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进中举后高兴到发疯,被嘲笑至今,却很少人知道他后来有多厉害

律令9章 2024-10-30 20:19:41

老话讲“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话对不对呢?看怎么理解。

如果是今天,尤其心骄气傲的小年轻,或有不少人并不认可这句话:看看范进吧,中举后高兴到疯癫,这样的“唯有读书高”有啥好的?不要也罢。

这么理解就浅了,你以为“范进中举”傻的可笑,可你又知,后来的范进有多厉害?

计较起来,“范进中举”早已出现在中小学教材中,但那只是节选,完整版在《儒林外史》中,尤其那句“噫!好了”惹得世人笑了数百年。

书中 “范进”的前半生没有描述,但从其邋遢举止看,应是家境不富,但也不至于穷徒四壁,不然哪有条件读书?当然,读书也是他的唯一出路。

需要说明一下,范进读书可不单纯的学知识,而是报有目的性:读书为了博功名,有了功名才能做官,做了官才能咸鱼翻身,甚至发家致富。

这可不是瞎说,古代数千年,有几个读书人不是这么想的?范进,只是众多学子中的一员。

别说范进这么想,就连胡屠户也这么想,不然怎么会将女儿嫁给他?

古代女子多早婚,15、16岁嫁人是常态,胡屠户的闺女三十多岁还未许配人家,想来条件不怎么好,之所以嫁给邋遢又文弱的范进,胡屠户想的是:日后,万一范进有出息了呢?

但是,这么想却不能这么说,胡屠户言:我家闺女拒绝了不知多少富家公子,嫁给范进是他天大的福分哩。

啥福分?还不是现在瞧不起,又怕日后的范进有出息,胡屠户嫁女,不过是攀附准备。

中国科举源远流长,有人说起源于汉,也有说隋唐的,不管咋说吧,这是读书人唯一能走的光明大道。

历经千百年发展,明清时的科举达到巅峰,天下人人笃信“唯有读书高”,但想榜上有名,科举又成了拥挤的羊肠小道。

明清科举十分复杂,你以为电视里的“上京赶考”,那么简单?

大抵讲,科举分: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四大关,通过者对应秀才、举人、贡士、进士,各关第一名叫案首、解元、会元和状元。

古代书生,想参加科举必须先经历十年寒窗,这才有机会参加“童试”。

解释一下,所谓“童试”,可不是今天的幼儿园水平,仅能读书写字远不够格,有人一辈子都过不了“童试”哩。

童试之后是“院试”,一般会在各州、府的大型书院内进行,今人可以简单理解为省级考试,顺利通过的学子叫“生员”,也就是电视中常听到的“秀才”了。

简单点讲,“秀才”仍是科举基础,并没有什么特殊待遇,只是古代百姓普通不读书,看似秀才高人一等,其实就是个“文化人”的头衔证明。

院试之后是“乡试”,这才是科举头一关,三年一次、固定名额,有幸被录取才算高人一等,尊称“举人”。

古代乡试比今天考大学难多了,今天的大学还有选择性,古代乡试真真“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全国学子挤破头的考乡试,主要原因:“举人”有了当官的资格。

一般来讲,过了乡试才有资格上京赶考,即“会试”,在京城礼部举行,通过的人叫“会元”,还没完,啥时候才能成为“状元”?

会试完了,学子们要先到国子监进修,时间长短不确定,得到认可之后才能出来找工作,或者继续参加考试。

当然,混到“举人”这一步已经是响当当的人物了,或高或低都能得到一个官阶,与普通百姓正式拉开距离。

会试之后还有“殿试”,皇帝亲自做考官,并且给众学子们排名次,名次最高的三个人被称为“一甲”,也就是状元、榜眼、探花,二甲叫“进士出身”,三甲叫“同进士出身”。

上面的只是简单介绍,真正的科举比这复杂多了,范进读书那么多年,他是什么职称?童生。

别笑,古代科举严得很,不是读过两年书就能出头的,仅仅是一个“童试”,已经淘汰了很大一批人,二三十岁的童生大有人在,四五十岁的童生也不少见。

但是,范进这个童生不好当。

起初,亲友们对范进有所期盼,虽说他只会读书,不懂营生吧,但万一日后考上了举人,不也能吃喝不愁?

但随着日月消磨,范进始终没有突破童生,离“举人”还远着呢,况且人到中年,这时候还不懂生活,那就有罪了。

范进早年丧父,家里还有老母和妻子,他却没有半点营生,靠读书能填饱肚子吗、笔墨纸砚不用花钱吗?

说白了,范进虽是读书人,却没有端饭碗的能力,旁人仍旧不会尊重他。

没有营生,范进读书就成了浪费,之后逐渐被人轻视,甚至岳父(胡屠户)也不将这个女婿放在眼里,整天呼来喝去,张嘴就骂。

难道,范进不清楚自己为啥落魄吗?

当然知道,正因为知道,所以范进仍在努力读书,并非他执着与书呆子,而是他别无选择,唯有“参加科举”这一条路可走。

五十四岁,范进终于考上了,其实他的进步并不大,仅是考中了秀才,仍旧没有当官的资格。

此时,范进陷入人生重大选择。

在古代,“五十四岁”已是高龄了,这把年纪还读书,能考到哪一步?

不考吧,范进一辈子都在读书,他不读书还能干什么?

恰巧,当年刚好乡试,五十四岁的范进还是选择了参加考试,但他自知没有底气,因此不敢跟家里人讲,只能瞒着所有人上路,考完马上回家。

乍一看,范进考试来也匆匆去也匆匆,那是书里写的,其实范进匆忙回家后,老母和妻子已经饿了好几天。

说到这里,是不是觉得范进读书读傻了,明知自己五十四岁高龄,参加会试又没底气,况且,考试完后的生活依然没有变化,他这图啥呢?

或许,当时的范进只是不甘心,又或是在赌运气,当他抱着家里最后一只鸡准备卖掉换米时,好消息出现了。

初时,范进不相信自己会中举,读了一辈子书都没突破童生,五十四岁高龄,咋可能中举嘛?

紧跟着,范进高兴到癫狂甚至昏迷,是不是丑态百出,很好笑?

其实不难理解,范进整日被人看不起,老丈人对他呼来喝去,一辈子不如意,忽然天降横财,余生前途光明,换谁不高兴到疯癫?

或许,今天过了35岁的中年人,多少能理解点范进的“可笑”吧。

瞬间,各路乡绅纷纷赶来道贺,又送田产房屋,又送奴婢银子,这些人敬的是五十四岁的范进吗?

最后,范进恢复正常,开始坦然与乡绅们坐到一起,这就叫“官威”。

中小学课本上的“范进中举”结束了,大意是讽刺旧科举、旧社会,范进只是那个时代下的一个小人物,他做的事看似滑稽,实则无奈,正如今人评价孔乙己的。

再说完整版“范进中举”,读了大半辈子书、被人瞧不起了五十四年,因为考中了举人,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或许,范进中举后,因为“五十四岁高龄”当不了太大的官,但比之前没吃少喝的窘境,他的未来可谓一片光明,《儒林外史》:授职部属,考选御史;数年之后,钦点山东学道。

至此,落魄、邋遢、被人瞧不起的老童生,范进终于时来运转,三年后继续进京赶考,又考中了进士,终得正四品大员(山东学道,官衔四品,相当于今天的省教育厅厅长)。

故事完了,但历史给人们的警醒并未结束,《儒林外史》究竟在讲什么,只为讽刺范进的可笑痴癫吗?

或许,“范进中举”是写实。

往日的范进一无是处,谁见谁厌,为什么前脚刚中举,后脚就有人送钱送婢?

乍一看,“范进中举”是在讽刺旧社会底层人的卑微、乡绅的势力、市井小民得势后的夸张丑态。

有人却说:“范进”是一个非常努力的人,很像今天的某人,究竟像谁呢?

0 阅读:3

律令9章

简介:惊堂木一拍,“上下五千年”张口咱就来,对错您自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