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心理:上任伊始,你想做个有亲和力的领导吗?

风斯若之 2024-10-15 16:48:35

在我28岁的时候,因为各种机缘巧合,从一个编辑部的工作人员快速地成为了一家杂志社的代社长,期间并没有给我任何过渡的时间,一下子我就成为了原有同事、哥们儿的“领导”,这让我感觉到的工作压力并非都来自于业绩,有很多压力也来自于人际关系。

一开始,我总是不肯坐在自己独立的办公室办公,除非特殊的接待,我总是一直坐在和原来的工位上面,我以为这样就可以让原来级别差不多的同事不会用不同的眼光来看待我。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其实当初一起做编辑的好兄弟不但不会因为我坐在工位上就把我当成原来的我,同时,他们有一些事情还会“背着我”交流。

再后来,我发现这些同事并不想要一个“像兄弟一样的领导”,他们只是在想要请假获批、迟到不被记录、提升工资……的时候才会以私下交流的方式来和我对话,更多的时候,我发现我们之间的界线、隔阂……与我们之前一起面对原来的领导时并没有差别。

所以,我发现生存于这个世界之中,我不应该用自己的想法来判断别人的行为。很多我认为是“好”的初衷,对于我的“下属”来说,未必是“合适”的。而他们想要的“好”,也并不是我的主观意愿可以判断或者改变的。人的关系,是会随着互相需求的改变而发生本质上的变化的。

同为编辑的时候,大家会觉得互相帮助是一种“友情”的表现,会处于一个“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的心态之中,那个时候,我们之间称兄道弟,要的是一份淳朴自然的快乐。而在我当了所谓的“领导”之后,因为我的权力、地位的改变,原来的“兄弟”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客观来说,他们需要的并不是我继续像兄弟一样的“对待”,他们需要的——是我这位原来的兄弟可以给他们在工作之中带来更多的“收益”。

想到这个问题,我有点理解为什么“家族企业”那么盛行了,因为家族企业的各个工作岗位之间的人际关系是相对恒定的,这也就导致人们在工作中与工作外可以“表里如一”。而一般的企业却不同,员工与领导不但在工作之外没有什么交集,甚至在工作之中也很有可能是“劳资双方”的对立关系。

对于一家企业而言,赚不到钱、发不出工资,员工肯定会离开而另谋高就,这种想法和行为都是没有错的,毕竟谁打工都想要的是更高的工资与更舒适的工作环境,在这样的前提下,领导的职责更多地要表现在可以让企业赚钱,而不是对员工有亲和力。

很多时候,我们会被一些“成功企业”误导,对于那些已经动辄利润以十亿计的企业,他们确实可以讲一讲企业的人文关怀或者所谓的“亲和力管理”,但是这样的企业在整个基数当中所占的比例到底有多大呢?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对于大多数企业的大多数员工而言,“亲和力”这一概念并不是一个“绝对化”的概念,它是属于“锦上添花”范畴内的逻辑,而不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必须项。

0 阅读:0

风斯若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