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将的悲歌丨李光弼战功天下第一,为何会拥兵不朝,抑郁而死?

雁芙说历史 2023-12-13 05:54:02

764年8月,李唐王朝平定安史之乱后仅仅过了一年多,平乱大功臣李光弼却在无比愧恨的煎熬中,抑郁成疾,终于病入膏肓,不治身亡,终年57岁。

李光弼在安史之乱中,为大唐征战8年,立下盖世奇功,单纯从军事角度来说,他的战功比郭子仪多,战绩比郭子仪还好,他总是能在危急存亡关头力挽狂澜。

也正因为如此,《新唐书》中将李光弼称作“战功推为中兴第一”,他凭借高超的战争指挥艺术,亦被称作“将帅中第一”。

事实上,如此高的评价,李光弼当之无愧!

看看李光弼的战绩就能知道,那些著名的战役,不是一般名将能打得出来的。

安史之乱爆发的前半年,在各路唐军接连战败的时候,是李光弼和郭子仪在河北发起了积极攻势,收复失地,切断了南北叛军的联系,并威胁叛军老巢范阳。

安史之乱打了一年后,李光弼手下的精锐被唐肃宗抽调一空之后,他凭借不足一万的地方团练武装,在太原城下挫败史思明十万大军的进攻,反杀7万余叛军。

安史之乱的第四个年头,李唐收复长安、洛阳后,对叛军发起反攻,由于唐肃宗任用宦官,导致20万大军(号称60万)在相州大溃败,局势急转直下,攻守易形。

事发后,是李光弼出面收拾了烂摊子,他重新整顿兵马,在河阳一战,仅凭2万精锐击退了史思明10余万大军的围攻。

不久之后,李光弼又攻取怀州,断了史思明北归之路,迫使史思明陷入进退不得的境地。

原本由于相州溃败之后陷入被动的唐军,经过李光弼力挽狂澜,再次掌握战争主动权。

安史之乱的第七个年头,浙东爆发规模较大的农民起义,是李光弼率兵平定了动乱。

江淮地区的骄兵悍将不服从朝廷的命令,李光弼一到,这帮人瞬间变成了乖乖猫,不敢造次。

安史之乱的第八年,史思明之子史朝义改变战略,转而进攻江淮地区,是李光弼以劣势的兵力挡住了叛军攻略江淮的战略意图,保住了李唐的税赋来源。

整个安史之乱八个年头,凡是李光弼独立指挥的战役,无一败绩,他只败过两次,还都是因为皇帝不听他的劝告导致的。

在我看来,李光弼已经突破了名将的天花板,抵达了军事家的门槛,他已经能将自己的军事经验和战争指挥艺术升华成理论,著有多部兵书。

在整个唐朝289年历史中,他是极个别能够与唐初军事家李靖相媲美的名将。

然而,谁也不曾想到,就是这样一位对李唐忠心耿耿的名将,却走上了拥兵不朝的不归路。

李光弼拥兵不朝的起因

763年,安史之乱刚刚平定,吐蕃人又兴兵大举进犯,由于唐朝为了平定安史之乱,调走了大量的边塞驻军,导致边塞兵力空虚。

吐蕃人因此一路势如破竹,兵临长安城下,唐代宗李豫瞬间就慌了,于是急忙逃出长安,进入陕州暂避,并急召各路节度使率军进京勤王。

然而,那些原本在平定安史之乱中立下赫赫战功的节度使大将们,痛恨当时宦官专权,把朝廷搞得乌烟瘴气,心生不满,于是纷纷按兵不动,根本不听调遣,始终没有往京城方向派一兵一卒。

这其中也包括驻守在徐州的李光弼。

广德初,吐蕃入寇京畿,代宗诏征天下兵。光弼与程元振不协,迁延不至。——《旧唐书》

此时的唐代宗,俨然成了光杆皇帝,根本没有一个节度使愿意听他的调遣,局势十分危急,好在宦官鱼朝恩及时率领神策军前来护驾。

不久之后,郭子仪聚集四千余溃散的兵马,采用疑兵之计,才迫使吐蕃人主动撤离了长安。

事发之后,对于那些拒不服从皇帝调遣的节度使,唐代宗李豫也没有任何办法,因为他没有本钱跟这些骄兵悍将翻脸。

这些节度使中,李光弼是能力最强,威望和战功最高的一个,他如果有异心的话,恐怕没几个人能挡得住。

一想到这里,李豫顿时就后背发凉,为了试探和观察李光弼的反应,皇帝决定任命李光弼为东都留守。

其实,这个东都留守是个虚职,没有实权的,这相当于是在变相剥夺李光弼的兵权。

李光弼当然明白这一点,于是以诏书未到为由,率部返回徐州,意图收取江淮赋税以自用。

事情发展到了这一步,明眼人都能看明白,李光弼这是打算拥兵自重了,他和皇帝李豫之间的关系也顿时变得十分微妙。

但李豫不敢治他罪,也不敢跟他翻脸,因为李豫忌惮李光弼手中的兵权。

为了稳住李光弼,皇帝李豫只好放低姿态,多次派人到徐州对李光弼加以宣慰安抚。

西戎犯京师,代宗幸陕。朝廷方倚光弼为援,恐成嫌疑,数诏问其母。吐蕃退,乃除光弼东都留守,以察其去就。光弼伺知之,辞以久待敕不至,且归徐州,欲收江淮租赋以自给。——《旧唐书》

第二年,李豫干脆派郭子仪去李光弼的河中老家,把他的母亲和弟弟接到长安进行安置,并且好吃好喝伺候着,丝毫不敢怠慢,还给李光弼的弟弟封了官儿。

表面上是是朝廷出面帮李光弼照顾家人,给他弟弟加官进爵,以宽慰李光弼之心,是朝廷对他的恩宠。

但实际上,李豫是打算将李光弼的母亲和弟弟扣留在长安,作为人质,以制衡李光弼,一旦他有不臣之心,他的家人就是要挟他的筹码。

李光弼当然也知道皇帝心里在想啥,更清楚李豫心中的如意算盘,但他就是哪儿也不去,无论谁来,他都坚持驻军徐州。

因为他深知,只有自己拥兵在外,自己的家人在长安才会安全,一旦他离开了徐州,没了兵权,那自己一家人都得玩儿完。

所以,李光弼干脆就拥兵不朝,就算是皇帝也请不动他。

二年正月,遣中使往宣慰。光弼母在河中,密诏子仪舆归京师。其弟光进,与李辅国同掌禁兵,委以心膂。至是,以光进为太子太保、兼御史大夫、凉国公、渭北节度使,上遇之益厚。——《旧唐书》

然而,李光弼虽然保全了自己和家人的安全,却也因此饱受煎熬。

一方面,自己的母亲年纪大了,还被长期扣在长安,无法膝前尽孝,很对不起母亲,心中有愧。

另一方面,对于李光弼来说,他对李唐忠心耿耿,从未有过不臣之心,当初之所以不愿意进京勤王,就是因为担心去了之后被宦官鱼朝恩暗算,加上皇帝的猜忌,会剥夺自己的兵权。

所以,他才决定像其他各路节度使一样,按兵不动。

但作为一个正直的人,有家国情怀的名将,这样做是有违道义的,在古代,臣子的气节和忠诚是非常重要的价值观,李光弼此举无疑是严重违背了当时的价值观。

虽然李光弼拥兵不朝,可他也由于自己做了这种有违君臣道义的事情,而感到羞愧,但又无可奈何。

他手下一部分大将,原本对他敬畏有加、钦佩不已,自从李光弼拥兵不朝之后,李光弼在很多将领心中的形象瞬间跌落神坛。

还以为你李光弼是个高洁大义之人,是中兴大唐的贤臣,如今看来,也没什么了不起,跟自己也没啥区别,都是想割据一方的骄兵悍将罢了。

自此以后,李光弼由此在军队中的威信锐减,一些将领对他不再有往日那种敬畏之心,对于李光弼的命令和管理,也爱搭不理。

李光弼也因此愧恨成疾,仅仅过了一年,就在郁郁寡欢中病逝于徐州。

光弼御军严肃,天下服其威名,每申号令,诸将不敢仰视。及惧朝恩之害,不敢入朝,田神功等皆不禀命,因愧耻成疾,遣衙将孙珍奉遗表自陈。广德二年七月,薨于徐州,时年五十七。——《旧唐书》

看到这个结局,我们不禁要问,这是为什么?

李光弼忠心耿耿、功高盖世,明明可以像郭子仪那样功成名就、安享晚年的,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使得他走上了拥兵不朝这条不归路的?

李光弼为何走上拥兵不朝的不归路?

事实上,自从安史之乱爆发之后,李唐的皇帝们就患上了一种怪病——猜忌武将。

甚至连安史之乱都还没有平定,战事打得正紧张之际,皇帝就已经在着手削弱武将了,哪怕这个武将是忠于李唐的,也照样被限制兵权。

为了制衡武将,唐肃宗李亨决定起用宦官掌权,第一代权宦李辅国由此受到重用,走上人生巅峰。

在唐肃宗、唐代宗两代皇帝在位期间,先后有李辅国、程元振、鱼朝恩三名宦官掌握大权,三人也因此成为皇帝跟前的红人。

然而,唐肃宗、唐代宗的这种做法,非但没有解决武将的问题,却又给唐帝国带来另一种怪病——宦官乱政。

掌握权力并且深受皇帝信任的宦官们,没有一点军事经验,更没有一点军事能力,可偏偏喜欢干预军事,严重影响了平乱大局。

武将们在前线浴血奋战,宦官们和皇帝则总是在背后捅刀子,造成唐军在正面战场发生两次大溃败,使得原本可以很快结束的安史之乱愣是打了近8年。

这些深受其害的武将中,除了李光弼之外,郭子仪也遭到宦官的打击排挤,几次被撤职,剥夺兵权。

李光弼在安史之乱爆发的这近8年时间里,他原本可以做到一生无一败绩的,却因为宦官的干预,导致两次战败,而且都败得很惨。

第一次是相州大溃败。

当时,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弑杀安禄山之后,自立为帝,叛军内部由此产生分裂,变成了一部分忠于安庆绪,一部分忠于史思明。

这期间,李光弼在太原之战以不足一万兵打赢史思明10万大军后不久,唐军对叛军展开了战略反攻。

经过多次激战后,唐军顺利收复两京(长安、洛阳),安庆绪一路败逃,最后逃到邺城。

唐肃宗随即调动九大节度使,共20万大军(号称有60万),对叛军展开大规模的反攻,准备一举北上,攻破邺城,再进攻叛军老巢范阳。

然而,李亨对武将的猜忌之心一刻都没有停止过。

按理说,20万大军这么庞大的队伍,必须要设置一个主帅来号令三军、统一行动才行,可李亨对武将们根本不放心,20万大军根本不设置主帅。

而且李亨为了制衡武将,干脆发明了一个新职务——观军容宣慰处置使。

元帅是没有设置,可李亨让太监鱼朝恩来担任这个新发明的职务,负责监领九个节度使的20万大军。

此举直接导致了唐军的大溃败!

开战之后,唐军将邺城围得水泄不通,并对邺城发起了轮番猛攻,可叛军也十分顽强,无论唐军怎么进攻,都啃不动。

此时,史思明也统领13万大军救援邺城,但史思明攻取魏州后就一直按兵不动。

意图很明显,史思明这是想坐山观虎斗,看着唐军和安庆绪拼个鱼死网破,他好坐收渔翁之利。

但他的这点小心思却没能瞒过李光弼的眼睛,如果唐军此时只顾进攻邺城而不管史思明的话,一旦唐军对邺城久攻不下,陷入疲敝时,史思明趁机进攻,那就全完了。

所以,李光弼当即建议,从20万大军中抽调一支偏师北上,威逼史思明所部,迫使史思明不敢行动。

如果这个建议得以实行的话,安史之乱可能在这一年就可以彻底结束。

然而,太监鱼朝恩此时位高权重,竟断然拒绝了这个建议,这个太监觉得自己现在20万大军在手,还怕他史思明不成,根本不听劝。

李光弼曰:"思明得魏州而按兵不进,此欲使我懈惰,而以精锐掩吾不备也。请与朔方军同逼魏城,求与之战。彼惩嘉山之败,必不敢轻出。得旷日引久,则邺城必拔矣。庆绪已死,彼则无辞以用其众也。"鱼朝恩以为不可,乃止。——《资治通鉴》

李光弼和郭子仪都很无奈,于是只能继续指挥军队猛攻邺城。

果然,邺城攻坚战陷入了久攻不下的境地,史思明见时机成熟,遂率领5万大军进攻已经是疲敝之师的唐军。

双方交战之后,战事一度陷入胶着状态,关键时刻,战场突然刮起一阵超级大风,瞬间飞沙走石,乌云蔽日,士兵们在战场上不仅很难站得稳,而且眼睛睁不开,由此陷入恐慌。

叛军也一样如此,于是双方士兵纷纷溃逃,叛军往北逃,唐军往南逃。

但唐军人数实在太多了,在溃逃过程中,士兵们纷纷丢弃物资军械,四处逃命,结果又自相践踏,导致大量非战斗减员。

所以,唐军的损失十分惨重,而叛军人少,损失较小。

自此以后,李唐方面原本已经建立起的战略反攻优势荡然无存,直接转入了全面防御阶段。

而这次大溃败的责任,当然是鱼朝恩的过错,可这个太监竟然将一切的罪责都推给了郭子仪,毕竟他是九大节度使之首。

在鱼朝恩的谗言下,李亨剥夺了郭子仪的兵权,改由李光弼接掌朔方军,担任天下兵马副元帅。

此后,面对史思明的进攻,李光弼在河阳一战中,以2万兵力击败史思明十万大军,稳住了唐军阵脚。

接着,李光弼又北上攻取怀州,断了史思明的北归之路,将史思明牢牢地按在了洛阳一带进退不得。

然而,在这关键时刻,太监们和皇帝又开始给武将捅刀子了。

鱼朝恩急于建立军功,在唐肃宗李亨面前进献谗言,说河阳之战后,唐军已经建立起优势,此时若挥师攻取洛阳,必定一举歼灭叛军。

但此时的实际情况是,唐军虽然在李光弼的指挥下建立起了新优势,但由于相州溃败导致损失惨重,此时唐军根本没有实力跟叛军正面对决,只能跟叛军相持,再寻找战机。

所以李光弼急忙向皇帝上书表明了自己的看法,分析了当前敌我局势。

然而,李亨最终选择了相信一个宦官的话,干脆强逼李光弼出战。

这一幕,与叛乱爆发之初,唐玄宗李隆基强逼哥舒翰出战葬送20万精锐何其相似。

果然,李光弼率军出战后,唐军在正面对决中,根本不是叛军的对手,很快就溃败下来,连河阳也一起丢了。

李光弼辛辛苦苦建立的战略优势,一夕之间,化为乌有。

观军容使鱼朝恩屡言贼可灭之状,朝旨令光弼速收东都。光弼屡表:"贼锋尚锐,请候时而动,不可轻进。"仆固怀恩又害光弼之功,潜附朝恩,言贼可灭。由是中使督战,光弼不获已,进军列阵于北邙山下。贼悉精锐来战,光弼败绩,军资器械并为贼所有。——《旧唐书》

战后,李亨虽然把罪责归在了仆固怀恩身上,但也解除了李光弼的统帅之职,把他调到次要的战场。

经过两次被宦官坑害后,李光弼也好郭子仪也罢,都是敢怒不敢言,而宦官们也担心这二人掌握兵权后,会威胁到自己,所以一直不遗余力地打击报复。

不久之后,唐肃宗病死,唐代宗李豫登基,权倾天下的宦官李辅国对郭子仪展开了打击报复,愣是剥夺了郭子仪的大部分权力,给撵去当山陵使,给李亨守墓去了。

这一切,都被李光弼看在了眼里!

但李唐的皇帝们真正寒了武将的心,是接下来的一件事。

763年,山南东道节度使来瑱被朝廷以勾结叛军,意图不轨的罪名赐死。

这件事情是这样的,来瑱是唐军阵营中的一员大将,他和另一个叫王仲升的大将有仇,所以当叛军围攻王仲升的时候,他选择见死不救。

而且来瑱这个人还跟掌权的宦官程元振有过节。

于是,宦官程元振和节度使王仲升便联手构陷来瑱,唐代宗李豫大怒,当场下令将来瑱赐死,并籍没全家。

来瑱被赐死后不久,宰相裴冕也因为不肯依附宦官程元振而遭到打击报复,被罢免宰相之职,贬官外放。

两件事情接连发生后,直接导致了严重的后果!

各地将领们知道这些事情后,纷纷感到震惊和恐惧。

来瑱这个人他们是清楚的,如果说来瑱桀骜不驯,有时候不太服从朝廷管理,这是真的,但也不算过分。

但要说来瑱勾结叛军,那绝对是故意构陷,因为来瑱在对叛军的作战中,十分勇猛,经常打得叛军落花流水,还因此被人起了个绰号“来嚼铁”。

所以,来瑱绝对是一个有功之臣。

这样一个人是不可能勾结叛军的,可皇帝只凭宦官一句话,就把人赐死,籍没全家。

紧接着,连宰相也不是宦官的对手,也是宦官一句话,宰相都被贬官外放。

人家明明立了功,却被赐死,大唐的朝廷任由宦官把持朝政,有功不赏,还四处构陷大将,此等做法直接寒了将士们的心,大家对朝廷失望至极。

各地节度使将领们也开始为自己的前途感到了深深的担忧。

他们担心将来有一天,自己也会落得和猛将来瑱、宰相裴冕一样的结局。

于是纷纷想办法自保,这无疑又加剧了李唐藩镇割据的不利局面。

至于李光弼,他是这些将领中,处在风口浪尖的一个人,随时都可能遭到打击报复。

因为他不仅得罪了宦官,还一下得罪了两个,而且这两个宦官都是掌握大权的,他们就是程元振和鱼朝恩。

看过唐朝历史的人都知道,这俩宦官曾经一度连皇帝都不放在眼里,更何况区区一个武将。

所以,当吐蕃人打进长安,唐代宗李豫下旨要求各路节度使进京勤王时,大家对李唐朝廷已经非常失望,于是纷纷按兵不动。

对于李光弼来说,一旦进京,他必然是首先遭到打击报复的一个,因为权倾天下的宦官程元振,掌握大权的宦官鱼朝恩是不会放过他的。

因此,李光弼干脆也选择了按兵不动,由此走上了拥兵不朝的不归路,最终愧恨成疾,病死徐州。

李光弼临终时,其部下问他后事,只听李光弼奄奄一息地回答道:我常年在军队作战,致使不能奉养母亲,是为不孝子,还有什么可说的?

可见,他不觉得自己对不起朝廷,只是对不起母亲。

李光弼死后,唐代宗李豫终于松了一口气,因为李光弼只要活着一天,就如同一把刀悬在李豫头上。

现在他死了,这把刀终于放了下来,解除了李豫内心的担忧。

此后,李光弼的部下将其灵柩护送回长安,皇帝李豫为之辍朝三日,赠太保,谥曰武穆。

李光弼下葬时,李豫下旨要求宰相亲率文武百官为其送葬至延平门外。

帝遣使吊恤其母,赠太保,谥曰武穆,诏百官送葬延平门外。——《新唐书》

虽然李光弼生前和皇帝有了嫌隙,但作为平定安史之乱的大功臣,战功推为中兴第一的名将,李唐朝廷还是给了他应有的尊重和殊荣。

九泉之下,李光弼应该可以瞑目了。

但李光弼愧恨成疾,57岁而死的结局,也是一种悲剧。

而造成这种悲剧的原因不是具体某个人,也不能说谁就一定错了,只能说是那个时代的悲剧吧。

毕竟站在皇帝的角度,唐肃宗、唐代宗都是能力很一般的人,他们没有李世民那种对部下完全信任的魄力,在安禄山首先发起叛乱的情况下,对武将不信任也情有可原。

我们看了史书会认为郭子仪和李光弼一定不会反叛,这是上帝视角,真正站在当时的情境下,没有人可以断定他们100%不会反叛。

为了防止反叛,皇帝于是就对武将产生了猜忌,这是在所难免的。

只能说,李唐命该如此吧,如果李隆基之后,继承帝位的不是李亨,而是一个能力足以和太宗李世民相媲美的皇帝,那么绝对不会出现李光弼的悲剧,甚至李唐中兴指日可待,藩镇割据的局面更不会出现。

但不幸的是,李隆基之后的两代帝王,能力都不是出类拔萃的那种,只能依靠宦官制衡武将,最后藩镇割据没解决,又生出宦官专权的祸事。

参考文献:《资治通鉴》、《新唐书》、《旧唐书》

注: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搜索,侵删。

0 阅读:16
评论列表
  • 2024-01-06 19:03

    所以唐朝也就是盛唐的辉煌,中唐晚唐政令不出朝堂,皇帝被宦官玩弄于股掌之上都是罪有应得!!

雁芙说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