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末,彭博社曾报道,在印度1亿美元资产家的消费明显增加,印度将成为新的奢侈品消费中心。
疫情时,中国经济增长缓慢,随着,中国消费者们捂紧钱包后,很多企业们将目光转向了印度。
最近,印度股市持续上涨,外国企业投资也在剧增,成为亚洲新一代奢侈品消费热点。据英国房地产咨询公司莱坊国际透露,在印度总资产超过3000万美元以上的超级富豪人口增长率为39%,超过中国(35%),在亚洲排名第一。
北美(18%)和欧洲(18%)相比,这种增长绝对领先。随着具有高消费潜力的中产阶级和超级富豪的增长,全球企业也纷纷涌向印度。
今年11月初,孟买首个豪华购物中心"Jio World Plaza"开业。仅面积为2万平的购物中心内入驻了巴黎世家、圣罗兰、范思哲、古驰等60多个国际知名名牌,一度成为话题。
不仅如此,美国企业苹果也于今年4月在孟买和新德里开设了第一家苹果专卖店。当时苹果CEO蒂姆·库克参加了开业仪式,并强调了印度市场的重要性。世界级企业争先恐后地印度消费市场。那么他们集中于印度的理由是什么呢?
近10年来,印度保持着年均6%左右的高速增长。 结果GDP排名从1992年的第15位上升到了2012年的第11位。尤其是在10年后的2022年,印度的GDP超过了殖民统治国英国,跃升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这是自1947年从英国独立后,时隔75年的事情。
今年印度的经济依然乐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今年10月预测,今明两年的GDP增长率为6.3%。此前8月,信用评价公司标准普尔曾预测,到2031年为止,印度的年均增长率将达到6.7%。
在世界各地因高油价、高利率、高物价等3高现象呻吟的情况下,印度似乎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因此,专家们密切关注印度的经济增长速度。
摩根士丹利曾预测,到2027年,印度将超过日本和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并预测,到2031年,印度的经济规模占全球出口的比例将增加2倍以上。
印度这种快速经济增长的原动力首先体现在人口上。今年印度成为世界第一大人口大国。根据联合国人口基金的统计,印度总人口为14.2862亿,超过了中国(14.2567亿)。 另外,印度人口到2050年将增加到16亿6800万人。相反,同年预测中国将减少到13.17亿人。
重要的不仅仅单纯是人口众多,而是年轻人口多。据统计,印度可生产人口(15~64岁),即可劳动人口占总人口的68%。中位年龄为28岁,与中国(38岁)和越南(32岁)相比差异较大。印度在亚洲国家中拥有最年轻的劳动力。
如此庞大的年轻人口通过给经济注入活力的劳动力,在提高国家生产力的同时,作为消费者,起到促进国内消费、增长经济的催化剂作用。
另外,印度的实际工资为每月400美元左右,比中国和越南都要低。而且,1亿多人会说英语,这对跨国企业来说无疑是很大的魅力。
另一方面,印度政府一直通过规制改革谋求产业增长。2014年莫迪执政后曾提出过"Make In India"的口号。该政策旨在将印度打造成制造业的枢纽。其目标是使印度摆脱过度依赖服务业的局面,集中发展具有高就业率和外溢效应的制造业,将印度打造为世界工厂。
通过创造就业机会和提高生产能力,提高国民收入,促进消费,并实现从进口国转变为出口国。
例如,2015年为了搞活初创企业生态系统,制定了多种支援政策,开始培养企业。结果,出现了大量价值超过50亿的非上市的新生企业,即所谓的"独角兽企业"。印度也成为了继中国和美国之后,全球第三大独角兽企业数量最多的国家。
另外,由于中美矛盾加深和疫情,很多企业遭受打击后,选择离开中国的基调中印度也从中受益。
最具代表性的是苹果,苹果为了减少在中国生产产品的依赖度,最近数年内谋求印度和越南等地的生产多元化。虽然大部分苹果手机仍然在中国生产,但随着印度产量的增加,以今年3月末为准占全体的7%。此前,苹果曾于今年1月宣布,计划在印度将苹果手机的生产比率扩大到25%。
虽然,印度是世界上增长最快、以"下一个中国"备受瞩目的国家,但要想代替中国,需要解决的问题也非常多。
首先是创造就业岗位跟不上人口增长速度。因为创造就业效果较大的制造业不足。不顾政府的政策,制造业在印度经济中所占的比重约为GDP的17%,与中国相比有点薄弱。
极其恶劣的运输基础设施也阻碍了经济增长。在印度只有5%是高速公路,40%是泥土路。而且,中国高铁最高时速可达350km/h,而印度的大部分火车只有130km/h。虽然,最廉价的物流方式被认为是铁路,但在印度不得不利用费用高的道路运输。
综合考虑劳动力成本低、基础设施差,印度国内最终降低生产成本的效果仅为5%。培育本国制造业的"贸易保护主义"也被认为是外国企业开展事业的绊脚石。
以2021年为准,印度的关税率为18%,在亚洲国家中处于最高水平,而且细节项目较多,税率计算复杂,加重了企业的困难。
不仅如此,地方政府的权限非常强大,而且每个州的法律都过于细分,因此外国企业很难进入。美国物流企业亚马逊因不允许一定程度的市场占有率等过度限制,去年从印度国内流通事业中撤出。
还有长期以来印度经济问题的贫富差距和种姓制度问题。虽然印度宪法禁止种姓之间的差别对待,但种姓制度仍然对整个印度社会产生影响。最高阶层婆罗门阶级的影响力不仅在政治领域,在经济和教育领域也很强大。严重的贫富差距源于这种根深蒂固的不平等制度。
印度的GDP虽然居世界第5位,但2022年人均GDP以2390美元,低于孟加拉国。因为贫富差距太大,印度国民生活水平也是千差万别。印度安巴尼家族是亚洲首富,但贫困层连饮用水都得不到供应。世界不平等数据库显示,印度国民总收入的一半只掌握在全国10%的人手中,而全国50%的人却只拥有其中的13%(2022年印度总财富的45.5%以上由上层1%富人拥有,约3%由下层55%人口拥有)。
根据国际发展及救援组织乐施会的报告,印度1%的富豪拥有全部财产的40%。收入差距在农村和城市之间更为明显。一项调查显示,城市人口中贫困人口占10%以上,而农村的比例超过50%。
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与基本基础设施不足和教育差距,最终导致富益富、贫益贫的恶性循环。今后,印度要想成为"下一个中国",必须完善生产和运输基础设施建设、规制改善、消除不平等和贫富差距等各种壁垒。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随着印度经济以快速增长,今后54年内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将会提高。随着国际形势和人口的增长,印度的威信比任何时候都高。但处处都有明暗。为了维持如此高的经济增长率,必须解决上述问题。
除此之外,要超过解除疫情封锁,再次加快经济增长的中国,才能成为世界工厂。那么,印度能否在经济持续上升的同时占据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