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与宁夏同音的甘肃临夏州临夏市和临夏县更名河州市和枹罕县研究

规划君何方洪 2024-05-15 16:50:34

14年前即刚进去新千年的2000年,华语流行乐女歌手梁静茹演唱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叫《宁夏》,这首歌曲是词作者在2004年去了宁夏西海固的王民中学而创作的,这让我国五个自治区之一的宁夏进一步声名远播。但如果普通话不标准的你问一个甘肃人宁夏的事情,他一定以为你在说甘肃省临夏州或临夏市,甚至有可能误会成临夏县。因为对于甘肃人来说,临夏州临夏市和临夏县远比宁夏出名。但是由于临夏回族自治州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名字同音,且都是回族自治区域,导致很多国人都分不清楚两者,从而人们就只记得宁夏而忽略了临夏,让临夏在全国都没有什么知名度。

其实宁夏与临夏同饮黄河水,习俗相近、人文相亲、产业相连。但是甘肃临夏却一直活在宁夏的“阴影”下,成为了最没有存在感的地级行政区。而是临夏州还跟州府临夏市及州辖临夏县三者同名,就像新疆和田地区和田市和田县一样,更加让人在现实生活交流中的搞不清究竟说的是哪一个“临夏”。很多甘肃省临夏人,在外地介绍自己的家乡临夏的时候,经常需要解释“宁夏自治区”与“临夏州”和“临夏市”及“临夏县”的区别。

因此,甘肃省临夏州为了彻底解决同一行政区域内,临夏州、临夏市与临夏县三地重名造成的诸多现实不便的问题。决定对临夏州临夏市和临夏县名称进行更改,但是临夏州作为我国30个民族自治州,改名的难度极大。所以最合适的就是把临夏州的州府城市临夏市和临夏县进行更名。经过深入研究,临夏州决定把临夏市改名为“河州市”。因为临夏市在历史上就是经商传统悠久的河州,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曾有“东有温州、西有河州”的赞誉。但是城镇规划君何方洪认为,临夏县也应该更名,可考虑改为枹罕县或导河县。

一、临夏州临夏市临夏县基本情况

(一)临夏州基本情况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简称为临夏州,位于甘肃省中部西南面,是全国两个回族自治州和甘肃两个民族自治州之一。临夏州位于黄河上游,成立于1956年11月,总面积8169平方公里,下辖临夏市、临夏县、康乐县、永靖县、广河县、和政县、东乡族自治县、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7县1市,还有123个乡镇、7个街道办、1089个行政村、106个社区,户籍人口248.68万人,常住人口210.11万人(截至2023年底),有回、汉、东乡、保安、撒拉等42个民族,东乡族和保安族是以临夏为主要聚居区的甘肃特有少数民族。

1949年8月15日,陕甘宁边区政府发布120号命令,设立临夏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8月20日至23日,王震将军率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解放临夏地区。9月初,相继设置军事管制委员会、洮西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临夏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50年9月,改为临夏分区专员公署。1956年11月19日成立临夏回族自治州,现辖临夏市、临夏县、康乐县、永靖县、广河县、和政县、东乡族自治县、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

临夏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镶嵌在甘肃这柄“玉如意”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拥有一个个独具魅力、独树一帜的自然标识、历史符号、人文名片。具体来说就是“十有”:有见证变迁、地质演化的奇特地貌。临夏盆地被学术界誉为“最漂亮的陆地磁性剖面”、“全球盆地研究亮点”,有距今3000万年至170万年的多处连续天然剖面和160万年以来黄河7级阶地的黄土沉积,是揭开板块运动、青藏高原隆升、黄土高原和黄河形成神秘面纱的“金钥匙”。

临夏州有跨越时空、享誉世界的丰富化石。距今7亿年至2.3亿年的海洋生物化石、距今2亿年至6500多万年的刘家峡恐龙足印化石群、距今3000万年至100多万年的和政古动物化石群,占据了多项世界之最、荣获“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临夏被誉为“古动物的伊甸园”。有星罗棋布、探源文明的史前遗迹。

临夏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现有世界级遗址点1个、国家级7个、省级21个,马家窑、半山、边家林、齐家等遗址星罗棋布,出土了“彩陶王”、天下第一铜镜、天下第一铜刀、玉七联璧等珍贵文物,是中国彩陶文化唯一没有中断的地区,被誉为“中国彩陶之乡”。有灿烂辉煌、多元一体的优秀文化。黄河文化、大禹文化、非遗文化、花儿文化、牡丹文化等交相辉映,有世界文化遗产炳灵寺石窟、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花儿”,有临夏砖雕、保安腰刀锻制技艺、河州木雕、临夏刻葫芦等11项国家非遗和29项省级非遗,享有“中国花儿之乡”、“中国砖雕文化之乡”的美誉。有雄浑壮丽、钟灵毓秀的山水美景。

临夏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补给区和生态安全屏障,有黄河三峡、炳灵石林、莲花山、松鸣岩等自然美景和八坊十三巷、保安三庄等人文景观,现有各类景区景点109处,其中国家5A级旅游景区1处,4A级旅游景区9处。有琳琅满目、品味俱佳的特色美食。临夏美食源远流长、种类繁多,制作精良、品鲜味美,东乡手抓、平伙、康美牛排、临夏八大碗、牛肉面、河沿面片、河州包子、油馃馃、发子面肠、甜醅子等菜品自成体系,色香味俱全,品意形绝佳。有三道交汇、四方通达的优越区位。

临夏自古以来就是古丝绸之路南道要冲、唐蕃古道重镇、茶马古道枢纽,是明代著名的四大茶马司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商贸流通极其活跃,享有“西部旱码头”、“河湟雄镇”、“东有温州、西有河州”等美誉。有深深植根、流淌不息的红色基因。临夏的革命先驱胡廷珍是甘肃最早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党员之一,导河特别支部是甘肃最早成立的三个党支部之一,红军长征经过康乐,王震大军在临夏抢渡黄河解放大西北,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百万千瓦级大型水电工程刘家峡水电站,都是不可磨灭的红色印记。

2023年,临夏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39.7亿元、同比增长6.5%。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4.2亿元、同比增长14.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216元、同比增长5.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46元、同比增长8.0%。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30.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2.1 亿元、同比增长5.5%。

(二)临夏市基本情况

临夏市地处黄河上游,位于甘肃省西南部,是临夏回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全州政治、经济、文化和商旅中心,区域总面积90.8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26.27平方公里,市域东与东乡县接壤,南西北与临夏县毗邻,东西长20公里,南北宽4.4公里,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呈狭长性地形,是典型的河谷地带,平均海拔1917米。辖4个镇、7个街道,35个行政村、46个社区,总人口接近50万人(常住人口36.5万人),境内有汉、回、东乡、保安、撒拉等18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3.3%。

2023年临夏市全市完成生产总值120.2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3.39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94.8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2.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7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1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8182元和20446元,经济运行保持了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新的进步。

临夏市区位优势突出,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上的重要节点,距省会兰州117公里、青海省会西宁270公里、中川国际机场140公里,有着依藏面兰的独特区位优势,在历史上是古丝绸之路的南道重镇,是西部地区的重要商埠。近年来,我们按照全力构建“一环六横十五纵”的交通路网格局,建成通车了总投资36亿元的临夏环城北路建设工程,攻坚克难拓通了48条城市“断头路”。同时,随着临大高速、兰永临高速、兰合铁路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相继建成投入使用,全市内畅外联、四通八达的立体化交通格局正在全面构建,届时临夏市将成为甘肃西南部重要门户城市,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将更加凸显。

(三)临夏县基本情况

临夏县位于甘肃省中部、临夏州西南部,地处黄河上游、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县境东西宽53.1公里、南北长59.85公里,总面积1212.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9.3万亩;辖25个乡镇(16个乡、9个镇)、218个行政村、9个社区,有回、汉、东乡、保安、撒拉、土、藏、蒙古、哈萨克族等9个民族,2023年底总人口42.6万。交通条件便利。

临夏县地处甘、青两省交界处,是兰州通往甘南、青海、四川等地的“黄金通道”,东通省会兰州,西接青海牧区,国道213线穿境而过,连接着天府之国的四川盆地,兰临合高速直达省城、直通九色甘南,临循高速全程贯通,成为连接青海的大通道,正在建设的兰临合铁路贯穿东西,临夏机场即将落地建设,互联互通、四通八达的区位优势日益凸显。

临夏县的自然条件独特,土壤无污染、日照时数长、昼夜温差大、水利资源充足,是一片适宜农作物生长的天然沃土。誉为“万顷塬”的北塬片区是全省最大的台塬区和全州最大的自流灌区。生态环境秀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山清水秀、生态良好,素有“天然氧吧”的美誉。境内有大夏河、牛津河、老鸦关河、红水河等9条黄河支流,有三岔坪林场、太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形地貌丰富多样,山水川田交相辉映。

临夏县的商贸流通活跃,自古以来是牧区与农区经济贸易、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也是古丝绸之路南道要冲和唐蕃古道、茶马互市的重要驿站,是内地连接藏区的重要经济通道,各族群众素有走出去闯天下、善经商敢创业的传统,常年有5万余人活跃在青藏线上,为推动内地与藏区经济和文化交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临夏县的历史文化十分悠久,马厂、半山、马家窑、齐家、辛店等古文化遗址星罗棋布,有崔家庄、杨家河、任家崖等省级文物遗址3处。中原汉儒文化、伊斯兰文化和藏传佛教文化在这里相互浸润,形成了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花儿”为代表的独具特色而又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临夏砖雕、葫芦雕刻、马五哥与尕豆妹等4项民间文化艺术被纳入省级非遗名录。

2023年,临夏县全年完成生产总值61.07亿元、同比增长6.7%,固定资产投资54.8亿元、同比增长28.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06亿元、同比增长15.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4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32.7元、同比增长8.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72.1元、同比增长5.3%,经济运行总体呈现出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态势。

二、关于临夏州府临夏市更名的必要性分析

临夏州临夏市和临夏县之所以会产生“一地三重名”的现象,与临夏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密不可分。临夏是中国知名的回族自治州之一,州政府驻地在临夏市,而在市区西南部,还有一个临夏县,这种复杂的行政区划不仅让外界很容易混淆不清,也给当地民众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

而且临夏市是古代被称为“茶马互市”的地方,也是通往藏区的商品集散地。这个地方曾经被称之为“中国的小麦加”,在古代也是被称之为“河州”。临夏市的别称“河州”具有较强的民意基础与文化底蕴。河州名字响亮,而且历史悠久,西北地区都知道。临夏名称易与宁夏混淆,加上都是回族自治地区,掩盖了二者各自的地域特色,所以将临夏市改名为河州市确有必要。

为什么临夏市要改名河州市呢?因为这里在古代就是河州。据城镇规划君何方洪查询相关史书了解,河州因大禹导河而得名。在十六国时期,前凉张骏太元二十一年(公元344年),分凉州地设置新的州,而这个州名就以《禹贡》:“导河积石,至于龙门”,故而把积石州的地界命名为了河州。也有人说是河州以河名,而河州因黄河而得名,所以河州之名从此开始。临夏市所在地域,在历史上曾屡次更名,其中“河州”一名沿用时间最长,达1600多年。所以,临夏俗称“古河州”。

综合上述因素来看,临夏市更名为河州市意义重大,使临夏州、临夏市、临夏县三地同名现象得到有效解决,有利于商贸旅游业发展,对进一步加快临夏市改革开放和振兴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和现实意义。临夏市更名为河州市之后,河州之名将更加响亮,自带文化历史深厚的地域属性。

临夏州、临夏市、临夏县三地重名问题,造成外地人难以分辨的困难,也不利于临夏的对外宣传和招商引资。城镇规划君何方洪认为,关于临夏州、临夏市和临夏县的域名更名工作应该通盘考虑,按照历史渊源和习惯称呼,历史上的河州包括现在的临夏州全境,理论上临夏州应改为河州市,而临夏市名称不变。但是由于临夏回族自治州涉及民族自治区域更名,更名难度极大。

所以城镇规划君何方洪认为,除临夏州继续使用“临夏”外,应将临夏市更名为河州市、临夏县更名为导河县或枹罕县。据明《河州志·古迹》记载:”枹罕县,州西七十里。本汉旧县,今废。”清(河州志》同。根据《水经注》记载:枹罕县故城和枹罕县城均在漓水(今误称大夏河)之南,前者在故城川水(槐树关河)注入漓水之前,后者在漓水入黄河之前。因此我国考古学家考定枹罕县故城在今临夏县之双城;枹罕县城在今临夏市,明之河州城即今临夏市所在。

因此,将临夏市更名为河州市,临夏县更名为枹罕县或导河县,这样既尊重了历史,呼应了“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和“大禹导河”及“枹罕故城”的域名文化内涵,有利于临夏州临夏市和临夏县的文化旅游宣传和招商引资,又一次性解决了三地重名的问题。

三、老百姓对临夏市更名为河州市的支持和反对情况

一个地区要想更改行政区划专名,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必须要经过经过科学的论证和复杂的申报程序,其中有一道必要的程序,就是要征求民意的支持。甘肃省临夏市行政区划名称变更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曾就“临夏市”更名为“河州市”进行过专门的民意调查,具体的调查情况如下。

这次临夏市的更名调查活动,一共发放了问卷4665份,其中的纸质问卷调查为570份,而电子问卷分数为4095份,可见调查问卷其实是以网络为主的,毕竟严峻问卷调查的占了绝大多数。通过这一次专门针对利益相关群体就临夏市行政区划名称变更的合法、合理情况调查,认为临夏市更名为河州市合法且合理的人数最多共3689人,占本次临夏市更名问卷调查总人数的比率高达79.08%;认为不合理的人数共有861人,占了本次问卷调查总人数的18.46%。支持并同意临夏市行政区划名称变更的人数最多有3576人,占总人数的比例为76.66%,而不支持临夏市更名的人数占比为18.74%。

这次问卷调查中,关于临夏州府临夏市更名为“河州市”,一共有3157人认为更名为河州市以后,将非常有利于临夏市的历史延续,也就是认为从历史延续的角度考虑人数占比为67.67%;而一共有2948人认为临夏市更名为河州市将非常有利于临夏市的城市宣传推广和形象提升,这个比例为63.19%。在调查总人数中约有51.53%的人认为临夏市更名为河州市,将非常有利于临夏这座城市的多民族文化的认同,更有利于民族团结。而大约44.12%的人则认为临夏市更名为河州市之后,将非常有利于临夏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尤其是有利于临夏市的招商引资工作,能够通过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提升,来带动招商引资水平,从而促进这座城市的经济发展。

通过这次临夏市有关利益群体对临夏市行政区划名称变更所造成的不利影响方面的调查发现,一共有2159人认为行政区划名称将临夏市更名为河州市之后,将会造成临夏市几十万人的户口本和身份证等涉及更名的手续变更麻烦和问题,这个比例竟然达到了46.28%;而另外还有1800人则认为临夏市更名为河州市之后,临夏市几万套房产、不动产证及其他相关信息资料变更麻烦和问题,这个比例也达到了38.59%。

四、关于临夏市更名为河州市的计划和部署

为充分体现临夏市历史文化、人文地理和多民族融合发展的历史传统,顺应临夏州临夏市广大人民群众的期盼,彻底解决同一行政区域内临夏州、临夏市与临夏县同名造成的公共行政管理、对外开放和群众生产生活诸多不便等现实问题,临夏市人民政府根据《行政区划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704号)、《行政区划管理条例实施办法》(民政部令第65号)、《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民行发〔1996〕17号)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等法律法规,临夏市经过前期调研、分析和论证,并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建议的基础上,依法依规于2020年启动了行政区划名称变更工作,拟将“临夏市”更名为“河州市”。

如今已经来到了2024年,也就是从临夏市启动更名到现在,已经过去了4年时间,但是国家还没有批复同意临夏市更名为河州市。但是城镇规划君何方洪认为,国家早晚都会同意临夏市更名的。因为根据国家关于更名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最新的政策,稳慎对待行政区划更名,不随意更改老地名,坚持行政区划保持总体稳定,做到非必要的不调、拿不准的不动、时机条件不成熟的不改。但是目前临夏市更名已经迫在眉睫了,不仅有必要更名,而且时机已经基本成熟了。

0 阅读:0

规划君何方洪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