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省西部,有一座县城,名为长汀县。
长汀县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这里是中央苏区的经济中心城市,被誉为“红色小上海”,近现代史上,长汀涌现出一大批革命志士,比如说开国上将杨成武、开国中将傅连暲,还有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位,陈丕显。
陈丕显曾担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上海市委第一书记等职务,是一位老革命,下面我们来讲一下陈丕显的故事。
1916年3月20日,陈丕显出生于福建省长汀县南阳区官连坑的一个农民家庭,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末,我党在毛主席的领导下,走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革命根据地如星星之火,呈现燎原之势,并逐步向陈丕显的家乡闽西发展。
在进步思想的影响下,陈丕显早早地走上了革命道路,从1929年开始,就在福建省领导共青团的创建工作,担任共青团福建省委儿童局书记、共青团中央儿童局书记等工作。
当时毛主席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离陈丕显的办公地点很近,陈丕显经常与毛主席聊天,聆听主席的教诲,毛主席等中央苏区的领导都亲切地称呼陈丕显为“阿丕”。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陈丕显则留了下来,转移到赣粤边游击区,随项英、陈毅等进行了三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成为新四军的一员,先后担任新四军苏中军区政治委员等职务。
1948年3月,为了便于指挥作战,华东野战军进行重新编组,组建四个兵团,第一兵团司令员兼政委是粟裕,第二兵团司令员是许世友,政委是谭震林,第三兵团司令员是陈士榘,政委是唐亮,第四兵团司令员是韦国清,政委是陈丕显。
此时陈丕显才不过32岁,成为解放军设立兵团建制后最年轻的兵团政治委员,1955年授衔时被授予上将的萧华任兵团政委时年龄比陈丕显还要大一些。
新中国成立后,陈丕显调到上海工作,先后担任上海市委第四书记、第二书记与书记处书记,1965年4月上海市委第一书记柯庆施病故后,陈丕显升任上海市委第一书记。
当时邓小平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对陈丕显非常看重,在1965年9月的中央工作会议期间,邓小平找到陈丕显谈话,说:
“华东局第一书记以后再议;上海市委第一书记,就阿丕你来搞了。”
令人没想到的是,仅过了一年,一场前所未有的政治风暴席卷中华大地,上海来得尤为猛烈,陈丕显、曹荻秋等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领导被“打倒”,还要接受公开批斗,此后陈丕显一直处于被关押的状态。
1975年,随着邓小平复出进行全面整顿,陈丕显也恢复了工作,担任上海市革委会副主任,可在当时来看,上海对于陈丕显来讲,很明显是个“是非之地”,因此在邓小平的帮助下,陈丕显被调到北京,处于待分配的状态。
1977年,中央任命陈丕显为云南省委书记、省革委会副主任,数月之后,陈丕显就被调到湖北担任省委第一书记、省革委会主任,并兼任武汉军区政委的职务。
主政湖北期间,陈丕显坚决冲破“两个凡是”的束缚,采取了很多措施,努力消除“左”的错误影响,受到邓小平、陈云的高度评价。
1982年十二大前夕,中央军委领导班子进行调整,身体状况不佳的韦国清将退出中央军委领导班子,这样一来,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的职务出现空缺,邓小平在与叶剑英等中央军委领导商量之后,决定让陈丕显到中央书记处担任书记,并担任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一职。
没想到的是,却出现了一个意外状况。
当时,中央有意让余秋里接替彭真担任中央政法委书记,余秋里却希望能够回到部队工作,便委托王震向小平同志诉说自己的想法,能否与陈丕显的职务调换一下。
经过中央的讨论与征求相关领导的意见后,小平同志作出指示:
“秋里去总政,丕显管政法。”
就这样,陈丕显改任中央政法委书记。
1983年6月,陈丕显当选为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而且是第一副委员长,成为副国级的领导人,随后又在十三大上当选为中顾委常委,于1995年8月23日病逝于北京,享年7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