类似斧子戳地的声音。之后,太祖便驾崩了。

就在一夜间,江山易主,李煜失去了保护他的最后一道屏障。

赵匡胤对李煜留有三分薄面。虽然李煜是赵匡胤的阶下囚,但赵匡胤深知他的才华,曾说过:“李煜若以作诗词工夫治国家,岂为吾所俘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李煜当初用写诗词的精力和心思来管理国家,南唐也不会灭亡。

然而,宋太宗赵光义与赵匡胤不同,他对李煜没有敬意,而且他的目光停留在了小周后的身上。在第二年的正月十五,小周后随朝廷命妇进宫拜贺,一连几日未回。半个月后,她才被一顶轿子抬回到李煜的身边,此时的她形容憔悴,哭着、闹着,大骂他无能。

他又能怎样呢?他只能默默地走开,不看、不听,这样或许会减轻一些痛苦吧。但,这只是苦难的开始。

这段经历深深地刺痛了他,使他的词境界变得更加开阔。他的人生不再只关注自身,而是从自己的人生经历中体会到了众生的痛苦。

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烛残漏断频欹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

——《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这首词描绘了李煜降宋后的生活实况和内心的囚居感受。窗外的秋风秋雨声不绝于耳,令人倍感凄凉;屋内只有孤灯残漏相伴,无法安眠。这种孤独和悔恨的心情迫使他面对现实,试图摆脱不安的心情。他曾经是国主,如今却因贪生怕死而在宋朝受到屈辱;在敌兵入境时,他因误杀忠良而后悔不已;在敌兵进宫后,他失去了自焚的勇气,最终选择了屈辱的投降。而赵光义得寸进尺,凌辱了他的爱妻,这些痛苦的回忆让他感到痛苦和悔恨。

他仿佛自言自语地安慰自己,“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人生如梦,过去的事情就让它如水般流逝吧。然而,这种解脱是否真的能够减轻他内心的痛苦和悔恨呢?

闲梦远,南国正芳春。船上管弦江面渌,满城飞絮辊轻尘。忙杀看花人!

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

——《望江南·闲梦远》

李煜的两首词分别回忆了江南的春夏之交和深秋季节的景象。前一首轻快明朗,充满了温暖的色调,回忆南国的春天,展现出作者当时的情感和心境;后一首则以凄清的笔调回忆南国的秋天,色调转为寒冷,流露出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悔恨。

李煜在创作这两首词时,真实地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将幻梦与回忆融入字里行间。他以“闲梦远”起头,这个“闲”字并非指悠闲自在,而是表现出他内心的无奈和痛苦。而“远”字不仅指路途遥远,更表达了李煜对江南的无尽思念和无法重逢的遗憾。

这两首词的着眼点在于李煜对故国的思念之情。他的回忆不仅仅是对过往繁华的留恋,更是对故国的深深眷恋。他将出国的经历和感受跃然纸上,用文字表达了对故国的怀念和无尽的思考。

李煜终于明白,逃避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他开始深刻反思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某日,南唐的旧臣前来拜访他,性格淳厚的李煜毫无保留地将内心的话语倾吐出来,追悔莫及,感叹自己误杀了忠良。然而,这一切都被宋太宗听到了,杀机已起。

在七夕节的寂静夜晚,李煜独自坐在空旷的庭院中。这一天恰好是他的生日,他与小周后相对而坐。酒入愁肠,他写下了这首词。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这首《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是李煜的绝命词。传说中,李煜在寓所中让旧妓演唱这首词,声音传到了外面,宋太宗听到后大怒,认为李煜不感恩于大宋留他性命,反而整日创作这些悲天悯人的词作,实在是活得不耐烦了。于是,宋太宗命令赐下毒酒。

李煜喝下毒酒后,全身抽搐,手脚蜷缩在一起,直到死去。他的身体蜷缩成了一个圆,如同人生的圆。他最终回到了起点。

李煜终于明白了,人生万古忧愁,不过是各自背负着行囊蹒跚而行。他终于明白,不是穿上华服就能安享普天的景仰。那高耸的宫墙,从来没能抵挡住命运的剑影刀光;那庙堂里的尊享,能万古流芳的从不靠别人,而是靠自己的能力、自己创造的辉煌。

四十二岁,李煜的生命走到了尽头。尽管江山败于宋人之手,但他的诗词却征服了整个宋朝乃至百代。在诗词的帝国里,他成为了永生的王。

源远流长的秦淮河啊,你是一条流淌着悠久历史的河流,你头顶上的那轮明月曾照掠过繁华无比的乌衣巷,也曾普照金陵城内奢华的楼阁宫殿。这条南唐曾经的护成河,承载着那个时代的荣耀和沧桑。你可知道,你曾夜夜出现在一位亡国帝王不堪回首的故国梦魂中···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