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首吉:我的报道组战友

张哥文化 2024-08-13 09:30:47

原标题:我的“兵声”战友

张首吉

张首吉

“兵声”,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原老部队77师229团报道组的一个笔名。

1970年初,部队移防至山东莱阳,又掀起了一股新的新闻报道工作热潮。那时,军里一位主要领导同志,亲自抓新闻报道工作,并要求团以上单位都要成立一定数量人员组成的新闻报道组。当时我所在团的政委,曾在《解放军报》社工作过一段时间,深知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当他听说,军报道组有10位干部组成,立即决定抽调人员,成立以我为组长的10名战士为成员的新闻报道组。那时,我任团政治处新闻干事。

按照领导的指示,我立即“招兵买马”。除了原来的两位老兵外,又经过精心挑选,从1969年和1970年入伍的新兵中选拔了8名战友,组成了连我共11人的报道组。这在全师乃至全军各团中是人数最多的。那个时候,报纸上不能以真实姓名发表文章,要采用笔名。26军范围内,各报道组都起了紧跟形势、富有时代色彩的名字。比如,军报道组叫“战旗”,其寓意为高举战斗的旗帜;师报道组起名为“齐齐红”(齐红),其意为红色77师;师炮团报道组起名“炮声”,其意为炮兵的声音。经过反复研究,我们报道组的名字决定就起名“兵声”,意思是反映士兵的声音,抒发部队情怀。大家诙谐地说,这真是战旗飘飘,齐红尽染,炮声隆隆,兵声嘹亮!

“兵声”报道组部分人员在野营路上合影。前排从左到右分别为蒋士东、张首吉、朱木顺;后排从左到右为陈福大、朱金贵、唐永泽

  报道组被安排在团机关办公楼后面的两间大房间内。周边放了几张双人床,中间安放了几张三抽桌。既做宿舍,又当办公室。工作中,大家共同选定报道题目,共同研究主题纲目,分头进行采写。初稿完成后,反复进行修改、润色。然后,用复印纸复写几份,盖上政治处的公章,就分别发往报社。这样不久,“兵声”这个名字,就陆续见诸报端,活跃在军内外新闻报道战线上。

“兵声”报道组,是一个爱岗敬业的奉献集体,是一个勇于拼搏的奋斗集体,是一个团结协作的和谐集体。在大家的共同努力、齐心奋战下,不长时间,就在各级报刊上刊发了大量稿件。大块文章、整版稿件、有影响的作品不断出现。稿件的数量和质量在26军团级单位中名列前茅。由于稿件质量较高,《前卫报》社对“兵声”报道组的来稿格外重视、放心,享受优先刊登的待遇。不但及时快速反映了部队工作,丰富了部队政治工作,为部队争得了荣誉,受到了各级领导的赞誉,而且还培\养造就了一大批人才。

“兵声”报道组部分战友合影。前排从左到右为蒋士东、张首吉、丁怀华;后排从左到右为朱木顺、朱金贵、周继学

  “兵声”报道组在短短的时间内,之所以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得益于大家的共同努力。报道组无论是老同志,还是新成员,都热爱本职,安心工作,不怕苦累,勇于拼搏。大家用心血和汗水,书写着成功,演绎着精彩。作为报道组的领导和他们的老大哥,在同他们一起工作和生活的日日夜夜里,我也受到了感染、启迪和激励,和他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有着相互牵挂的缘分。现在,每当想起当年一起“战斗”、生活的情景,仍激动不已;每当忆起他们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性格特点,仍历历在目,犹如昨日。

꧁——♥——꧂

吴明田

  吴明田,1968年4月入伍,山东滨县(现滨州市滨城区)人。入伍不久,就从八连调至团政治处搞新闻报道工作。1970年“兵声”报道组重组时,他已是老兵。该同志是老高中毕业生,文字基础厚实,善于编故事﹑写故事。他写的小故事,情节跌宕,趣味横生,语言诙谐。鉴于他这个特长,那时,我注意安排他写一些柳营趣事,以及一些小通讯之类的稿件。他为人谦和,待人率直。当时,我们住在一起,他对我无话不啦,甚至将他和未婚妻如何谈恋爱之类的事儿,都娓娓道来,如实地告诉我。后来,我们分了手。他离开报道组到营部当了书记,又到连队当了副指导员,我也调到师宣传科,失去了联系。我到济南军区宣传部工作后,听说他在团当了新闻干事,后转业回到家乡《滨州日报》社工作,任报社总编室主任。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他和爱人到济南,我们见了面,畅叙旧谊。如今,我们通过微信不断联系。给我的感觉,他至今还是那个老样子。

꧁——♥——꧂

丁怀华

  丁怀华,1969年3月入伍,河南省永城人。他自幼家庭贫寒,养父早逝,养母有病,从小就担起了家庭重担,厄运和贫穷的生活养成了他自强不息、刻苦勤奋的性格。当年在二连新兵中第一批入党,后在团通信连被选当文书。1969年冬季野营拉练路上,他常到政治处送材料,并积极为报道组主办的反映野营拉练情况的《战斗报》投稿。我见他工作勤奋,为人老实,学习刻苦,拉练回到营房后,就把他调到了报道组。平时,他刻苦用功,一有空就自觉学习有关业务书籍,摘抄报刊杂志上有关好的词语。工作中,他非常勤奋认真,对所写的稿件反复修改,直到满意为止。他到报道组不久,负责采写的八连“两忆三查”的经验,被济南军区《前卫报》以重要位置刊登,并被师、军政治部转发。对战友,他热情、热忱、热心,报道组一些急事、杂事,他都争着干、抢着干。1970年5月的一天,他骑自行车到莱阳县城冲洗照片,购买物品。谁知,刚出营房大门,快到大下坡拐弯处时,为躲避行人,冲进跌倒在乱石沟里,顿时头破血流,昏迷不醒。我知道这一消息后,立即将他送到驻军一四五医院。当时,我有些担心,担心他抢救不过来,或留下残疾。好在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他很快就得到了恢复,没留下后遗症,我这才一块石头落了地。1970年6月,在邹平县执行“三支两军”任务的团首长,要求报道组派两名同志,去“三支两军”一线进行新闻报道宣传,我考虑到他已是老兵,独立工作能力较强,就派他和周继学去了。在邹平,他们采写的稿件,多次被山东省报、山东广播电台、惠民地区(现滨州市)采用。除了采写新闻稿件外,还担负着一些其它工作,任务完成得很好。后来,他被提拔为干部,当过排长、副指导员、军宣传处报道员、师政治部组织科干事、组织科副科长、秘书群联科科长,中校军衔,工作干得很出色。多次获团、师嘉奖,并荣立三等功。1990年,他转业被安排到河南永城矿务局任政工部副部长,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政治工作者、优秀党务工作者、河南神火集团(原永城矿务局)先进工作者、商丘“十佳宣传干部”、全国煤炭系统优秀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员、河南省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还被评聘为高级政工师。如今,他虽已退休,但妻贤子孝,儿孙满堂,生活过得十分幸福。几十年来,我们始终保持联系,他来济南开会、出差,都到我家看望,相互感情与日俱增。

꧁——♥——꧂

蒋士东

  蒋士东,1969年12月入伍,江苏武进(现常州市)人。1970年4月从三营炮连调至“兵声”报道组。是那年我“招兵买马”首先选中的新兵之一。他个头不高,身体纤弱,颇有江南人的体型。但他正直公道,敢于直言,勇于吃苦,又有些北方人的秉性。在每年的冬季野营拉练中,他的手脸都冻红冻肿,双脚都磨起了串串血泡,但他从不叫一声苦,仍咬牙坚持。他文字基础很好,很有灵性,富有文采,特别善于写通讯之类的稿件。每次,他写完稿件,让我审定,我都很少修改,基本是“成品”。所以,我对他写的稿件比较放心。后来,他调到师报道组、师政治部文化科,被提拔为干部,当过师政治部组织科干事、师炮兵团组织股股长。1984年转业回到老家常州市文化局,任组织科副科长。后又到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工作,担任过人事代表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研究室主任等职务。现退休在家,经常和我联系。

꧁——♥——꧂

朱金贵

  朱金贵,1969年12月入伍,江苏省丹阳人。1970年4月从五连调入“兵声”报道组,是当年入伍的新兵中第一批被选入报道组的。他为人处世老练,作风扎实,思维敏捷,工作严谨,文字功底厚实。到报道组后很快就适应了工作,能独立完成任务,成为报道组的骨干力量。他是个多面手,无论是采写新闻,还是通讯,都完成得很好,且钢笔字工整遒劲,常常是抄写稿件的主要成员之一。他勇于吃苦,每交代一项任务,他都想尽千方百计,克服重重困难去完成。这样一个德才兼备的人才,本应该在部队提拔为干部。可惜,我调走后,又加之“兵声”报道组缩编。他虽然在电影组又工作了几年,但由于种种客观原因,1975年3月,他退伍回乡。“是金子总会发光”。回到原籍后,他凭借着在报道组积累的文字功底,被招入县委办公室从事文秘工作。期间被组织推荐到南京农学院脱产学习三年,之后又在职读完大学本科。1983年8月任乡镇党委书记,1985年4月任丹阳市(县级)副市长,1991年1月调任句容市(县级)市长、市委书记。一个退伍战士,能够成长为统领千军万马的市委书记,这充分反映了他的水平和能力。2001年初他改任镇江市环境保护局局长。2008年退休后仍在市环科学会服务十年。

꧁——♥——꧂

朱木顺

  朱木顺,1969年12月入伍,江苏丹阳人,高中文化。1970年4月由三营七连调入“兵声”报道组。他和朱金贵都姓朱,由于他个头较高大,大家都称他为“大朱”,把朱金贵叫作“小朱”。木顺为人忠厚老实,勇于吃苦,工作认真负责,作风老练,团结同志,在报道组是较早加入党组织的,有一种“老大哥”的样子。报道组缩编后,他回到老连队继续当战士,毫无怨言,任劳任怨。1973年3月退伍回乡,在丹阳县一个镇的文化站当放映员。可惜,一次在秋收中不幸触电身亡,英年早逝,十分可惜。

꧁——♥——꧂

张剑仲

  张剑仲,1969年12月入伍,江苏丹阳人。1970年9月由三营九连调入“兵声”报道组。他是一个活泼帅气的小伙子,聪明睿智,思维敏捷,领会意图快。每次给他交代个题目,他一点就破;他勤奋动脑,不怕苦累。由于他调入的时间比其他同志晚几个月,为了尽快“赶队”,缩小差距,他争分夺秒,奋起直追,常常加班加点,昼夜奋战。很快,他的写作水平有质的提高,能独立完成任务,成为一名报道骨干。他喜爱运动,篮球打得特别好,尽管个头不是很高,但非常灵活,动作优美,是团篮球队的骨干。饭后茶余,课间休息,办公楼前的球场上,经常活跃着他矫健的身影。由于种种原因,他没有能够在部队提拔为干部,1973年3月退伍回乡。但到地方后,凭着他的聪明才智,很快就有了作为。1974年9月,他考上南京农业大学,1978年毕业后留校任教,历任大学保卫处副处长、统战部长、对台办公室主任、食品科技学院党委书记、动物科技学院党委书记等党政职务。同时,工作之余,他笔耕不辍,进行科学研究,写了大量论文,在省及国家有关刊物上发表,多次荣获全国、省、市和高校的奖励。退休后,他发挥余热,担任南京农业大学老年人体育协会理事长、江苏省在宁高校老年人体育协会常务理事至今。

꧁——♥——꧂

唐永泽

  唐永泽,1969年12月入伍,江苏武进(今常州)人。入伍后,他在团特务连任文书,因常到团政治处送文件材料,我发现他为人和为文都比较好,就把他调到了“兵声”报道组。实践证明,他的确是个新闻报道人才,调来不久,很快就适应了工作。他为人正直敦厚,豁达随和,敢于仗义执言;工作一丝不苟,办事认真,作风严谨,学习刻苦;他文字功底扎实,各种体裁的报道都能适应。因此,他写的稿件我比较放心,改动较少,是“兵声”报道组的主力之一。尤其,他那一手钢笔字,很有功力。字体大气,工整而又不失活泼,是报道组公认的“誊抄家”。凡是一些重要稿件,我都安排他来誊抄。有时,政治处要人帮助抄写材料,我也安排他去“执行任务”。所以,那时,他比较忙,除了采写稿件,还担负着报道组内部的文秘工作。但他从不嫌烦,从不叫苦,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1972年下半年,他被借调到师报道组工作,因报道工作成绩显著受到军政治部通令嘉奖。象这样一个德才兼备的人才,本应该留在部队,提拔为干部。但由于种种原因,1973年3月却退伍回乡了。退伍后,他靠着自己的真才实学,很快被安排在武进县报道组工作。当年9月就入江苏师范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1976年2月毕业分配至镇江地区第二师范学校任教师、校办秘书。1981年2月调至镇江农机学院,先后任党政办秘书、院系副书记、副主任、书记、党委组织部长。1994年调任镇江医学院党委副书记。2001年8月任江苏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是该校申请获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点第一学科带头人,2003年12月至2011年3月,任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同时,他在学术上颇有造诣,在社会多种协会里兼职。公开出版著作4部,参编著作多部,发表论文90余篇,科研成果获奖20项。

꧁——♥——꧂

陈福大

  陈福大,1969年12月入伍,江苏武进(今常州市)人。1970年下半年调入“兵声”报道组。他忠厚老实,待人诚恳,温润纳言,谦恭有加。平时,他话语不多,不温不火,见人只是嘿嘿一笑,给人一种平和可靠的感觉。由于他的名字有点特殊,叫福大,所以常常令人想起那时风靡一时的革命样板戏《红灯记》中鸠山的一句话,福大命大造化大。因此,报道组乃至团司政后机关,一些干部常和他开玩笑,福大啊,你是福大命大造化大啊!每当这时,他不急不恼,眯缝着一双小眼,满脸微笑。别看他个头不高,身体单薄,但他勇于吃苦,肯于卖力。野营拉练途中,他背着被包,顶风冒雪,长途跋涉,咬牙坚持,从没掉队。晚上行军,白天一到宿营地,被包一放,就立即编写《战斗报》,从不叫苦喊累。平时,采写新闻稿件,他也是连夜突击,加班加点,出色地完成了赋予的各项任务。后来,报道组缩编了,他回到连队,被提拔为干部。曾在政治处当过书记,宣传干事。再后来,他转业回到了家乡常州,进了政法系统,当了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庭长,成了一名优秀的法官。

꧁——♥——꧂

  李德志,我任新闻干事前,他就在政治处从事新闻报道工作。“兵声”报道组重组后,他从烟台支左,不久就回到报道组,工作了不长一段时间。该同志平时话语较少,整日总爱默默独处。后来,他被提拔为三营营部书记、连队副指导员、团政治处组织股干事。以后转业回到了徐州。现已病逝几年。

꧁——♥——꧂

周继学

  周继学,1969年3月入伍,高中学历,河南新野县人。入伍后,他分配到一营机炮连。当年年底,他赶马车去烟台途中,下大坡时,军马突然受惊吓,一路狂奔,前面就是放学的小学生过马路。在千钧一发之际,他勒紧缰绳,连人带车拖了好远,身上碰伤几处,住进医院,避免了一次儿童伤亡事故。其英雄事迹被济南军区《前卫报》、山东《大众日报》、《烟台日报》予以报道。调进报道组后,他与丁怀华跟随团首长到山东邹平,宣传报道“三支两军”工作,写了不少稿件,多被山东省报、省台采用。一年后他回到老连队当班长,1975年3月退伍,回乡后办个照相馆,担任村干部。现儿孙满堂,阖家幸福。

꧁——♥——꧂

  军营,造就了战友深深的情怀;战友,书写了军营岁月的美好青春。战友,战友,亲如兄弟,这不是夸大其词,是心灵连聚和友谊常驻的写照。2001年5月我去南京,张剑仲、朱金贵、唐永泽、蒋士东、陈福大等战友,把我接到镇江、句容,带着他们的夫人和孩子,热情地款待了我和夫人。2016年3月,“兵声”报道组部分战友又一次在常州相聚。大家欢聚一堂,回忆起当年的情形,抚今追昔,感慨万千。

2002年5月“兵声”报道组部分成员在江苏镇江合影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如今,近半个世纪过去了。当年“兵声”报道组风华正茂、血气方刚的小伙子,都已经退休,成了古稀老人,分散在祖国的四面八方,颐养天年。尽管岁月带走了光阴,磨损了容颜,但记忆仍在,友情犹存。每当回忆起那段日子、那时的情形,想起每个人的音容笑貌,我常常心潮起伏,浮想联翩,久久不能平静,情不自禁地发自内心的呼唤:难忘“兵声”!难忘战友!

​来源:我的战友我的团

0 阅读:11

张哥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