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聊斋——考城隍

心静古典分享 2023-08-09 13:51:44

有个秀才名叫宋焘,住在县城里。他生性耿直,品行端正,为人正直大方,深受人们的景仰并被大家尊称为宋公。

有一天,宋公生病了。他昏昏沉沉地躺在床上,恍惚之间,忽然看见一个官差打扮的人牵着一匹高大的红马走进来。这人径直走到他的床前,深深地作了一个揖,恭敬地说:"宋公,请您起身吧,我是专门过来接你到京城赶考去的。"

宋公浑身酸软无力,脑子也迷迷糊糊的,便脱口问道:"考官大人还没来,怎么突然说要开考呢?另外,笔墨纸砚替我准备了没有?"

官差并不答话,只是再三催他即刻启程。

宋公无奈,只得勉强挣扎着起身骑马跟那官差去了。

官差领着宋公走到一条陌生的路上,路的两旁都是宋公从未见过的景色。走了很久,他们来到一座俨然是帝王居住的都城前。

马并没有就此停下来,而是径直走进一所雄伟庄严的府衙。

宋公抬头一看,只见正中大堂上坐着十多位衣冠楚楚、相貌威严的官员,可是自己大多都不认得。只有那赤面长须的关公,因为在庙堂多次见过塑像,倒是十分眼熟。考场就设在大堂下,那里并排放着两张书桌、两个绣花坐墩,桌上笔、墨、纸、砚应有尽有。

一位秀才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端端正正地坐在那里,看样子仿佛等了很长时间,单等宋公来了开考。于是宋公赶忙快走几步过去,挨着那先到的秀才,在另一张书桌前坐了下来。

·不一会儿,有人给宋公和秀才发了题,纸上写着:"一人二人,有心无心。"

宋公和秀才时而拧眉苦思,时而又奋笔疾书。没多久,他们便各自将写好的文章呈了上去。

堂上诸官相互传阅,看到宋公在文章里写出"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这样的

妙句,都赞叹不已。

一位帝王模样的官员随即将宋公召上殿来,高兴地对他说:"现在河南省还空缺一个城隍职位,以你的才学、品德是当之无愧的。"

宋公听到要他去当城隍,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自己死后的魂灵来到了阴曹地府。他想到家中还有白发老母亲无人奉养,不觉落下泪来,于是向堂上官员请求说:"小人才疏学浅,如今受到封赏重用,本应欣然受命。可是我还有七十多岁的老母亲在世,请允许我为母亲养老送终之后,再听任各位大人的调用。"

帝王模样的官员听宋公这么说,立即命令手下查询宋母的寿数。一个长胡子的小官拿了一本名册,翻看了一遍,回答说:"宋母阳间的寿数还有九年。"

堂上各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难以做出决定。

就在这时,那个关公起身说道:"这样吧,干脆先让秀才替他干九年政务,九年以后再让他来替换秀才好了。"

帝王模样的官员点点头,转脸对宋公说:"本应让你立刻走马上任,现在看你这么有仁孝之心,就给你九年的假期吧。"接着,他又勉励秀才要奉公守法,清廉为官。

宋公和秀才连忙叩头谢恩,一同下殿去了。

宋公要回阳间了,秀才拉着他的手,一直把他送到郊外。

秀才告诉宋公,他姓张,是长山人。临别还赠诗一首作为留念,诗中有两句这

样说:无烛无灯夜自明。

宋公骑马回到家里,好像做了一场噩梦,又突然醒了过来。他这才发现,家人以为他已病逝,将他抬入棺材了。宋母听见宋公在棺材里呻吟,又惊又喜,急忙走过去将儿子扶出来。半日之后,宋公渐渐开口说话了。

宋公病愈后,仍不忘梦中之事,托人去长山这个地方打听,竟然真有个姓张的秀才,在那天死了。

九年以后,宋母果然去世了。宋公将母亲安葬完毕,痛痛快快洗了个澡,然后躺进事先准备好的棺材里,闭眼死去了。

宋公的岳父,住在县城西关。这天,他忽见宋公身穿官服走来,后边还跟着很多车马、随从。宋公来到堂上向岳父拜了几拜便走了。岳父家的人都觉得很吃惊,不知道宋公何时成了大官,便派人到宋公的村子去打听,这才知道宋公已经死了。宋公曾写有自传,可惜后来因为战乱而散失了。这里写的仅是个大概情况。

10 阅读:873
评论列表
  • 2023-08-12 11:19

    济世救人善为乐,道法自然心无瑕。

    心静古典分享 回复:
    友友谢谢,欢迎常来常往!
  • 2023-08-28 22:03

    万般变化由心定,善恶何须旁人醒?

    尼古拉斯砖头 回复: 心静古典分享
    我是恶人,我知道恶人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
    心静古典分享 回复:
    友友早上好!好句子
  • 2023-08-22 16:26

    与人为善,终得福报。。。[点赞][点赞][点赞]

    心静古典分享 回复:
    谢谢1
  • 2023-11-17 22:36

    好故事[点赞][点赞][点赞]

  • 2023-09-11 10:49

    这个是笔试面试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