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益汉:一张老照片的故事

张哥文化 2024-08-27 20:21:00

一张老照片的故事

作者 | 冯益汉

人到晚年都爱怀旧。而助老年人怀旧的物件,无过于一张老照片。2024年8月17午后。挚友“老吕头”吕世敦20世纪70年代中叶的杨善公社业余宣传队的扬琴乐手,发给我一张老照片,他让我讲一讲照片里的故事,就是意在让我写成一篇回首往事的文章。

这是1982年七月,县文化馆组织县内文艺、美术、书画,摄影创作方面的优秀作者们一游泰山。借用县招待所的一辆大巴车(司机郭师傅)由文化馆党支部书记王保忠带队。是时,省电视台莅临临朐县为拍摄电视戏曲片《好亲家》,王鑫老师(文化馆长)拟留下我帮助瞿玉光修改剧本。我说明:我从未登过泰山。王馆长就将曾登过泰山的马同秀留下改剧本了,马颇有怨怼。

我当时还容易晕车,临行服用晕车药。大巴车走的是从县城西去的近道,但车在山间绕行,风景极佳。到达泰山脚下,先行住店,一夜无话。次日黎明,开始登泰山了。进入泰山老母殿,53岁的郝湘榛老师,已经被称为“老祖师”了,他竟然十分虔诚地立于神像前,虽未下跪,却双手合掌于胸前,口中念道:“您老人家保佑我好好创作······”我正好挨在郝老老师身边,仓促之间,我只说了一句:"我也是······"

人登中天门,胸前挂着照像机的尹炳祥就组织我们拍合影。郝老师年过半百,就望山兴叹,止步中天门。我时年38岁足步轻盈,我们就争先恐后,直登玉皇顶了。根据预先安排的路线,我们要横走泰山列峰从西路下山。女作家李淑苓是我的初中同学(临朐二中),我看她弱不禁风的样子,就主动为她背着那个军用壶,水壶不沉,情谊重,关键是我负重水壶,她喝水解渴(我另提一个塑料水桶),使她到老也不忘记这一恩情。走下泰山西坡,估计有20里路吧!我们这支队伍就拉开距离了——不断有三三五五的人走不动了,坐路边石上休歇,就使这支旅游团队像一条一段段打了“结”的长绳。只有我与傅绍信和潘新生像三个竞走队员似地一次也不休歇悠悠而行,率先回到了宾馆。

我们一行借道参观了三孔(孔庙、孔府和孔林),在孔林中,我到一大松树后面小解,然后,快步追上队伍,想不到尹炳祥早有预谋了——孔林大路旁有一棵先曾被众松挨挤的大松树,它向旁边拐而上升。当我疾步在近这棵松树时,尹炳祥为我拍了一张照片。他后来交给我照片,笑道:"我这才叫创作啊!你正像这棵大树,受旁边的挤压,身处逆境。但你顽强地拐向旁边,再腾空而起。我为这棵树取名‘歪脖树’······"

现年80岁的李淑苓在微信中告诉我:这张老照片上的人中,郝湘榛,王延庆、张玉生、尹炳祥、张祥林和王汝凯已经作古了。郝师75岁作古我等曾参加葬礼。张玉生是在1989年县剧团下放人员他不愿进厂去干那后勤、门卫之类工作,执意再当教师。尹炳祥开车拉我与郝湘榛、王鑫老师去求营子镇的一把手X书记(他曾在是冶源公社党委秘书,与我友善),有X书记允诺,张勉强进入学校了。但他仍是县剧团职工,已无执教资质。在县剧团评定的四级编剧亦不能评聘,这自然使他非常压气,借酒浇愁而致病,57岁而殁。创办东方影视公司的尹炳祥却是因决策失误——买断了一部电视连续剧《康德第一保镖传奇》(为满州国溥仪帝保镖者),中央禁演此剧。尹的80万元投资打了水漂,一蹶不振,晚年凄惨。这一帮游泰山的临朐作者中,王汝凯与我同于1984年调潍坊,我被马连礼副省长以"临朐需要你"勒令返回了临朐。王汝凯后任潍坊创作室主任,评国家一级编剧,留有大戏《板桥县令》,他年过古稀则以心脏病早逝。王与我深交,曾来到冶源住进小店,与我两日长谈,他要以我为原型,写一部大作,惜未成书。西古河村张祥林寿光籍,其父赴台湾,随母改嫁进临朐。他1981年写古装戏《三断案》,王鑫恩师命我为修改(重写)剧本,晋潍坊会演三等奖,我未署名。他托父福已经买上照像机了,在冶源水库学摄影,晚饭后骑车到我家看望恩师,他说忘带钱买礼品却捎来了一大筐感谢话……后来我随作协赴辛寨挂毯厂,张已是副厂长了。他或许未再写剧本,却不该过早谢世。倒是这次组织游泰山的组织者王保忠,他曾是我在冶源二中就读时的体育教师兼工会主席,记得他早有气管炎,他却能颐养天年,年过九旬······

逝者如斯夫!1982年的这张游泰山的老照片,至今42年过去了,临朐文艺界的一帮老友们还对这张老照片情有独钟,老文友孟庆升(县文化局科长,扬琴、月琴手)也问我:“可记得这张老照片故事吗?”我虽八旬加一,但尚思路清晰,就应文友之请撰此文以述这张老照片的故事,以述衷肠。小我一岁的李淑苓似乎记性一直比较好,她再三说:“你别忘了啊,咱们在泰安饭店吃饭时,那一片桌上都有十几个吃剩下的蒸包,咱们这帮人毫不害羞地争先恐后地去拿那些剩在盘里的蒸包狼吞虎噬,幸亏饭店的服务员们不知咱们是文人啊!”干这类事我最内行——1977年初夏我和薛光华随王鑫老师到山东人民出版社修改临朐编的《农村演唱》(发表我的剧本《换车》、尹文良的《一对迷》、薛光华的《搬家》和冯元钊的《永军回乡》)。我们在商店买下咸菜故意晚一些进饭店,看哪张桌上的剩菜多,就坐哪桌。我看服务员一离开就迅速拖过菜碗,我三人边笑边吃——胖女人不吃肥肉片,我干瘦正缺脂肪呀!我仅是个月领补助6元的临时工文化站长啊!上有病老,下有弱小,穷酸文人,还有什么身价可言。即使是泰山饭店的剩在桌上的蒸包,我肯定也是捷足先登者,这难道会是耻辱吗?如果我们不吃,倒进垃圾筒,即成暴殄天物!康熙帝出恭(上厕所)御食靴米,阎王在他死后赠他十年阳寿,这成美谈!何卑贱之有?我八旬叟慨忆当年穷困,宁不感叹?老吕头,沂蒙山等老友感同身受否?往事如烟······

2024.8.18

冯益汉(1944一),笔名艺翰,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国家二级编剧,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出版长篇小说《武林英烈窦来庚》《冯惟敏轶事》《刘秀》《宋太祖传奇》等。

来源:书香临朐

0 阅读:0

张哥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