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劝酒的故事?我回你四个字——源远流长!

自然密探 2019-10-15 22:30:10

前面一篇文章说过我们国家是吃货大国,有菜岂可无酒?这是电视剧中常常说的话语,这夜折射出来我们还同样是一个饮酒大国!我国饮酒习俗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劝酒。

这对于许多好酒之人来说是再正常不过了,但是对于许多初入职场(酒场)的菜鸟来说就是苦不堪言了,迫于压力、权威、人情不得不强行喝下让自己头晕目眩的透明无色致幻液体,直至面红耳赤,手舞足蹈,形象扫地,酣然大睡...他们绝对理解不了当初酒被发明的欢喜,以及我国劝酒习俗“博大精深!!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聊一聊我们的劝酒文化吧:

酒宴上的歌以送酒之习以及名目繁多的酒令等,都是直接和间接劝酒的手段。主劝客酒,客敬主人酒客人互相劝酒,以及罚酒、赌酒和斗酒等,直到皆酩酊大醉才结束。

“劝君今夜须沉醉,尊前莫话明朝事。珍重主人心,酒深情亦深…”(韦庄《菩萨蛮・劝酒》)可以说不一醉方休的客人就等于不领主人的深情,反之,似乎主人不想法把客人灌醉,也不够意思。于是乎,“厌厌夜饮,不醉无归。”黄周星在《酒社刍言》中说:“世俗之行苛令,无非为劝饮计耳,而不知饮酒之人有三种:其善饮者不待动;其绝饮者(酒量小,一喝就醉者)不能劝,唯有一种能饮而故不饮者宜用劝。然能饮而故不饮,彼先已自欺矣,吾亦何为动之哉?故愚(作者自称)谓不问作主作客,唯当率真称量而饮,人我皆不须劝。”

黄周星所言极是,他讲的道理也不深奥,人们一听就明白,一想就会通。而且与黄周星见解相同的历代皆大有人在,但是为何千百年来一直如此呢?这正是风俗所具有的独特约東力。

不论人们是否愿意如此,但是约定俗成的力量却会迫你就范。那么,劝酒习俗所透射出的社会心理究竟是什么呢?初步探寻可知,大约不外乎“好客”与“礼”这两层意思。

夏商之时,人们(奴求主贵族和一些自由民)饮酒多在各种祭祀之后,人是代替诸位神灵享口腹之乐的,谁能喝多少就喝多少,以醉为限度。

当时人们能“藤明靡晦,式号大呼,俾昼作夜”(《诗经・大雅・荡》)地狂欢饮酒。到了周代,饮酒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顾炎武在《日知录・酒禁》中说:当时饮酒,“一献之礼,宾主百拜。终日饮酒,不得醉焉。”这显然是周代贵族和自由民按周礼的仪度化要求而采用的饮酒方式。

今存的《仪礼》十七篇中就有许多关于这种饮酒方式的文字。孟僖子曾说过这样的话:“礼,人之干也;无礼,无以立。”(《左传・昭公七年》)强调了仪度修养的重要性。仪度修养的关键是谦恭待人,即所谓“让,礼之主也。(《左传・襄公十三年》)“卑让,礼之宗也。”(《左传・昭公二年》)这种谦恭待人的仪度修养要求人们“动则思礼,行则思义。”(《左传・昭公三十年》)

于是在酒宴之上,主人谦恭待客,宾客谦恭谢主人,“宾主百拜”,喝酒只不过是一种礼仪的方式而已,无怪平能“终日饮酒,不得醉焉”了。周代这种强调礼的仪度化的饮酒方式,在后来历代的国宴一类的大型酒宴上得到延续。

除此外。它还对历代社交宴会和民间的酒宴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并由此形成了主人不动酒,客人不便多饮酒的社会心理。这种由礼仪的积淀而演变形成的社会心理,刺激着好客的主人千方百计地劝酒,于是各种劝酒方式也应运而生了。好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朋友来了有好酒”是我国人民好客的具体体现,动酒是表达这种好客心理的一种习俗。我国各民族中多有劝酒的习俗,但是比较起米,许多兄弟民族的动酒方法远比不上汉族劝酒方法那样丰高多彩。探讨其根源,恐怕与“礼”(仪度化的礼)的影响程度有关。

也就是说,兄弟民族的劝酒心理主要是好客。而汉族的劝酒心理除了好客外,还有仪度化礼的积淀。

年轻人,现在懂了吧~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