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沉稳,面容常礼貌性地带着阳光的微笑。初次见伊布勒,给人既谦虚又松弛的感觉。家住正蓝旗上都镇的他刚刚应聘上元上都遗址讲解员,和其他同事不同的是,这个“00”后会四种语言:用普通话为游客讲解,用英语为外籍人士提供旅游帮助,德语语言考试成绩优秀,眼下正在背诵蒙古语版的元上都遗址讲解词。
一个人,就像一支队伍。
伊布勒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新闻学专业,从小痴迷历史,喜欢参加朗诵大赛,喜欢参加课前三分钟演讲。用他的话说,他就是喜欢把所学所知快乐地分享,这也是他选择讲解员岗位的初衷。
5月16日,伊布勒第一次上岗讲解:“东出西还”的两都巡幸制,中轴对称的结构布局,各民族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1个小时的时间,全程7.5公里,他准确而精彩的讲解仿佛让游客穿越回七百多年前的元上都。
这个年轻人流畅的讲解,就像心里住着一座城。
在大安阁前,这个大男孩驻足良久。这里地处大兴安岭、燕山山脉与草原结合地带,也是他从小生长的地方,七百多年过去了,他仿佛依稀听得到声声驼铃,看得到大漠飘飞的袅袅孤烟。
“这是我的家乡,讲解家门口的这处世界文化遗产,让我感到既亲切又震撼。”是的,分享本身已经让这个“00”后大男孩感到无比的快乐。
充足的知识储备,是一个优秀讲解员的职业素养。他以海绵一样的心态吸收着新知识。一位研究学者告诉他明德门前一块石头的三种解释,他欣喜记下;游客喜欢问遗址景区内各色漂亮的花儿,他开始学习识别草原上的野花;他想知道元朝时期发行的纸币是如何促进了世界货币的变革……
伊布勒时常感到幸运,内蒙古唯一一处世界文化遗产在他的家乡。在这片美丽的金莲川草原,他希望以讲解员的方式,让世界上更多的人了解这处世界文化瑰宝,做好传承历史文脉的守护者。
文章来源:文章来源:锡林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