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的故乡(90)

宛儿谈小说 2024-08-26 21:26:32

我们终将被遗忘。

花灯队中场休息,轮到先生们做事,大部分妇人们对这事儿不感兴趣,顿时一哄而散。这时,就到男人们出力了——他们须得将摆在堂屋一侧的灵柩挪到中间靠近大门的地方,以便进行法事中必不可少的的一项——打绕棺。

照旧是掌坛的先生原地不动,打鼓敲木鱼,并分出来三个先生,分别手执钵、铙、钹,领着孝男孝女绕着灵柩走;这时,香灯师又有用武之地了,他们要烧香分发,孝子们一人一炷。

李光沫观察到,除先生外,每个转圈的人走到正对灵柩前的空地上时,都会对着遗像作揖。

李光沫回头一看,身后没有几人了,大都是戴着棉帽、拄着拐杖的老者,这几位老者似乎对这很感兴趣,凑在一起说着话,偶尔对转圈的人们指指点点。

娘不在这里,李光沫有些失落,没了兴致,起身往外走,借缠在竹子上的灯泡散落的光,穿过沙沙作响的竹林,来到摆饭的这家。

隔着几米远,李光沫看到爹坐在临窗的那桌,正与一个陌生的汉子划拳,吆喝声震耳欲聋,刺破了远处的寂静,惊醒了地上趴着的土狗。

李光沫迈着细碎的步伐,走到桌边,看到爹脸色通红,目光略显呆滞,手上的动作也不太顺畅,就立刻知道——他吃醉了。

李光沫摇摇头,叹道:“今天回不去咯。”

叹息的同时,他又有些兴奋,回不去的话,大概率会住在舅爹家,除能睡软和的席梦思床之外,外婆还会拿出一堆零食摆在他面前,任他吃个饱。

在李光沫的印象中,外婆家总有吃不完的零食、喝不完的牛奶,每次李光沫来,都能带走几个塑料袋或是一提牛奶。

用李老汉的话来说,这才是真正的“吃不完兜着走”,李光沫很喜欢这种“兜着走”,有时,他特想把好吃的全塞进背篓里,背回家慢慢吃。

王燕寻了过来,对桌上的人告罪一声,扯着醉醺醺的李大狗的耳朵,牵着李光沫的小手,就往娘家走。

王立坤家的厨房中,老娘已经烧好了热水,几双洗得纤尘不染的棉拖鞋就搁在墙边,等着人使用。

王燕将男人搀进厨房中,帮他倒热水洗了脚,又扶着他进了堂屋左侧里面的卧室里,这才走出来,陪自己的老娘拉家常。

李光沫一边吃着零食,一边听母女俩说话。

许是有什么话不方便让李光沫听,王燕催促他洗脚后,领着他进了先前的卧室中。李光沫看到一身酒气的爹,没由来地一阵反感。他反感的当然不是李大狗,而是浓烈的酒精的味道和地上的呕吐物。

于是,李光沫在门口彳亍着,始终不肯进屋。

善解人意的外婆一把推开嘟嘟哝哝的王燕,将小外孙领到了堂屋后面的隔间中。李光沫得意洋洋,王燕一脸苦笑,老娘眉开眼笑,李大狗一醉不醒。

从沙坪回来时,已是中午。

李大狗夫妇没进屋,将儿子放在路边,就径直往镇上去了——他们要去家居市场里看看,买几道门和窗户,尽快把新房子装好。

如果把小女孩接过来,老房子就住不下了,所以尽管没攒下多少钱,也必须先把新房子准备好,先装门窗,再买几张床,至于其他的,只能以后再说了。

太阳穿过层层乌云,将阳光洒落在赶路人的肩头,风裹挟着寒意轻轻地吹来,这一冷一热恰好中和。

李大狗夫妇来到镇上,一切都是熟悉的样子,街头的清真馆、政府大楼、卫生院。由于天气较好,街上摆摊的小贩比往日多了些许。

李大狗将车放在小镇的“车站”上,领着王燕穿过冷冷清清的街道,沿着铺了地砖的人行道往前走几百米,便见到一个家居市场了。

说是“市场”,其实也就是一个较大的店铺,整整有二百来个平方,呈长方形向内延伸,直抵到镇公立幼儿园的外墙边。

店铺内摆放着许多家具,如床、木门、桌椅、沙发等等,空间利用率很高,只有几条狭窄的过道。

李大狗俩人迈上台阶,还没进店里,就有一个少妇从椅子上起身迎了过来。

“您好,你们要买些什么?”画着淡妆、涂了口红的温婉少妇脸上泛着淡淡的笑,询问道。

“哦,你们这儿有床、窗户和门吗?”王燕问道。

“有的,款式都挺齐全的,你们进来看吧。”少妇做了一个“请”的姿势,将俩人引进店铺内。

“看,这种门结实耐用,是我们家卖得最好的。还有这种,颜色比较好看,一年保修。”少妇指着一道立在墙边的棕红色木门介绍道。

“嗯,不错,这种门怎么卖?”李大狗站在棕红色木门前,抬手在上面摸了几下。

少妇脸上堆笑,说:“这种门不好做,所以要贵一点,一道四百八,超过三道有优惠。”

李大狗在脑海中飞速思索,二楼有四个卧室、一个隔间,外加大门和楼梯间,拢共需要七道门,但还要买其他的东西,钱不富裕,所以只能先装外面的门。

“两道有优惠吗?我们还要买床和窗户,如果合适的话,都在你这里买!”李大狗皱着眉头。

“行,消费超过一千五的话,可以适当给你优惠,”大抵是单子比较大,少妇痛快地答应了。

李大狗夫妇在家具市场里待了半小时后,花了三千多,买了两道门、四道窗户,外加三张床。挣钱很辛苦,花钱却如流水,物价飞涨,添几道门窗就花了李大狗一个多月的工资。

其实,请发小王木匠打造的话,兴许不用花这么多钱,但李大狗拉不下脸去跟人家说,按王木匠的性格,肯定会按木料成本收,李大狗不忍让他吃亏。

门窗、床等都是大件,不好拿回家,李大狗又另外付了100块钱的运费,请少妇找车拉到家里去,并负责安装好。

两口子出了家居市场,一头钻进了旁边的服装店里,预备给老爷子和儿子置办两身衣裳。

这家服装店价格亲民,是小镇的首选。老板是个三十来岁的女人,能说会道,擅长交际。

服装店里有一个隔间,作了厨房兼卧室。生意好时,经常见老板捧着一碗面坐在门前的藤椅上,一边吃一边盯着店里的情况,或是等着收钱。

李大狗夫妇从前经常在这个店里买衣裳,所以同老板也算是半个朋友。

初进门时,店里很是冷清,大抵因为今天不是赶集天。老板呢?则在隔间里忙活着,准备午餐。做生意的人都是这样,趁着店里没人,赶紧对付几口。

“老板,在吗?”王燕扯着嗓子朝门帘里喊。

“谁啊?等会儿啊,我马上出来!”说话声中夹杂着电磁炉的轰鸣声,以及锅铲在锅中滑动时发出的声响,略显吵杂。

少倾,一个系着围裙的女人掀开门帘走了出来。这女人身材臃肿,粗短的脖子缩在厚厚的羽绒服内,低头时三层下巴全堆叠在衣领上,看着颇为富态。

“哟,我当是谁呢?原来是你俩啊!啥时候回来的?”女人看着四处观望的两口子,笑出了声。

“刚回来没几天。你越长越胖了哈。”王燕眯着眼上下打量她,并调侃道。

“哈哈,生活好了嘛!”女人拎着锅铲的手比划着,另一只手搭在圆滚滚的肚皮上,摸了几下。

“耽误你做饭了吧?我们买几件衣裳。”王燕说。

“行,坐着呗,我收拾一下,马上出来。”话音未落,女人进了隔间,把宽大的背影呈在俩人眼前。

两口子没有落座,在小店里踱步,向墙上挂着的衣服张望。衣服搁在衣架上,一件件地码过去,从童装到老人的衣裳,涵盖了整个年龄段;小店的中间搭着一排红木板,上面整齐地摆着各种款式的鞋。

女人出来时,李大狗夫妇已选好了衣裳和鞋子,全是冬装,连鞋也是棉鞋,老爷子和儿子一人一套。

女人算了帐,待李大狗付钱后,将两口子送至小店门口,又回了隔间,继续填饱肚子。

来之前,李光沫嚷嚷着要吃薯片,王燕就进超市去给他买了;李大狗在门口等待时,看到小摊上堆着苹果和香蕉,就走过来称了几斤。

夫妇俩思索一番,觉得没落下什么东西后,就返回了镇上的“车站”,在角落里寻到摩托车,打算回家。

0 阅读:0

宛儿谈小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