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6月,一架飞机在大阪着陆,舱门打开,一名中国农民孙保杰缓缓走出,身旁是他曾救助的日本老兵石田东四郎。他们的到来吸引了大量媒体,背后是一段跨越几十年的深刻历史故事。这是一个关于仇恨与和解,悲剧与善意的故事。孙邦俊在抗战末期曾无意中救下了一名重伤的日本兵,这个决定如何改变了两个家庭,甚至两国人民的命运?下面小史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1946年,在日本正式宣布投降后的翌年,孙邦俊的故乡,河南省南阳市的南召县,正处于缓慢而艰难的重建阶段。尽管物资匮乏,但对孙邦俊而言,这些困难时刻仍比战争时期的苦难要温和得多。孙邦俊每天都会在黎明前起床,将家中的农产品挑担到几十里外的市镇售卖,尽管道路遥远且崎岖,他却乐此不疲。
某个市场日的清晨,孙邦俊如往常一样到达市场,正当他寻找合适的地点摆摊时,目光不经意间捕捉到一个身影在偷窃包子。正当他准备过去制止时,一旁的商贩已经高声呼喊:“抓贼!那个日本鬼子在偷东西!”顿时,周围的人群涌向了那个瘦弱的身影,将其团团围住,愤怒的声音此起彼伏。
孙邦俊靠近一看,那人穿着破烂的日本军服,但当他目睹这名男子被群众粗暴对待时,他的愤怒逐渐转化为了同情。他思考了一下,这个日本人在战后为何还留在中国?显然他已经无家可归。
冲动之下孙邦俊大声呼喊道:“大家住手!别打了,别再打了!他已经没什么威胁了。”他的话语让愤怒的人群逐渐散去,留下那个被打得半死的日本人孤单地坐在地上。
孙邦俊上前递给了他一些自己的午餐——两个窝窝头。看着这名男子贪婪地吞食,孙邦俊不禁感到了一丝心酸。这个人被战争抛弃,被同胞遗忘,如今连基本的生存都成问题。
到了天黑,孙邦俊收摊准备回家,却发现这名日本人仍旧坐在不远处,目光紧紧地跟随着他。当孙邦俊走过去时,日本人拉住了他的衣角,眼神中充满了恳求。他不会说中文,也记不得自己的过去,只知道这位中国老汉是第一个给他食物的人。
这一刻孙邦俊的心软了,他想起了自己在战时的困境,一个慷慨的老者曾伸出援手,帮助他度过难关。他深知生命的脆弱与互助的价值。带着一种难以言说的决定,孙邦俊带着这名日本人回到了自己的家中。
他的妻子见此情景,情绪激动,疑惑与愤怒交织,但孙邦俊只是轻轻地拍了拍她的手,低声说道:“他无处可去,我不能见死不救。”尽管妻子还未完全同意,村中的谣言已开始四起。
毕竟太山庙镇也曾经历过日军的蹂躏,村里人对日本兵没有半点好感。随后孙邦俊为这位日本士兵准备了热水洗澡,找来一套干净的衣服给他换上。忙完这一切后,他还从家中本就不富裕的粮食中拿出一部分,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餐。
那天晚上这个名字不详、来历不明的日本人吃饱了饭,还洗了个热水澡,换上了干净暖和的衣服,最后在孙家的后院安睡。第二天当这名士兵起床时,孙邦俊试图与他交流,却发现他语无伦次,发出一连串的叫喊,让孙邦俊感到头痛不已。经过仔细观察,孙邦俊发现这名士兵的左耳后有一个弹孔,显然是战伤导致他失去了正常的沟通能力。
随后的日子里,这名日本士兵经常深夜大声呼喊,有时唱歌,有时自殴,让孙邦俊家陷入困境。为了治疗这名士兵,孙邦俊花光了家中所有积蓄,并向邻居借钱,带他去镇上的医疗所接受治疗。
在孙家的不懈照料下,石田东四郎最终康复,一些村民得知孙邦俊收留了一名日本人,便对他斥责为“汉奸”,有的甚至与他切断了来往。尽管如此孙邦俊夫妇始终坚称这名日本兵是被迫征入军队的,他在村中的行为也是谨慎守规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石田东四郎未有任何越轨行为,村民们渐渐地开始接纳他。
治疗石田东四郎所需的花费耗尽了孙家的积蓄并累积了债务,但孙家依然坚持不放弃他。康复之后石田开始助孙邦俊耕种,不仅如此,他还利用闲暇时间帮助其他村民做农活,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回报村民的宽容和接纳。一些村民感受到石田的诚意,也开始用额外的衣物和食物帮助他。新中国成立后,石田东四郎还被当地政府正式纳入户籍系统。
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遭受大饥荒,孙家靠着收集野菜和野果勉强维持生活。1964年,临终的孙邦俊嘱咐儿子孙保杰要继续照看石田。孙保杰内心对石田有所不满,原因有二:第一是他因家中有日本人的缘故,被视为政治不明确,错失了进入师范学校的机会;其次因为家中有这位日本老兵,他的婚姻大事也一再受挫,直至三十多岁仍单身。
尽管对石田有怨言,孙保杰还是遵守了父亲的遗愿,没有抛弃他。石田深知自己给孙家带来了困扰,这让他心感愧疚。由于生活压力,孙保杰增加了自己的工作量,在自家土地上辛苦劳作,还常常外出打零工补贴家用。
石田尽力以自己的方式补偿孙家的恩情,无论是在田间帮忙还是在家中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尽管他的存在为孙家带来了额外的负担,但他的努力也逐渐赢得了更多村民的理解和接纳。
随着时间的流逝,孙家和村民对石田东四郎的态度有了明显的转变,从最初的排斥到渐渐的接受。直到1964年,孙邦俊病逝,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叮嘱家人要继续照顾这位老人,并且如果可能的话,帮助他找回自己的家族,让他能够返回故乡。
孙邦俊去世后,他的儿子孙保杰承担起了照顾这位日本老人的责任。孙保杰继承了父亲的善良本性,不仅细心地照料老人,还多次尝试联系政府部门和外国机构,希望寻找到老人的日本亲属,但长时间以来都未有任何回应。
随着时间推移,看着这位无法表达自己过去的老人逐渐衰老,孙家几乎失去了希望。他们开始接受可能无法找到老人亲属的现实,准备让他在中国安度晚年。
在1986年,一个转机出现了。孙保杰不愿放弃最后的希望,他决定再次尝试,将这位老人的情况上报给了政府。这一次他的请求得到了政府的重视。政府官员开始协调,尝试通过国际渠道查找与这位日本老人有关的信息,希望能帮他寻回失散多年的家族。
1992年,当孙保杰听说一个日本友好团体即将访问南阳时,他带着充满期待的心情,与政府人员的协助下,带着石田去见访问团。意外的是,团队中一位名叫津田康道的前日本军人认出了石田东四郎,他情绪激动地抱住了石田,连连呼唤他的名字,可长时间的失忆让石田对这一切反应迟钝,几乎无法认出面前的这位老战友。
津田康道确认这就是他曾经的部下,对此坚信不疑。回到日本后他立刻联系了石田的家族,告知他们石田东四郎仍然健在,并生活在中国。石田的弟弟小十郎最初难以置信,毕竟他一直以为兄长在战争中已经牺牲。受到这个消息的震撼,小十郎派遣代表前往中国,采集了石田的DNA样本进行比对,结果证实了津田的说法。
此项发现揭开了石田身份的谜团,还恢复了他作为日本秋田县增田町人的历史身份。石田曾于1937年毕业于东京农学院,并于1942年入伍参战。到了1993年6月,石田小十郎决定前往中国,亲自接回他的哥哥。孙保杰对此心怀忧虑,坚持要亲自陪同石田回日本,确保他安全归家。
这一段横跨半个世纪的故事被日本媒体广泛报道,孙氏家族的善举赢得了无数赞誉。秋田县的官员在会见孙保杰时,对日军曾在中国犯下的罪行表达了深切的忏悔,并对孙家的大度表示感激。
石田东四郎返回日本后,重新适应他那被战争和时间遗忘的故乡成了一项挑战。尽管身处亲弟弟石田小十郎的家中,他依旧无法摆脱那些在中国度过的数十年的影响。刚开始几个月他时常在家中寻找孙保杰的身影,有时甚至无意中回归到在中国的生活习惯,比如蹲着吃饭或者坚持要吃中国的传统食物馒头。
石田小十郎深知兄长心中的挣扎和不适,耐心地引导他适应现代日本的生活。他经常陪同石田东四郎在周边散步,详细介绍家乡的新变化,努力缓解其心中的怀旧之情。
尽管努力融入,石田东四郎依旧保持了许多在中国形成的习惯,如自愿承担家务活,如扫院、晾衣等。此外石田东四郎并未完全切断与中国的联系。孙保杰的儿子孙禄峰在日本留学时,他便成了石田东四郎的常客。每当孙禄峰来访,石田东四郎总是情绪激动,仿佛再次见到了远在中国的家人。
孙禄峰还经常携带中国特产如大米、花生等给石田东四郎,这些小礼物总能勾起他对中国岁月的回忆。石田东四郎对这些食品倍加珍惜,每次品尝都显得格外小心,仿佛每一口都能唤起一段往事。
1994年,为了纪念和庆祝这份特殊的友情,日本和中国合作建立了一座大型公园——“中日友好太增植物园”,象征两国人民的和谐共处。除此之外南阳派出的留学生中包括孙禄峰在内的几位青年,也在日本接受高等教育。
当石田家族试图用500万日元来表达他们的谢意时,孙保杰坚决拒绝了,他表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中日和平,而不是为了金钱。”在中国的太山庙镇,一座新建的纪念碑矗立在对山坡上,雄伟且庄严。
这座纪念碑是对孙邦俊一家四口的善行的永久致敬,也是对梁沟村全体村民展现出的无私与友善的赞颂。多年后当故事传至日本,许多日本民众被这份跨国的仁爱深深打动,他们的心灵因此得到了某种慰藉。
而今太增植物园内的这座纪念碑也成为了一种象征,它不断提醒着参观者,即使在残酷的战争和深刻的历史伤痕中,人性的光辉也能穿透阴霾,带来希望和和解。未来的每一天,这座纪念碑和植物园都将继续传递这份重要的记忆,激励着更多人走向和解与理解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