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时,解放军陷入重重包围,当地地主:我去劝退敌军!

德温的日常生活 2023-12-27 20:52:59

解放战争刚一打响时,蒋介石调动优势兵力,对中原解放区围追堵截,层层封锁,想要一点一点蚕食解放区的土地,最终达成消灭的目的。

当时解放军的兵力只有6万多人,处于极大的劣势。为了保存实力,中原军区的部队开始了艰难的突围。其中,由吴诚忠率领的鄂东第二旅团,只有6000多人,却要承担吸引敌人火力的任务,掩护其他部队的转移。他们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战斗,一路打退了敌人的多次围攻,最后来到冶溪镇,被成倍的敌人包围在此,形势十分危急,此时一个地主前来拜访,笑呵呵的对吴诚忠说:给我一天时间,我去帮你们找个缺口。

这地主就是胡之杰。他的一生经历了教书、从军、退隐、复出等多种角色的转换,而他的1946年,更是一段传奇的历史。胡之杰出生在四川一个书香门第,自幼就有着广博的知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他曾经在私塾里担任教书先生,传授学生们经史子集,培养了不少人才。但是在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放弃了安逸的教职,毅然参加了川军,为国家和民族而战。他在军中表现出了非凡的指挥才能,屡立战功,被提拔为川军第一师的师长,领导了数万川军子弟兵。

然而,他的才华却没有得到蒋介石的认可和重用,因为他不是黄埔系,也不愿意在官场上拍马屁。蒋介石对川军又有着深深的忌惮,担心他们会威胁到自己的权力。他用各种手段,把胡之杰等川军将领调离了重要的岗位,剥夺了他们的军权。胡之杰对蒋介石的这种做法十分不满,觉得他是一个狭隘自私的人,不配领导中国。于是,他决定辞去军职,回到了自己的故乡安徽岳西。胡之杰在军中有了一定的积蓄,回到家乡后,他买了一些田产,成为了当地的一个大地主。

他觉得自己已经尽了自己的责任,不想再参与到政治的纷争中去,只想过一种平静的生活。他也不是那种剥削压迫农民的地主,而是一个仁义之人,经常帮助贫困的乡亲,受到了大家的敬重。他以为自己的人生就这样结束了,但是他没有想到,他的命运还有一个重大的转折,那就是在1946年,他遇到了解放军。吴诚忠被围困的地方正是胡之杰的家乡,胡之杰得知解放军的到来,非常高兴,他主动提出让解放军住在他的房子里,休息一下。解放军的战士们经过了一天的奋战,都十分疲惫,很快就睡着了。只有吴诚忠还在熬夜,他在制定明天的突围计划,同时也在考虑如何保护当地的百姓和胡之杰的安全。

他知道,这一战几乎没有胜利的希望,他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他还下令销毁了一些涉及国家机密的文件。胡之杰却没有睡,他在暗中听到了吴诚忠的计划,他被解放军的无私和英勇深深感动。他走到吴诚忠的面前,说:“我有办法让你们安全地突围,你们信任我吗?”这句话让吴诚忠和其他的干部都惊讶了,他们不明白,一个地主怎么能帮助他们打败数万的敌人呢?他们表示怀疑。

胡之杰告诉他们,他以前是川军第一师的师长,而追杀他们的72师的师长,曾经是他的部下,他们之间有着一定的交情。他说,如果他们相信他,他可以去和72师的师长谈判,说服他们放过他们,让他们顺利地突围。吴诚忠听了,原本想拒绝,但看着胡之杰满脸的真诚,再加上当地老百姓对他的评价极高,吴诚忠也就点头同意。胡之杰前川军的营地,他找到了72师的师长,和他谈了很久,他说服了他,让他暗中放开了一个缺口,让解放军通过。

第二天,解放军趁着天还没亮就开始突围,72师果然在村子东面留了一个缺口,第二旅团趁机突围,这是九死一生的奇迹。胡之杰与敌军的两位将领的对话,没有人知道具体的内容,只能从结果上推断他的手段和策略。胡之杰深知他们的心境,毕竟是一同在战场上换过命的情谊,对川军的渊源十分了解,天然就有着强大的说服力,更何况胡之杰还曾经是他们的上司。归根结底,是蒋介石为自己曾经的不信任买了单,川军从抗日战争开始就表现得极为积极,曾经还上演过顶着死字旗向日军冲锋的悲壮往事,可在国民党内部却一直饱受排挤,徘徊在二流部队的边缘。

蒋介石一直对川军十分防备,毕竟川军人数众多,一旦放任其发展,将成为客强主弱的态势。所以对川军,蒋介石也一直本着只利用,不收编的心态,这在川军内部早已埋下了隐患,不如趁此机会,放走解放军,给自己和他们的战友们一个喘息的空间。傅毅和祝顺鲲也不傻,又怎么能看不出蒋介石的醉翁之意?索性也就顺水推舟,送解放军一个人情,也为自己留一条后路。

民心是决定国家命运的关键因素。国民党虽然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但却缺乏人才的信任和支持。他们既想利用人才的智慧和能力,又怕人才的野心和背叛,因此总是小心谨慎,处处设防。这样的做法,不仅无法赢得人心,反而引起了更多的反对和敌对。胡之杰曾经是国民党高级军官,他为国民党效力多年,为抗日战争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还是对他防备重重,直到他对国民党的腐败和专制感到深深的失望和不满,最终决定与国民党划清界限,远走他乡。果真是得民心者得天下!

1 阅读:93

德温的日常生活

简介:努力让思维变得更有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