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前段时间,关于董宇辉小作文的瓜,大家都吃了吧。
这里就不详细说了,而我的关注点却始终停留在另一个与之相关的新闻上。
罗永浩在直播间爆料,有人愿意出5亿挖董宇辉。毫不夸张地说,看了这条新闻,我瞬间感觉全世界都失去了颜色。
想想如今的经济大环境如此不景气,普通人能保住饭碗都谢天谢地了。
而董宇辉呢,却有大把人排着队挖他,而且还是心甘情愿拿出天价违约金。
同样寒窗苦读十几年,为啥我们的书就好像是白读,而他却能通过读书逆袭?
于是,我去搜董宇辉的经历,看他的访谈,希望能有所发现。
结果看来看去还真发现了一个规律:优秀的人,都习惯于深度学习。
而90%的普通人(包括我在内),学习时则喜欢停留在浅层。
普通人喜欢浅层学习,最主要的原因是这种方式学习起来很轻松、不费脑子。
比方说,课堂上听老师讲课、自己没事时拿起一本书读读。
但轻松就意味着被动,比方说,听书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什么都不用做,只需要轻轻松松当个听众。
然后被动地接收别人读书后,深入思考后的精华就好了。
这真的和别人把饭嚼碎了,再喂到我们嘴里差不多。
正因为浅层学习既轻松又被动,所以学习效果往往很差,内容的留存率很低。
比如,课堂上明明听懂了老师讲的内容,可一做题就不会了;
读完了一本书,没过几天就想不起来书中的内容。
而深层学习,则有点类似于让自己“主动找罪受”,通常都比较费劲。
比方说,看到了一个新的知识点后,绝不满足于字面意思。
而是会深入思考,和生活进行联系,写读书笔记,试着用自己的话复述出来,直到理解透彻。
如果感觉自己的理解还有模糊的地方,或者不够深刻。
还会和他人进行讨论、做题练习、实践等,直到彻底搞明白为止。
浅层学习和深度学习的差距究竟有多大呢?以阅读举例。
听书是最被动最浅层的方式,读书,读书+摘抄比它稍微强点。
读书+思维导图的方式,虽属于深层学习,但只是把书中的内容简单罗列了一遍。
很多人非常热衷于这种方式,但其实只是做了知识的搬运工,算是刚刚进入深度学习。
更深一层的是,读完书去实践书中的理论,做到知行合一。
最厉害的一层是,将自己知道的教给别人,让别人真正明白或做到。
《好好思考》一书的作者自身的读书方法,就很好地示范了什么叫深度学习。
他和大多数人的做法完全相反,只用20%的时间阅读,而80%的时间都用来思考。
在读书时看到有启发的内容,就合上书,然后开始对自己发问。
为什么刚才这个点让自己有启发?
它在解决什么问题?生活中还有类似的问题吗?
自己能把这个启发点用在生活中吗?
这个启发点有没有其他类似的知识?
再来说说董宇辉,直播时,从杜甫、苏东坡到尼采、莎士比亚。
他对古今中外各种人物、典故,几乎信手拈来。
为什么同样是读书,大部分人都达不到这样引经据典的水平?
我觉得答案就藏在董宇辉和网友的这段问答中:
网友:看了很多书,却从来记不住,董宇辉认为可以反问以下几个问题:
1.看书时有没有做笔记?
2.做完了笔记之后有没有试图把这本书讲给别人?
3.讲给别人的时候是有没有试图把这个书的逻辑理解清楚?
4.在理解清楚的时候,还有没有试着把一些有趣的例子融入进去,化繁为简,深入浅出?
5.有了以上这些之后,有没有在自己的生活中运用起来?
结合上面讲到的内容,从他的回答中,能够明显地感觉到:
董宇辉在读书时,一直让自己处于深度学习的状态,而且是最深层的那种。
所以,他能取得今天的成绩,完全是厚积薄发、高效努力的结果。
而大多数普通人无法取得这样的成绩,其实不是能力不行或天赋不够。
而是长期一直让自己处于低效学习的状态,也就是看上去很努力而已。
其实关于低效努力,不仅体现在学习上,生活中同样随处可见。
随便列几点,大家来看看自己是不是也曾犯过或正在犯这样的错误。
①追逐形式>实质
我平时看电子书经常用某信读书这个APP,有天突然收到了个赞。
点进去才发现,某信读书有统计阅读时长并进行排名的功能。
那一周我的阅读时长达到了4小时,排名第一。
这个意外的第一名让人莫名开心,而这个突然的发现也勾起了我的虚荣心。
之后我特别喜欢查看自己的排名,确定第一的宝座没有落到别人那里。
结果刻意追求起了阅读速度和数量,心态上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变得很敷衍。
表面上看很努力,其实只满足了虚荣心,不仅书读得敷衍,而且常陷入排名焦虑。
但其实对于成长来说,读书后的思考、行动和改变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只关注速度、数量、排名第一等表层学习量,而忽视了深层的质变。
即便再努力,不过都是在自欺欺人,浪费时间。
②想当然地制定目标
比如,想要改变自己时,正好看到有人晒出自己一年读了100本书的变化。
然后心情激动地同样给自己制定了,一年读100本书的目标。
可结果呢?经常是一个月连2本书都读不完,更别说一年读100本书了。
究其原因是,没算过自己的阅读速度,没统计过自己一天的实际可用时间。
也没计算过一个月需要读几本书,每周需要读几本书,才能完成目标。
就想当然地制定出了一个完全不切实际的目标。
③在细节上浪费太多时间
我有个同事,工作经常在领导规定的时间内完不成。
比方说,领导让她做个表格,她会花大把的时间反复调整行间距、颜色等。
结果把表格弄得花里胡哨,但依然不被领导认可,其实她不知道的是。
领导想看的不过就是几个重要数据,样式只要简简单单重点突出就好。
④总在舒适区努力
想考高分,却总去做会的题;想写一手好字,却总是练习写得不错的字;
想提升眼界,却总看某一种类型的书籍;想让自己变得更好,却总犯相同的错误。
真正的努力,是需要在舒适区边缘一点点向外扩展的。
而在舒适区里面的努力,则会让人始终停留在原地。
⑤忽视高价值区
想要瘦身,时间都花在运动上,而不懂得“七分吃,三分练”去调整饮食结构;
频繁参加各种饭局,希望通过无效社交拓展人脉,却从不花时间提升自己;
想要赚钱,却从不主动了解什么行业离钱最近,而只去做当前会的事。
说了这么多,那么该如何避免低效努力,分享我的4点经验。
①经常复盘
复盘的神奇之处在于,能把自己抽离出来,以旁观者的身份冷静客观地看待自己。
从而深入思考,从看似不同的现象中,发现相同的实质,深刻地理解某个点。
从而避免反复犯同样的错误,比方说想写一手好字,却总是练习写得不错的字。
和想提升眼界,却总看某一种类型的书籍,这两件事表面上看起来毫无关联。
但本质都一样,都是在舒适区努力的例子。
但如果不复盘,不让自己静下心来去探究实质,就很难发现这些。
最终一而再再而三犯同样的错误,而不自知。
②训练结果导向思维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一书中,讲到过一个习惯——以始为终。
以始为终,通俗地理解就是以结果为导向,一步步倒推出各个节点的目标。
比如,如果具备结果导向思维,想要制定一年读100本书的目标时。
会倒过来推算出一个月大概需要读8本书,每周需要读2本书。
接着统计出自己的阅读速度,和一周的实际可用读书时间。
然后预估出自己目前一周能读几本书,最后把每周读2本书的目标进行对比。
最后轻松地判断出一年读100本书的目标能否实现。
如果不能实现,还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出一个可实现的目标。
而不会犯想当然制定出一个目标的错误。
③训练框架思维
框架思维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小朋友接触美术时,会从简笔画学起。
在感知大致轮廓一个物体有了基础后,再学习细节的处理;
盖楼时,先把整体的图纸画出来才动工;
写作文时,先把提纲列出来,再去填充内容。
框架这么重要,是因为框架代表了方向,方向正确,补充细节才是有效的。
但反过来,先从细节入手,不考虑框架,很可能会偏离主题浪费时间。
练习框架思维,可以从总结流程、步骤开始。
同时去学习一些思维模型并进行运用,比如黄金思维圈模型。
④关注高价值区
高价值区,就是付出同样时间和努力的情况下,却能获得几倍收获的区域。
比如,在职场要具备很多通用能力:沟通能力、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
在这么多种能力中,写作和演讲能力+专业能力/个人优势进行搭配。
就能产生化学反应,把个人的影响力放大100倍甚至10000倍。
因此,这两种能力就是高价值区,我们可以重点关注或让自己拥有。
日本进化生物研究小组,曾对黑蚂蚁群进行追踪,观察它们的分工情况。
结果发现,大多数蚂蚁几乎不停歇,很勤快地寻找、搬运食物。
而少数蚂蚁,却整日在蚁群周围东张西望,无所事事。
当研究小组断绝掉蚁群的食物来源时,有趣的现象发生了:
平时很勤快的蚂蚁表现的一筹莫展,而“懒蚂蚁”们则“挺身而出”,带领蚁群向新的食物源转移。
原来懒蚂蚁看起来游手好闲,实际上是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侦察”和“研究”上。
从而保证在关键时刻,群体能迅速获取新的食物来源,这就是著名的“懒蚂蚁效应”。
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像不像那些勤快的蚂蚁?不停地忙碌,看起来很努力。
但这些努力,并不能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因而始终处于低效努力的状态。
而那些看起来悠闲的懒蚂蚁,却能在关键时刻帮助大家摆脱困境,让努力真正发挥作用。
就像是那些通过高效努力,让自己改变命运的少数人。
愿我们都能成为这样的懒蚂蚁,共勉!
我是墨菲和鱼,一个专注自我提升和自我治愈的小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