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人这一生,说到底,是过给自己的。
《庄子·骈拇》中有言,“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
意思是:野鸭的腿虽然短,但要给它续上一段,也会使其痛苦;鹤的腿虽然长,但若截掉一段,也会使它悲痛。
庄子通过自然现象想要告诉世人:万物各有差异,但这种差异对它们本身的需求来说,却又是恰到好处的。
所以,横空万里的鲲鹏与跃飞数丈的蓬间麻雀,不必互相羡慕,只要“自适其适”,便是合乎生命大道的。
你羡慕的也许只是别人不屑的,而你所拥有的的,或许正是他人所渴望的。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卞之琳诗中这样写道。
我们也往往会羡慕那些看似“风轻云淡,毫不费力”收获成功的人,羡慕他们拥有而自己未有的东西。但其实,谁的生活都不容易,这令人羡慕的背后没人知道有着什么样的痛苦不堪。
贾平凹在《废都》里写道“在城里的人很想到城外来,可是城外的人却很想到城里去。”
02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认为,凡事都应该顺应自然,不可刻意追求。
在《庄子•外篇•至乐》中有一个鲁王养鸟的故事。
鲁王养了一只海鸟,又是给它敬酒,又是对它奏乐,还给它喂食猪牛羊肉。结果,这只海鸟不吃不喝,三天就死了。
这个故事让我们知道,用自己的生活方式去养鸟,而忽略了鸟本身的习性,最终只会酿成悲剧。
忽略了自己的天性,往往会给自己带来伤害,也意味着丢掉了自己的幸福。
人只有遵从自己的内心,才能活出真实的样子。
年岁渐长,越发懂得,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成为朋友。
茫茫人海,有人同行,是幸运;无缘相伴,也不强留。我们只珍惜能和自己同行的那一部分人。
成年人的友情,从来都是只筛选不改变,只接纳不强求。
看到过一句话说:“所有感情的变淡,都是因为频率不同。”
三观不一致的人,很难做到相互认同。步调不一致的人,很难做到并肩同行。
和不同频的人在一起,总是难以相互认同。
你的心之所向,他无法理解;他的喜怒悲欢,你无法感同身受。
两个人的生活节奏,永远都不在一个频道上。
不仅思想无法同步,做事无法同频,节奏也无法一致。
最终,这段关系只会让彼此越来越累,渐行渐远。
人人生而不同,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不是所有人都三观一致。
维系一段关系,最好的方式就是:尊重彼此,接纳彼此。
学会尊重别人的想法,接纳别人的差异,放下改变别人的执念。
听到过一句话说:“这世上最难的一件事,就是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的脑袋。”
人生中最悲哀的事莫过于,总是期待改变别人,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
但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没有必要随波逐流。
费力改变别人,不仅会毁了友谊,还会伤了人心。
与其试图改变别人,不如遵循求同存异,才是最舒服的相处模式。
网上有个问题问:为什么成年人,越来越难交到朋友?
有一个高赞回答是:“因为没有人会在这个年纪委屈自己,去接受那些一眼就知道无法深交的朋友。”
人越成熟,选择朋友就会越谨慎,但凡需要强求的关系,都会选择远离。
人这一生,一定是遵从自己的内心,才能活得最舒坦。
人与人相处,没有必要强求,如果一段关系让你很累,就无需勉强维系,如果彼此相处不来,就各走各的路。
成年人的友情,合则来,不合则散。
03
心理学上有句话,当生命力无法向外伸展时,它就会向内塌陷。
因为压抑只会不断损耗自己的生命力,唯有揭开自己的原始面纱,我们才能在其中找回自己的力量。
圈养在动物园的狮子,被伺候得再好,还是会失去活力。
英国著名精神分析学家唐纳德.温尼科特曾说过:原始天性就是我们与生俱来的秘密武器,即本能的潜力。
内在丰盈的生命力,能使我们抓住人生里可遇不可求的机遇,靠近内心渴望已久的生活图景。
一个人如果总是体验到内心的撕扯和内耗,天性被压抑太久,生命力一直被损耗。
生于世界,活于自己。
丰子恺先生曾经在书里写过:
“我以为人的生活可分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人生就是这样的一个三层楼。”
人生在世,来去匆匆。几十年的光阴眨眼而过,我们能做到的就是要过好每一天,生活的富足和精神的愉悦缺一不可,保持诗意乐观的生活态度,这样的人行走在世上才最坦荡自然。
每个人的追求不同,对生活的要求也不尽相同。
有的人吃饱穿暖,每天乐呵呵的生活就算幸福;有的人大吃大喝,每天赚大把的钞票才算幸福。选择哪种生活,你就拥有哪种快乐。
陈大咖在《不过一碗人间烟火》里说:“人生在世,无非‘吃喝’二字。”
人这一辈子,风里来雨里去,到头来也只是为了这两个字。有饭可吃,有衣可穿,有房可住,不用担心肚子饿,也不用担心冬天冷。
在大多数人的心里,一切都是浮云,
老子说过:“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这也是平常人的心态,不求什么大富大贵,只求家庭美满,父母健康,子女善良。
04
为自己的内心而活才是真正的人生。
袁枚二十三岁中举,次年中了进士。
他又回乡完婚,娶了幼时娉定的王氏。"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真是喜上添喜。旧时代把中进士叫"大登科",把娶媳妇叫"小登科"。袁枚此刻正是"大登科后小登科",得意达于极点。
在北京城里做了三年翰林后,因满文不合格,外调做了七年县令。
在县令职位上,袁枚勤于政务、官声极好,这一年,他33岁。
看不惯官场的阿谀奉承,不想搞溜须拍马那一套,袁枚选择了激流勇退——辞官。
袁枚本人好吃,有三大癖好:一是喜欢逛厨房,二是喜欢收集食谱,三是喜欢拜访名厨。《随园食单》就是他根据收藏的食谱和与大厨切磋的心得,撰写而成。
《随园食单》搜罗了数百种南北经典菜肴,从山珍海味到小菜粥饭,每道菜品都经过千锤百炼,号称"美食圣经"。
杨绛先生说,“上苍不会让所有幸福集中在某个人身上,得到了爱情也未必拥有金钱;拥有金钱未必得到快乐;得到快乐未必拥有健康;拥有健康未必一切都会如愿以偿。
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才是淬炼心智、净化心灵的最佳途径
。一切快乐的享受属于精神,这种快乐把忍受变为享受,是精神对于物质的胜利。这便是人生哲学。”
05
人这辈子,其实活着就是给自己看的,不是给别人的。
不管别人喜不喜欢你,不管别人对你的生活有什么看法,其实都无所谓,你尽管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生活,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丰富自己的内心,才是最好的。
看到很多人,或是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或是专注自己喜欢的事情,或是偶尔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或是抽空看一本书,或是做一些甜品,或是出去钓鱼等等方式去让内心得到平静以及丰盈。
人的精神世界也会丰盈起来。
求同存异,彼此相处舒服就是最好的关系[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