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1揭幕式
美国当地时间12月2日,美国空军在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举行了下一代轰炸机B-21“突袭者”的揭幕仪式,揭幕式执行了严格的保密措施,所有的智能手机都不被允许带入场内,现场拍摄和录像只允许在固定机位进行,当蒙布被揭开后,一款带着“飞碟”科技感的新型轰炸机印入记者眼帘,虽然具体性能还未公布,但所有军迷都知道,一个新的空中作战时代开启了。
一.“突袭者”的由来
“突袭者”源于轰炸机东京
美国空军赋予B-21的代号是“突袭者”,该代号源于二战珍珠港事件后由美国空军执行的“杜立特空袭东京”任务,从当时的作战场景来看,“杜立特空袭”是在美军穿透日军层层海空防御执行的“穿透式”打击任务,而现在B-21的作战使命也与其惊人类似,即要穿透美军主要对手设置的层层防御圈,突袭高价值重要目标,只是这个“突袭者”代号估计首先会让日本心中一紧。
普遍认为,B-21被美国空军赋予的装备历史使命是:在未来几十年内代替美军现役的B-2和B-1B战机,成为空中弹药投送主力平台,那么,为什么美军不重新改造B-2而是要新造一款B-21呢?这其中的原因值得认真研究。
二.B-21不是一款战机而是一个系统核心
B-21的空中指挥控制核心
歼-20总师杨伟在《航空学报》发表的论文《关于未来战斗机发展的若干讨论》中认为,下一代战机的发展方向已经确定是从单机平台到了“系统簇”,即由一群具备各种功能的作战飞机通过高速互联的机间数据链共享态势,使用人工智能软件规划实时最优作战方案,从而涌现出惊人的集群作战能力,实现1+1大于2的效果,而普遍认为,像B-21这样大型的、具备高度信息化能力的空中作战平台将成为“系统簇”的核心,美国战略资产与预算评估研究所CSBA在2015年时就对这种作战概念进行仿真验证,结果显示,以一个大型空中平台为核心的“系统簇”战机群,在与敌隐身战机交战时获得了压倒性优势,巧合的是,这款大型空中平台的模样就和12月2日曝出的B-21惊人相似,而当B-21挂载上马斯克的星链并集成了美军正在建设的全领域联合指挥和控制(JADC2)系统后,就必然会进化成CSBA所设想的那种战机,而这些能力恰恰是B-2所不具备的。
三、B-2必须退役的理由
B-2改造相当重新研发,没有太大价值
很多人观察一款战机都喜欢从外形上直观地观察,两款战机二者“长相相似”就似乎可以“复用大部分零件”,这种观点其实是完全错误的,就好像丰田车和印度车即便外形相似,但实际性能表现也会相差很大,B-2看起来和B-21外形相似,但因为B-2研发时间过早,其中的发动机、航电系统、作战系统都需要全面更换,而这些构件一旦更换后,战机的重量、重心、耗电量、算力资源都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外形上的气动布局需要根据这些变化做出很大的调整,揭幕式上的B-21看起来和B-2类似,实际上在细节局部已经改动相当大,气动特性和B-2截然不同,绝对不能视为B-2战机的缩小版。B-2必须退役的理由是:
隐身性能过时。B-2的体积过于庞大,进气道处理细节不好,隐身材料过时,这三个因素都决定了它的隐身性能虽然尚可但却不能达到完美的程度,特别是面对中国新研发的反隐身米波雷达时很容易暴露行踪,而从揭幕式上照片看,B-21缩小了体积和进气道,隐身材料水平也肯定不低于F-35,总体隐身能力绝对是大幅度跃升的。
航电系统过时。美国空军形容B-2是一个孤独的杀手,即当B-2起飞执行任务时,为了保持电磁隐身,B-2一般不会联系后方,甚至连指挥所自己都不知道B-2去了哪里,这个缺陷能使用定向的卫星通信解决,但B-2要集成这种设施需要的成本太大,整个飞机都要重新设计。
作战系统过于单一。B-2的作战系统主要面向凌空轰炸任务和防区外打击任务,并没有指挥系统簇实施多种空中作战的本事,而B-21成为系统簇核心后自然可以通过“下载app”的方式具备指挥空战、反潜、防空等多种作战任务能力,成为真正的空中前线隐身指挥所。实际上,B-21甚至可以直接搭载上空空导弹实施空战,也可以指挥其他作战平台发射的战斧巡航导弹打击目标。
四.中国不怕这种战机,已经已经有“系统簇”
鉴于以上理由,B-2被B-21替代就成了必然,不过美国空军失算的是,解放军早就开始发展了有人-无人协同技术和战法,装备也已经出炉了一堆,B-21面对的协同式防空系统本身就是一种“系统簇”,绝对不是10年前的老东西,而是旗鼓相当的强劲对手,B-21想突破中国的空中防御还很难,但是突破日本空中防御,让它永远服从美国,倒是真的不难,真正怕它的应该是日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