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伦理,不要也罢

七叔东山 2024-03-23 04:48:40

大家看过《流浪地球2》吗?

里面刘德华饰演的科学家“图恒宇”,将自己的女儿丫丫的意识进行储存与上传,在数字世界里,一个与丫丫一模一样、会即时应答与互动的“数字生命”诞生了。

而在现实生活中,这已经不完全是一个科幻作品,类似的案例已有不少。据媒体近日报道,著名音乐人包小柏就利用AI技术“复活”已去世的女儿。而在此前,一位“00后”博主也用AI工具生成了奶奶的虚拟数字人,并和她用视频对话。

包小柏说,经过他的反复训练,用AI复刻出来的女儿可以即时响应对话,前阵子老婆生日,一家三口还唱了生日歌。

他感慨:“AI就是寄托思念的工具,也是一种对思念的表达方式。”

我看网上很多人对AI复刻死去的亲人表示质疑,因为他们认为这涉及到伦理问题。

人死了就是死了,“复活”亲人,就是在和过去纠缠,生活要向前看,不应过度沉浸在悲思中,长此以往,走不出来会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甚至会以此产生另一种抑郁的情绪。

从唯物主义观点来看,这么理解也没错,但是人类的发展往往并不是纯理性的,甚至感情占了决策的绝大部分因素。

过去人死了,我们就简简单单地在空地上树一块墓碑,以此来纪念亡者;

后来人们又发明了墓志铭,悼词,传记,让后人对他的平生有所了解;

再后来有了照片和视频,让家里人可以随时回忆和亲人在一起的点点滴滴;

现在有了AI,甚至可以跟亲人交流沟通,一切看起来都那么美好。

但实际上大家理解的数字生命和现实的科技发展还有着很大的差距。

就拿《流浪地球2》里面刘德华的女儿来说,她在电脑里会哭会笑会做作业,这完全就是孩子原来的样子,所以让刘德华变得茶饭不思,一度以为女儿依然还活着,只不过活在数字里。

而现实中的AI,尽管可以模拟一个人的长相,对口型,变声,甚至检索大型知识库(日记,微博,微信等),让他的表达方式更像亲人。

但最重要的一点是没办法模仿的,那就是情绪。

AI不会有情绪,不会跟你生气,也不知道过去亲人的嗨点是什么,忌讳是什么,什么样的话题会害羞,害羞的时候会有怎样的表示,等等。

而这些情绪的汇总,才能让一个正常人类变得完整和独立。

尽管我们现在有了GPT,有了Sora,但是不可能有个性化定制的AI产品出现。

因此,即使用AI“复活”了亲人,也只不过是一个千篇一律的半成品,他的表达方式只怕和高德地图差不多。

你依然很清楚地知道,对面不是他,只是一个机器人罢了。

这样一来,用AI复活亲人的意义就大大降低了,和看照片,看视频其实就没有了太大的区别。

那么能不能真正把一个人的脾气性格都完美地复制下来呢?

现在还真有一家公司在做。

有一家名为StoryFile的公司,就提供数字分身的服务,在人还活着的时候,就要开始记录这个人的行为,动作,神态,表达方式等等,提供的信息越完善,复刻下来的AI就越和真人相似。

比如下图这位大爷,就正在绿幕前进行录制,录制好的视频,将转换为他的数字形象。

但是这个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时间和财力,并且不是所有人都有这样的觉悟的。

因此,用AI去复刻一个“完整”的人类,无论是现在还是以后,我觉得都没有可能大范围推广,还不如幻想把一个人的大脑搬出来,然后插上各种管子,让他继续生存下去,像电影《源代码》那样。

这种可行性还高一点。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这种“低精度”的“复活”反而却是更健康的,不会让人陷入其中难以自拔,真以为自己的亲人还活着,把现实和虚拟搞混起来,更难从痛苦和哀思中走出来。

或许大家想要“复活”亲人,只是想看到自己亲人的形象和声音,一些简单的日常问候和沟通对话,也能给自己带来少许的精神安慰,这样也许是最好的结果。

所以那些讲AI“复活”亲人会涉及到伦理道德的人,只能说你们的思路过于发达,把电影里的情节照搬到现实生活中来了,实际上操作中很难让一个正常人分不清真实,完完全全地投入进去。

我觉得这样的技术,还是非常值得推广的,只不过会衍生出利用AI换脸技术诈骗的问题,这种都是相辅相成的,很难防。

大家怎么看?

0 阅读:1

七叔东山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