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列宁去世,斯大林凭借出色的权谋和手腕,联合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组成「三驾马车」,战胜托洛茨基保住了苏联第二任话事人的地位。
可当他开始施展拳脚时才发现,最大的对手托洛茨基、农业迷布哈林、列宁的亲密战友加米涅夫等却在旁虎视眈眈。
他稍作沉思,瞬间清明,他目眺远方,杀机必现。
斯大林想干什么?
当斯大林成功拿下苏联最高权柄时,列宁留下的元老班底还不知道,他们将来要面临的是什么。
但不急,他们很快就知道了。
作为斯大林的一生之敌,托洛茨基是犹太富商之子,自小锦衣玉食,家里良田300亩,是货真价实的富二代。
富庶的家庭条件,也成为日后他和斯大林产生矛盾的重要原因之一。
富人和穷人,贵族和贱民,这就是托洛茨基和斯大林身份差别的真实写照。
这也是为什么日后苏联红军中贵族出身的军官都跟着托洛茨基混,穷苦人家出身的都跟着斯大林混的原因。
然而也正是因为家中不差钱,托洛茨基的革命生涯主要是以写作、搞理论、跑路为主。
等到「十月革命」后,因为是苏俄红军的创始人,托洛茨基做了苏联军方老大,还领导红军赢下了内战,声望口碑如日中天,威望地位和列宁旗鼓相当。
这样的环境下,托洛茨基到哪儿都是众星捧月,除了跑路逃亡哪里经历过人间疾苦。
斯大林恰恰相反,苦逼的家庭条件让他只能野蛮生长。
革命是需要钱的,刚开始跟着列宁混的时候他深入地下世界,搞起了黑色收入,以此为组织募集资金,化身列宁的大金主。
在那片没有规则、没有纪律、没有道德、全靠运气和实力的暗黑世界,斯大林一混就是15年。
所以说托洛茨基这种高谈阔论、舞文弄墨的理论派,凭什么和能文能武、混过地下、当过老大的斯大林掰手腕?
在托洛茨基的认知里,苏联高层的权斗还是同志们之间的理论切磋,有事来辩论,比的是谁的嘴更强。
但经历过暗黑世界的斯大林明白这个世界的残酷,权力斗争没有友谊第一,只有你死我活。
会死人的!
可能托洛茨基自己都不知道,列宁去世是他此生赢下斯大林的唯一机会,可惜他没有把握住。
那就不要怪大林子不客气了。
1925年,斯大林先是联合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孤立了托洛茨基,解除了他的军权,直接发配到了清水衙门打酱油。
八个月后,「三驾马车」反目成仇,斯大林的“独”让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胆颤心寒,他俩自知斗不过大林子,只能想法子。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他们想到了刚被搞下去的托洛茨基。
托洛茨基的威望、地位是唯一可以和斯大林掰手腕的人。
于是他俩回过头去请了托洛茨基,准备组个「新三巨头」拿下斯大林。
只能说早干嘛去了,都出局了还想回来翻盘?
1927年,经过一年的斗争,哥仨组团被KO,斯大林再赢一局。
现在列宁当年组的班底只剩下布哈林和李可夫等人了,可两个挥着笔杆子的「农业迷」,怎么斗得过拿着枪杆子的「工业迷」呢?
1929年斯大林随便找了个理由,便把布哈林踢出局,第二年又解除了李可夫的职务。
至此当年跟着列宁混的元老班底彻底被边缘化,斯大林大权独享,成为了江湖第一人。
但后来「基洛夫遇刺事件」的发生,彻底激怒了斯大林,让他心中恶龙抬头,杀念四起。
最终列宁当年组的15人班子,除了4人提前去世,剩下的全被斯大林灭掉。
斯大林想干嘛,疯了吗?
难道曾经的格鲁吉亚文艺青年,已经被权力腐化成这样,不顾一切要做苏联的「彼得大帝」?
那我们就要看看当年的苏联是什么情况。
一战前,沙皇俄国虽然有「列强」之称,却无「列强」之实。
同西欧的英法德比起来,不论是经济还是工业都差太多,甚至连日本都没有打过,丧失了在亚洲的地位。
此后,经过一战和五年内战的摧残,整个俄国几乎被炸成了一片荒地,工业设备损失75%,苏俄成立时就是个落后的农业国。
最致命的是苏联走的路子和西方世界的国家是两条截然不同的路子,天生的死对头,有你没我,有我没你那种。
对于全世界的资本主义国家来说,不干死苏联不算完。
所以摆在斯大林面前的任务有两个:
一是肃清异己,整顿思想,苏联上下拧成一股绳;
二是快速完成工业化,用钢铁洪流武装自己,抵抗未来战争发生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武装侵略。
所谓攘外必先安内,大林子唯一的办法就是用强硬手腕,除掉一切对他地位威胁的人,把所有的权力集中在自己手里。
然后集中全苏联的人力、财力、物力发展工业化。
虽然布哈林等人先把苏联发展成发达农业国,再向工业国转型的路子是对的,但是太慢了,苏联等不及。
所以他们也被干掉了
最终,天下归一,苏联的工业化道路轰轰烈烈地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