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秦汉时期的"三公九卿"的演变,看中央集权制的进化
“三公九卿”的中央官制古已有之。秦始皇设定的“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其中丞相总管天下事、太尉掌军权、御史大夫主管政法,然丞相管百官却不能对太尉及御史大夫发号施令。秦朝的“九卿”即奉常、廷尉、治粟内史、典客、郎中令、少府、卫尉、太仆、宗正。奉常掌祭祀礼仪、廷尉掌司法、治粟内史掌国家财政、典客负责国家外交、郎中令掌管皇帝警卫、少府掌管国有企业、卫尉掌管宫廷警备、太仆负责公务出行、宗正掌管皇帝宗族事务。
汉承秦制,汉高祖刘邦、汉惠帝刘盈、汉文帝刘恒仍沿用了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央官制,但到了汉景帝时期,汉景帝刘启把“奉常”改为“太常”;“卫尉”改为“中大夫令”;“廷尉”为“大理”;“典客”为“大行令”;“治粟内史”为“大农令”。而汉武帝刘彻又将“大农令”改为“大司农”、“大行令”改为“大鸿胪”、“郎中令”改称“光禄勋”。这时的“九卿”之位改称为:太常、大理、大司农、大鸿胪、光禄勋、少府、中大夫令、太仆、宗正。不过景帝与武帝虽将“九卿”中的“六卿”更名,却并没有改变其职能。
随后,汉武帝又将“三公”之“太尉”改称为“大司马”,后汉哀帝刘欣将“丞相”改称为“大司徒”,再后来汉成帝刘骜又将“御史大夫”改称为“大司空”。这时的“三公”之位就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演变成了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不过换汤不换药,改了称呼后的“三公”仍然没有实权,尤其是大司马掌兵马,却无权调动兵马。随后,汉武帝又改设了内朝与外朝,内朝成为了汉武帝亲自发号施令决策单位,而外朝则由大司徒掌管的具体执行单位,变相地将大司马与大司空绕开大司徒直接向皇帝汇报。
原本丞相(大司徒)管百官,太尉(大司马)掌军权、御史大夫(大司空)主管政法的组织架构,渐渐变成了大司马与大司空削权为一个虚职,大司马不能调动兵马,大司空制定不了法令,军权与政法集中在皇帝手里。这还不算,汉武帝又在内朝中设立了一个尚书台,也就是现代的秘书处的意思,反倒让尚书令(秘书长)成为了一个实职,此时的“三公”变成了有职无权,国家大小事务,完全由皇帝一人说了算。由此可以看出,在汉武帝之前,德高望重的“三公”对皇权是有制约的。
到了汉平帝刘衎时期,皇帝年幼,身为大司马的王莽也同时兼了尚书令的职务,这让锐意改革的王莽有了用武之地。他又将“九卿”之大司农改为羲和,后更为纳言、大理改为作士、太常改为秩宗、大鸿胪改为典乐、少府改为共工、光禄勋改为司中,称为六监。这时的“九卿”分别称:秩宗、作士、纳言、典乐、司中、共工、中大夫令、太仆、宗正。王莽以《尚书》的文章为准“托古改字”,其实也一样是换汤不换药,“九卿”还是各自干各自的活,而且还不像“三公”那样有职无权。
到了汉光武帝时期,“三公”只剩议事功能,职权完全被尚书台取代,皇帝之下权力最大的官是“领尚书事”(秘书长)。但实际上尚书台只是一个皇帝议政单位,具体事情还得有人具体执行,为便于落实责任,汉光武帝又将太常(秩宗)、光禄勋(司中)、卫尉(中大夫令)三卿,为太尉(大司马)所领;太仆、廷尉(作士)、大鸿胪(典乐)三卿,为司徒所领;宗正、大司农(纳言)、少府(共工)三卿,为司空所领。这时的“三公”又开始分管“九卿”,也等于是分拆了原丞相(大司徒)的权力。但东汉战事较多,掌管兵马的大将军进入了权力核心,并渐渐地位列“三公”之上。
因此可以看出,从秦朝到汉朝“三公九卿”的演变,主要集中在消减“三公”的权力,“九卿”虽然有名称变化,但具体负责的事务没有大的变化。其中变化最大的丞相(司徒)与太尉(司马),到了汉光武帝时期,原掌管百官的丞相主要负责一些外交出行与制度建设的事务,原掌管天下兵马的太尉分管一些地方安保工作,而原本负责政法的御史大夫只负责财政与国有资产等工作,有事情干了,但也没多大的权力。所以“三公九卿”中央官制的演变,说到底只是为了加强皇权统治,在权力划分上做了一些局部调整而已。
大家好,我是谈秦说汉,感谢您的阅读,欢迎分享与点赞!
【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必删】
2024年1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