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她,海南岛和南海诸岛200多万海域,可能已不属于中国

麒阁天下事 2024-06-26 16:34:50

文/编辑:麒阁史观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中国拥有960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以及473公里的海域面积,其中的每一寸都是中华民族固有领土,其历史可追溯千年之久。

我国的海南岛,酷似大海中镶嵌的一块绿宝石,海南的陆地面积有3.5万多平方公里,受管辖的面积约为200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的第二大岛。

然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海南岛几乎与中原地区没有任何联系,如果不是一名巾帼女英雄的出现,挑起了“民族大旗”,如今的海南岛可能将不属于中国。

那么,这位巾帼女英雄到底是谁?为何一介女子却能有如此大的作为?

友情提示:因为本文字符偏长,文中可能会有“广告解锁模式”,不过好在平台新出政策中,广告解锁是免费的,大家只需看完即可继续阅读,在此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以及平台。

海南岛的归附

在古代,海南岛是很多朝廷罪臣被贬的地方,因为那时的南方还未得到开放,属于“蛮夷烟瘴之地”,著名文豪苏轼就曾被贬到海南岛。

苏轼在海南岛上写下了“食无肉、出无友,居无屋,病无医,冬无炭,夏无寒泉”,可想而知当时的生活条件有多恶劣。

在长达两千多年的时间里,海南岛孤悬于南海,由于海南岛远离中原地区,早期的封建势力基本没有涉足海南岛,不过汉武帝时期,收复了海南。

西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平定南越后,在海南岛上设置珠崖、儋耳二郡,“珠崖郡”和“儋耳郡”因此成了本岛历史上有据可考的最早的行政区划名称。

西汉在海南岛上建立郡县,也让这片地区注入了新的活力,大批汉人带来了中原先进的技术和文化,也让当地的农业生产的兴起更让封建化进程大步迈进,海南岛因此焕发出勃勃生机。

由于封建制度的渗入,也让海南各族之间原本和谐的部落生活发生冲突,朝廷虽然对南越地区施行了宽厚政策,但由于贪官污吏的恶行,导致当地民众反抗强烈。

到了汉元帝时期,海南岛上的人土著民族对抗朝廷的行为愈演愈烈,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海南岛就曾发生了3次叛乱,平均每3年就发生一次。

朝廷对此也无可奈何,名义上虽然拥有海南岛,但实际上已经失去管理权了,此后的数百年时间里,中原统治者都没有找到好的管理海南岛的方法,直到南北朝时期冼夫人的出现。

巾帼第一女英雄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很多女子被誉为巾帼英雄,比如“花木兰、穆桂英、妇好”等等,她们不仅有着赫赫战功,同时还在政治、文化领域展示非凡成就。

然而,历史上有这样一位女英雄,她的名气并不高,但却深受岭南地区的尊敬,她就是被称为“岭南圣母”的“冼夫人”。

在广东侨乡高州市城区内,有一座为纪念冼夫人而修建的“冼太庙”,这座庙始建于嘉靖十四年,数百年来香客络绎不绝,如今这里也成为了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基地和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冼夫人一生致力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更是被周总理誉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如今为纪念冼夫人的专祀建筑物,在全球多达两千多座,遍布了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等地。

冼夫人一生经历了“梁、陈、隋”三朝,在《隋书·列女传》与《北史·列女传》均记载了她的光辉事迹。

史书记载了冼夫人出自“高凉冼氏”,所谓的“高凉”是指如今茂名高州长坡镇一带,冼夫人名叫“冼英”,生于南北朝时期的梁朝生人。

冼夫人自幼聪颖贤慧、通晓兵法、武艺娴熟,她的父亲是南越俚族部落首领家庭,当时中国动荡不安,即便贵为首领千金,冼英也是经历了很多苦难和灾祸。

小时候的冼英不喜欢华丽的首饰和衣服,生活作风也是极其朴素,也不爱穿金带玉,相比起荣华富贵的生活,她更愿意过着普通老百姓的生活。

每当看到人间疾苦,都让冼英的内心感到无比痛苦,她从小就萌生了国家统一、百姓安居乐业的想法。

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岭南地区被朝廷视为“蛮夷烟瘴”之地,朝廷在当地的驻军很少,当地的治安还要依靠部落首领,而部分首领之间为了争夺利益,经常相互攻击,弱肉强食已经成为了当地的生存法则。

冼氏一族人数多达数十万人,在南越地区实力雄厚,为了保持家族的实力,各个家族之间的联姻也成为了当时的重要途径。

之后冼夫人就嫁给了高凉郡太守冯宝,冯氏一族虽是北燕皇族之后,却因是外来汉人因此得不到当地族群的认可,而冯宝和冼夫人结为夫妻后,凭借着自己既是越人首领又是汉人媳妇的身份,积极在当地推动朝廷律法,教授中原礼仪文化。

并且冼夫人还将中原的法律制度引到当地,冼夫人对于任何事都是秉公执法、一视同仁,即便是自己的兄长犯错,她也毫不手下留情。

正因冼夫人行事光明磊落,因此有很多百姓都听命于她,梁朝末年,侯景叛乱,高州刺史李迁仕趁机发动谋反,冼夫人率军大破李迁仕,随后陈朝建立了,冼夫人为了百姓的生存,也是率众归附陈朝。

冯宝去世后岭南大乱,冼夫人召集部落首领四处征战,只为保障南岭地区的安定,隋朝建立时,冼夫人的势力范围东至潮州、北至湖南、江西南部、西至广西中部等地,在南方有着重要的地位。

隋炀帝为了统一岭南地区,于是派使者到南岭地区求见冼夫人,当时由于信息传递不及时,即便陈朝已经灭亡了,但冼夫人却并不清楚。

隋朝使者为了让冼夫人相信陈超灭亡,于是拿出了兵符,以及当初冼夫人送给陈朝皇帝犀杖,给她看,冼夫人见后确认了陈朝已经灭亡,她也只能选择归顺隋朝。

她让孙子冯魂率兵归顺隋朝,冼夫人的一生充满坎坷,她的丈夫、儿子先后因病去世,家里只剩孙子了,家庭的变故并没有将她击倒,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局面时,她总能保障岭南地区的稳定,避免族人遭受刀剑之苦。

文献皇后将一套首饰、宴服赐给冼夫人,每次集会时她都会将这些物品拿出,以此表明自己的忠心。

移民海南、开发海南

早在梁朝时期,冼夫人就已经看重海南岛的地理位置,她希望海南岛能够和大陆地区融为一体,她甚至说过这样一句话:

“海南岛乃一片飞地,王治不到,乱象纷呈,礼法无存,百姓苦不堪言。设置崖州,让海岛重回中原,王土因此完整,百姓亦可安乐,此正当其时,还望夫君助我!”

冼夫人在给梁武帝的奏书中提到了治理海南岛的措施,得到了梁武帝的认可,并册封冼夫人为宣义绥安护征将军,自汉元帝放弃海南岛的管理到梁武帝的重新收回,前后经历了500多年。

海南岛上的土著居民,排斥封建统治,很容易爆发冲突,然而都被冼夫人一次又一次的化解,到了隋朝时期,海南岛的居民只听从冼夫人的命令。

冼夫人手握大全,但始终没有私心杂念,只忠诚于国家统一、治理于汉俚团结,一生平定了多次叛乱,被隋文帝册封为谯国夫人,被百姓尊奉为“岭南圣母”,周恩来总理誉她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

冼夫人为了心中的理想,她时时准备赴死,不独立、不称王,相传冼夫人年过70,仍然能骑马行军,“亲被甲,乘介马,张锦伞,引彀骑卫,从裴矩巡抚二十余州”,寥寥20余字,冼夫人飒爽英姿的形象跃然纸上,后人赋予她“巾帼英雄第一人”的美誉。

冼夫人的故事和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大约又2000多做冼夫人庙,主要分布在粤西、海南、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泰国等地。其中高州祭祀冼夫人的庙宇300多座,形成“乡乡有冼庙”的独特人文景观。

“高州冼太庙”是颇具规模的一个庙宇之一,也是冼庙系列建筑中的代表,于明朝嘉靖年间修建,清朝时期先后进行修缮,建筑总面积达到了3000多平方米,高州冼太庙保存有大量的碑刻、对联、牌匾,其中木制雕刻的工艺品极佳,曾受到国家领导人以及艺术界权威人士的称赞。

冼夫人的智慧令后人折服,后代子孙为他修庙祭拜,让很多当地后人受其恩泽,感其功德,没有冼夫人,海南的归顺之路不会这么平坦,海南能成为中国自古以来的领土,巾帼英雄冼夫人功不可没。

参考信息

中国侨网2022-04-03《你知道“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是谁吗?》

民族事务委员会2022-12-28《【道中华】岭南冼夫人为何被周恩来誉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

中国新闻网2023-10-04《东西问丨史振卿:冼夫人为何被誉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



16 阅读:6628
评论列表
  • 2024-06-27 00:59

    冼夫人已成神灵护佑着这一方的子民!

麒阁天下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