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朋友在县级部门上班,今年刚好35岁,任办公室副主任,顶头上司也还年轻,42岁。
35岁,在职场上就是一个年龄的分水岭,之下还可以成为年轻干部,至少我们县里组织部门是这么定义的,之上就是向老同志慢慢靠齐了,在这个年纪还得不到提拔,以后的机会就会越来越渺茫了。
由于朋友的编制又是专业技术岗,中级职称,但是办公室是行政编制,其实身份根本就不合,因为办公室任务重缺少人手,朋友就被领导安排去办公室工作。
由于自己编制问题没法改变,所以当个副主任也只是自己单位下了个任免文件,根本就没法去组织部门备案。
其实自己的顶头上司办公室主任也是事业编,也是因为身份问题长期得不到提拔,加之办公室是单位重要部门,单位的一切工作部署、信息传达、会议通知、写文章等都是办公室完成,任务重,责任大,经常周末没有休息时间,长期熬夜加班,没有时间陪伴家人,没时间辅导小孩作业,家属的意见也是越来越大。
如今,至少在我们县里,根据我的观察,很多单位的重要科室,都是行政编制,拿着最高的级别和工资,但是干事的都是事业编制人员,行政编制的人都会找各种原因:身体不好、眼睛看不清电脑、血压高等各种理由不参与工作。
事业编的同志,特别是年轻的同志,由于刚来单位,希望得到领导的重视,就会服从领导安排去办公室工作,但是直到工作了5、6年,他们也渐渐看清了,身份不合的问题,领导根据解决不了,提拔人年年都有,但是因为身份问题就是轮不到他们。
当前,机构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怎么解决好“混编混岗”的问题,我觉得是重头戏,为广大干部职工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工作平台,才能真正激发职工的干事热情。而不是盲目指责职工“躺平”,甚至动不动就纪律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