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脉 明清之际费密用语。意为“道统”,即关于“道”的传授系统。费密不同意理学传授系统的道统论,主张“从古经旧注发明吾道”(《弘道书·题辞》),提出了新的道脉论,所论证的儒家圣门之道传授、演变的脉络围绕“中”展开。并专序:“七十子传人见于国史者为《圣门道脉谱》,画图详其世次,述传授之宗系”。指出:“盖羲农尚矣,尧命舜,称允执厥中,舜亦以命禹,汤执中,文、武、周公无偏无陂,皆中也。万世帝王传焉,公卿用之,至孔子曰中庸,古今学者守之,庠序布焉。是中者,圣人传道准绳也。”“道脉”以上古帝王为首,“万世帝王传焉”,而“公卿用之”,“学者守之”,都不离“中”。认为与理学弊端脱离实际,静坐论道的所谓道统截然不同。“道脉”的主体是帝王将相。指出:“言道而舍帝王将相,何以称儒说?”(《弼辅录论》)反对理学的道统论,提倡帝王统道、师儒讲道的道脉论,并不比理学家的道统说高明。
灵原 明清之际李颙用语。语出《学髓》。意为天地万物之本原,是人的根本,也是天地万物之根本,实质指的是“心”,亦即陆九渊的“本心”和王守仁的“良知”。认为:“形骸有少、有壮、有老、有死,而此一点灵原,无少、无壮、无老、无死,塞天地,贯古今,无须臾之或息。”他设问:“此不过一己之灵原,何以塞天地,贯古今?”又自己回答说:“通天地万物、上下古今,皆此灵原之实际也。非此灵原,无以见天地万物、上下古今;非天地万物、上下古今,亦无以见此灵原。是以语大语小,莫载莫破。”认为灵原是无形象、声音、气味;空虚寂定而又神灵;言其量,则无所不包,言其明,则无所不烛。李颙对“灵原”的描述承袭了朱熹的心性学说,含有一定的神秘性。
虚明寂定 明清之际李颙用语。指人心体达到的一种境界。认为人心虽然虚寂,但其作用神灵莫测,而念虑则不断地起灭。念虑之起,要分别有意与无意。有意的念虑,不是“行所无事”,而是“有为之为,君子不与也”(《学髓》)。如果“有意为善,虽善亦私”,不值得称赞。“无念之念”,指不带有物欲的念虑,完全符合天理,“至一无二,不与物对”,是纯然天理,没有理与欲的二者对立。实际上,“有意”、“无意”,乃是指念虑是否与物欲相纠缠,亦即“存天理,灭人欲”。认为人欲是恶的、非的、邪的,而天理是善的、是的、正的。故人欲必须克治,一直到“无欲之可克”;天理必须存养,一直到“无理之可存”。无理之可存不是说没有天理了,而是此心全然是天理,无可再存养。这时,“欲理两忘,纤念不起”,回复到人生本原,真正达到了心体“虚明寂定”即“心寂”的境界。他的“欲理两忘,纤念不起”,来源于陆王心学,与道家的“心斋”、“坐忘”,佛家的“涅槃”、“禅定”一脉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