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单仁行”公号,订阅“单仁行”公号
从企业家的角度探究商业本质
01
这周出现三个原子弹级别的新闻。
周末茅台发公告首次回购30-60亿股票,周一名创优品用63亿收购永辉超市29.4%的股权,永辉超市一字涨停。
紧接着,昨天三大金融高管在发布会上发布了降息、降准、降房贷,还有小微企业续贷和股票5000亿回购等金融工具。
这一系列消息接连引爆股市,出现了自2021年股市见顶下跌三年多以来最大的当日涨幅,沪深300指数上涨4.33%。
这次的动作非常大,时间点踩的也很关键,一来是美国降息了,二来是希望拉动四季度经济和数据回升。
我总结一句话:小钱来抄底,大钱去收购。
产业资本从来都是先知先觉者,无论是茅台60亿的回购,还是名创优品63亿的收购,都表明我们接下来的经济和产业进入到了一个新的窗口期。
特别是在金融政策支持和公司价值低估的环境下,根据我的追踪和了解,很多企业要么准备收购,要么打算被收购。
那如何避免融创收购乐视、富力收购万达酒店的失败,或者挑选一个合适的收购方呢?
02
其实,在周一名创优品宣布用62.7亿的价格,收购永辉超市29.4%的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之后,就有企业家问我:
这是不是低端连锁的10元店,收购了高端零售商超的蛇吞象?
的确,很多朋友都有这个看法。
名创优品在我们印象中好像是个十元店,我们看到名创优品2023年的营收是114亿,永辉超市2023年营收是786亿,有900多家门店,名创优品成为了永辉超市的大股东,乍一看,好像就是蛇吞象?
我一直在关注零售商超行业,在五月份,我就在单仁行上写过“胖东来整改永辉超市”的分析文章。
当时,我心想,胖东来对永辉的企业文化、产品这么大幅度的整合,胖东来会不会出手收购永辉超市?
但是,细细看名创优品今年的发展和财务数据,就知道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名创优品成立于2013年,由叶国富创立,前身是“哎呀呀”饰品连锁店,也是单仁牛商的老学员,他们采用“直营+合伙+加盟”的方式快速扩张,进入全球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7000家门店。
大家看一下文稿中我梳理的财务数据,可以看到三个情况:
1、永辉超市虽然门店多、营收多,但是毛利率21.24%,净利率-1.86%,比起名创优品的38.73%和15.53%,而且,利润17亿,永辉超市是负13亿,差了一大截。
2、名创优品的资产负债率在2024年中报只有38%,而永辉超市达到了87%,是一个危险的边缘。
3、胖东来对员工的福利非常好,但不是上市公司,没有公开财务报表,只是从于东来口中给出的数字,2023年营收107亿,利润只有1.4亿。什么意思呢?
胖东来把钱分给员工了,没钱买永辉,名创优品手上有60多亿的现金等价物,还可以向银行低息贷款。
我看到名创优品创始人叶国富在跟投资人的电话交流中,谈及零售有两个未来方向:
第一条路是低价零售,我个人觉得还有硬件净利率不超过5%的小米。
第二条路是特色零售,像山姆和Costco就算是特色零售,中国版是胖东来。
我不知道大家认不认可这样的说法,但叶国富非常欣赏胖东来,7月底在胖东来门店坐了一个晚上,他分析了3点。
第一是觉得胖东来整改永辉的效果非常好,胖东来的模式在中国市场已经被验证为成功,在四线、五线城市表现突出。
第二、胖东来模式与Costco和山姆会员店相似,都重视产品,但胖东来强调小包装产品,更符合中国家庭的消费习惯。此外,胖东来更注重顾客体验和尊重员工,员工工资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有着很好的福利待遇。
第三、胖东来的企业文化贯彻的非常出色,员工在服务细节上非常主动和用心,比如说主动给顾客更换觉得有问题的商品。
永辉超市在接受胖东来整改之后,如果继续调整业务模型,可以快速扭转局面,这是名创优品叶国富收购永辉的重要原因。
03
当然,收购、并购一直都是企业发展和转型的方式之一,既有成功案例,也是失败的教训。
在我研究的行业和企业当中,就有一家收购整合的高手,美的。
我长期跟踪美的公司,四次参加年度股东会,在统计美的过去二十年大型收购超过10起,例如收购华菱、小天鹅洗衣机、库卡机器人、日本东芝、万东医疗、科陆电子等等。
可以说,美的从风扇转型后的业务基本上都是收购过来的,包括空调、洗衣机、冰箱、医疗、机器人、光伏、储能等等,这里面既有国内收购,也有海外收购,有点像中国的通用电器。
其实,在2016年通用电器出售小家电业务的时候,美的也曾出价,最后被价格更高的海尔用55.8亿美元拿下了。
美的的收购由于涉及的行业比较多,整合难度远大于名创优品收购永辉超市。
并不是说企业有钱就可以任性,买了就有效果,这条路其实不好走。
像2017年融创150亿收购乐视、富力199亿收购万达酒店,不仅没能形成合力,反而把自己拖到破产边缘。
我也参与多家上市公司的收购与被收购的谈判,交易价格谈判只是第一步,难度最大的是后面的整合。
美的集团能够成功整合收购的公司,我一直在做研究,总结了几个原因,有机会收购、被收购,或者准备海外设厂投资的企业家可以参考看看。
1、收购是考验企业资源的整合和储备能力。
比如说美的在收购万东医疗之前,一直在发展自己的医疗设备,早在2007年就成立了独立的医疗器械部门,在2017年9月,美的和广药集团在机器人医疗器械开发、健康数据应用进行了合作。
万东医疗是国内最大的一批医学影像设备制造商,也是最早掌握了X射线技术的企业之一。
美的在入主之后,就开始增资和技术改造,提升了万东医疗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制定了三年规划,把磁共振、DSA和CT作为未来重点发力的产线。
这种高效的资源整合能力,让美的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对收购公司的有效管理和运营。
2、明确的战略目标和发展规划。
美的在每次收购之前,都会制定明确的战略目标和发展规划,先后分成五个阶段。
阶段一:向大家电领域延伸;
阶段二:积极布局小家电;
阶段三:海外家电并购;
阶段四:打造智能制造生态;
阶段五:多元化跨界并购。
这种清晰的战略规划确保了收购方向和整合的顺利进行。
3、运营管理体系。
美的有一套经营管理的数字化系统,这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了它对被收购企业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整合。
这一套体系叫“632”,开始于2012年,形成了一个美的、一个体系、一个标准,完成了供应链和渠道的升级,像仓库数量由巅峰期2244个减少到2019年的138个,存货天数从51天降到35天。
在2019年美的率先发起空调价格战,空调老大格力层层加码的分销模式,反倒成为了利润和效率的拖累,让美的在营收、利润、市值、市场份额全面超越格力,到昨天,美的市值5144亿,格力2336亿。
格力也意识到问题所在,董姐下决心改革,忍着高管、渠道出走的阵痛,目前基本完成改革,正如董姐在接受凤凰卫视采访说的:改革最难的是不愿意否定自己。
4、企业文化和资金支持。
美的文化偏开放,管理体系扁平,是国内践行事业部制度最早、最彻底的企业之一,既分权也分利,有双通道的职业发展途径,一个是走管理发展路线,成为内部职业经理人;另一个是专业发展路线,成为专业领域的资深专家。
同时,美的除了收购的资金之外,还会提供额外的资金支持,比如说美的收购万东医疗之后,投入了近70亿用于技术改造和新产品研发,这些都给收购后的整合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刚刚,美的又在香港IPO融资了300亿,为进一步收购和海外发展提供了资金基础。
04
在昨天金融三大负责人的发布会上,除了降准、降息、降首付之外,还特别讲到了支持上市公司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进行并购重组,包括开展基于转型升级目标的跨行业并购,以及提升关键核心技术水平的未盈利资产收购。
我的投资观是:创业周期研究经营价值、雪中送炭收获双重价值。
双重价值就是巴菲特买股票就是买公司一样,收获企业的经营价值,同时在别人恐慌的时候,抄底收获额外的投资价值。
希望我们有机会在新一轮的经济回升周期中,有小钱来抄底股票,有大钱去收购公司,收获经营价值和投资价值!
—
责任编辑 | 罗英凡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 免责声明
本文涉及有关上市公司的内容,为作者依据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作出的个人分析与判断;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市值观察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