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农历十月十五,古老的下元节。
这是一个祭祀亡灵的日子,也是被世人遗忘的月亮节。
它和所有传统节日一样,寄托着先人的生命体验和美好祝愿。
相传这天,水官会下凡来到人间为百姓消灾解厄。
所以,下元节人们会祭祀神灵和祖先,祈愿求福免灾。
只是,这样的下元节,如今却在世人的心中渐渐消失。
01
水官解厄,消灾降福
下元节的由来,和道教息息相关。
道教的天官、地官和水官,对应上元、中元和下元。
正月十五,上元节赏灯,为天官赐福之日;
七月十五,中元节祭祀,为地官赦罪之日;
十月十五,下元节法会,为水官解厄之日。
在这一天,道观修斋做道场,迎神灵下凡消灾弭祸。
还会在门外竖杆挂旗,写上“风调雨顺、消灾降福”等字样。
人们也会虔诚地祈祷,还会用竹枝彩纸扎船,放到河中。
希望能顺水一路飘到水官那,以求得困厄的疏解和福报的到来。
福建莆田一带,各家各户都会带着丰盛的供品去田头祭拜水神。
将一根根清香插在田埂上,以祈盼农作物平安过冬,庄稼丰收。
民间还有谚语说:“十月半,牵砻团子斋三官。”
下元节这日,人们常会在家中做糍粑、蒸麻腐包子等传统节日食品。
除了敬奉神灵外,也会赠送亲友,为其祈祷祝福,解厄远灾,身心自在。
02
祭祀先祖,缅怀追思
下元节,是一年中最后一次的月亮节。
月圆时,中国自古都有祭祀先祖的传统和信仰。
这一天,人们会先洁净身心,茹素持斋,以示诚敬。
也会准备丰盛的供品,享祭先人,慎终追远,缅怀追思。
既祈愿逝去的亲人,在远方天堂中,身心安宁,再无病痛。
同时也愿天上亲人能保佑子子孙孙,阖家兴旺,繁荣昌盛。
听人说,人的一生,会有三次死亡。
第一次,是断气离世时,生理性的死亡;
第二次,是举办葬礼时,社会性的死亡;
第三次,是被人遗忘时,心理性的死亡。
下元节的到来,也是再一次提醒我们:不忘思念,不说再见。
虽然与逝去的亲人阴阳相隔,再不复相见,但这并不是死亡的终点。
真正的死亡是遗忘,只要还有人记得,他们就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正如《中庸》里说的:“事死如生,事亡如存。”
我们在各种祭祀节日中,温情思念和深切关心那些逝去的亲人。
下元节,为他们点一盏心灯,寄万千深情;燃一柱清香,托无边思念。
始终相信,只要我们彼此牵挂,就永不会分离,终将以另一种方式,迎来重逢。
03
心怀感恩,祈愿吉祥
下元节,是中国人自己的感恩节。
祭祖,不仅是寄托哀思,也是为了不忘本,不忘恩。
人这一辈子就算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自己的根在哪里。
我们的身体里流淌着先祖的血脉,心里铭记着先祖的教诲。
很多时候,也是对先祖的信仰,让我们重拾对生活的期许。
是他们的死亡,让我们渐渐懂得了铭记与释怀;
是他们的离开,让我们慢慢明白了珍惜与感恩。
直到今天,逝去亲人们的力量依然能穿透时空,直抵人心。
即使岁月变迁,也冲不淡我们的感激,也磨不灭他们的恩泽。
正所谓:“逝者已逝,生者如斯。”
对每个人而言,越是感恩,越是怀念,就越应该好好活着,不负韶华。
以后的日子里,珍惜眼前人,珍惜每一天,不留遗憾,不留感叹。
趁父母尚在,时常陪伴,尽心包容,别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
趁年华未晚,用心努力,一路向前,将人生经营得风生水起。
去做想做的事,去陪最爱的人,才是对逝去亲人最大的追思和告慰。
同时,也带着感恩,祈愿天堂的亲人们,一切安好,永得长生;带着希望,祈求身边的家人们,吉祥如意,幸福美满,岁岁平安!
▼
秋叶落,冬风起,又是一年下元节。
在这一天,不忘感恩,不忘思念,不忘祝福。
如林清玄说的:“如果人能快乐归去,死亡就不能杀人,反而是人杀掉了死亡。”
诚然,我们无法左右生死,但却可以选择坦然地接受和理解。
比起伤离别,悔当初,不如用爱去传承传统节日,用情去铭记温暖初心,或许这才是下元节最美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