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龙满族自治县境内大部分村庄盖民房,仍然保留着前门和后门槛子下横放一块条石的习俗,这块条石被当地百姓称为过门石。要问它的来由,还真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呢。
话说清朝入关坐下了江山后,战争少了,除了有一些南蛮北狄偶犯边关外,没有大的战事。于是那些随朝廷入关的八旗兵将就派不上用场了,不止是满八旗,还有蒙八旗、汉八旗,这些人肩上都扛着一张嘴,得吃饭哪!这就成了朝廷的一大负担。不仅如此,而且八旗子弟们个个游手好闲,架鹰牵狗,有时还扰民,把个年幼的顺治帝愁得直戳牙花子。
这时有的大臣替朝廷出谋划策,说北京周边有无主的荒地,圈给他们耕种,让他们有事干,而且还能自食其力,也免生事端。顺治一听是个好主意,就颁布下去实施。别说,这招真起了作用,减轻了朝廷财力负担,京城也安定下来。
可是到了康熙八年,百姓对朝廷的圈地运动怨声载道。有的旗人把本是有主的田地也圈到自己名下,而把土地的主人强行撵走,这哪能不引起民怨?有大臣上奏到康熙帝,并出主意说:“如今冷口外、喜峰口外,还有无主荒芜土地,是明朝开国时期与蒙古人中立地区,至今无人开垦,何不让这部分人到那里去圈地垦荒。”
康熙准奏,此后,满族人就分别以奖励军功、分丁拨户等形式出关来到冷口、义院口、界岭口外的现青龙县“跑马占圈”。那时这里荒芜了三百多年,已是树木林立,野兽成群,人们的住所时常遭到野兽的侵扰。
话说有这么一户姓姜的人家,是随皇粮庄头过来的佃户,专为主子管护山场土地。为了劳动方便,这家就在主子的山场土地上安家盖了房子,属于独一户。
他们两口儿只能白天一起干活儿,把两个孩子锁在家里,几乎天天都能听到豹喘狼晾;到了黑夜单人就不敢出屋,还时常听到野兽在他家房前房后转悠的动静。这天,姜家听说有一户亲戚也搬到口外来了,离他家不太远,两口儿决定去看望一下。两口临走前,用木头把窗户加固得严严实实,又对两个孩子嘱咐了又嘱咐,然后锁上门就走了。
留在家里的一个是女孩,六岁,另一个是弟弟,才只有四岁。眼见太阳落山了,父母还没回来。两个孩子在屋子里闷了一天,准备的干粮早就吃没了。天黑下来了,弟弟连怕带饿,就咧咧哭,姐姐哄也哄不好,也跟着哭了起来。忽然门外有了响动,门被摇得“哐哐”响。小姐弟俩以为是父母回来了呢,就来到门前,透过门缝一看,见是一群狗,他们不认得,其实是狼。接着窗子也响起来,多亏阿玛用木头给拦了好几道,要不非得让“狗”给拱开不可。弟弟喜欢狗,就让姐姐点着灯看狗玩。这群狼集中到了前门处,轮番用前爪在门槛儿下挠土,挠一阵就有狼上去用尾巴往出扫被挠松的土,反复这样。弟弟说:“姐,你看,狗还会用尾巴当笤帚,扫来扫去真好玩!”
姐姐听了也好奇地走过来看,她端着油灯往前一走,狼尾巴扫土扬起的沙士迷了她的眼睛,她一激灵,手一颤,灯油就洒了,正好洒在狼尾巴上。随后灯芯儿也滑落下去,只听“噗”的一声,狼尾巴就起火了,狼一疼就立刻抽回了尾巴,拖着一团火光向别的狼身上冲去,要不怎么说狼心狗肺呢!一狼受到生命威胁,它也不想让其他狼好。第二个狼身上着了火也扑向别的狼,一传俩俩传仨,仨传五个变成八,十几只狼簇拥在一起,“噻噻”惨叫,火光冲天,不一会儿,这群狼就被烧死了。幸亏是在青草茂盛的夏天,要是在冬春季节,肯定引起山火。
当姜家两口儿从亲戚家回来,已经很晚了,老远就闻到一股腥臭味,到家一看,离自家房子三丈多远处,一摊什么东西,还冒着烟,走进前一看,一堆四个蹄的动物被烧焦了。两口儿一愣,赶紧去开自家的门,发现门前多了一堆土,门槛儿下边被挖了一个很大的洞,慌忙打开锁,见自己的一双儿女拥在一起睡着了,这才放下了心。他们叫醒儿女,女儿讲述了刚才的情景,两口儿听了,看着门槛下面的洞,后怕不已,如果不是油灯点着了狼尾巴,再一会儿,狼就能钻进来了,此时儿女早就成了饿狼肚子的食物了!
狼死绝地,这里烧死了十几只狼,姜家也不在这里住了,搬到别处另盖房了,人们就把这条沟叫“烧狼谷”,至今无人居住。姜家搬出后在盖新房时,为防狼在门槛儿下打洞,就在门槛下放一块长条石,因为长度超过门框,就叫它过门石。此后家家效仿,演化成了盖房必有的一种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