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主席为何建议让恽代英接手中央领导职务?

历史尘埃录 2023-12-20 11:10:13

英雄会逝去,

但他们手中的火把会有人接住!

一九四三年夏天,一位四十来岁的中年人,携侄儿离开上海,赶往延安。他本来在上海中法学院教书,名叫恽子强。世道不稳,百姓们都不愿意出远门。这一次,恽子强之所以要去延安,就是要带着他十五岁的侄儿恽希仲去周恩来那里。

这样,他才能对得起二哥的遗愿。

八月份,他们通过了重重关卡,来到了这里。一到延安,她妈妈沈葆英已经在那里等着了。沈葆英一把搂在恽希仲的怀里,几年不见,泪水夺眶而出。对于恽希仲来说,这是一种很奇怪的情绪,因为他是跟着舅舅长大的,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妈妈是谁。

从那以后,恽希仲在延安的生活非常新奇。他注意到,周围的人对他的态度都很友好,即便是“大人物”也不例外。

恽希仲是后来才了解到,其中有朱德,有叶剑英,有李富春,有林泊渠。当他们看到自己的时候,眼中有欣慰,也有悲伤。

周恩来还特地命人送他们去杨家岭,他们就在那里。到了老年,恽希仲始终无法忘记与周总理会面的情景。

这一天,周恩来非常开心,他拍了拍恽希仲的脑袋,首先说了一声:“跟恽代英一模一样!”邓颖超在旁边微笑着,不住地点了点头。

恽代英的年龄要大周恩来三岁,从各方面看,他和周恩来非常相似:

首先,两人都出身于文学世家,都是演说家;其次,两人都很有感情,对感情也很有执念。三个原因,就是在黄埔同学心目中,这些人都被称为“明星师长”。

恽代英生于湖南一个官员之家,其父为清代知县,为八品官员,而他的妈妈,却是一位出身名门的女子。恽家一共有五个兄弟姐妹,其中恽代英是次子辈。

一九一五年,恽代英以二十多岁的年龄进入武汉中华学院,很快就成长为五四运动在武汉的主要领袖人物。茅盾曾经荣幸地聆听了他的讲演,他在事后对青年时期的恽代英说:

代英是个很有才华的演说家,他的演说从头到尾都是面不改色,不紧不慢地说了两三个钟头,说得头头是道,连听众也不觉得累。

这句话,足以见得恽代英的实力有多强。所以,在那个时候,他和张太雷、瞿秋白并称为“常州三杰”。

周恩来自欧洲学习回来后,与恽代英相识。周恩来还在黄埔军事学校工作的时候,就把恽代英介绍给了黄埔军校的教导主任。从那以后,我们黄埔毕业的陈赓将军,都称呼恽代英为“恽先生”。

恽代英和周恩来是同志,也是志同道合的人,他们一起战斗了很多年。他们两人在“四一二”的反革命政变中共同幸存下来,后来又一同到香港寻求庇护,险死还生。

恽代英不但和周先生走得很近,而且和毛主席也很熟。

恽代英于一九一七年同黄复生和梁绍文等人共同创建了武汉第一个进步社团“互助社”,它是当时社会上最早的一个社会组织。

社团成立之初,就是要“集思广益,互帮互助”,而这个社团,也确实带动了不少本地同学。

毛主席亲自出版的《湘江评论》,是为了回应五四运动,毛主席把它送到了恽代英的手中。

恽代英也到过武昌、汉口,协助毛主席推广《红楼梦》,所以毛主席在武汉地区的知名度才会如此之高。

恽代英在经历了一场血雨腥风的“罢课”之后,愤怒地拿起笔来,撰写了《武汉学生被关停解散后最后留文》。

这是一篇感情很深、风格很烈、很有革命精神的作品,被毛主席看了之后很是欣赏,并且把它完整地发表了出来。

那时候,两人的关系已经很好了,但一直都是通过信件联系,从来没有见过面。

在一九一九年底,毛主席前往北京时途经武汉,借此结识了恽代英。

两人见面的时候,都有些后悔。

毛主席在恽代英家里呆了十多天,两人经常一起读书,晚上一起聊天,互相了解对方。

毛主席把张敬尧赶出家门后,就沿着他的路线回到长沙,途中在武昌与恽代英相遇。

那时,恽代英与武昌的年轻人一起筹备创办利群书局,受到毛主席的影响,并有了湖南长沙文化出版社的前身。

湖南长沙创办“文化室”时,毛先生还没有这方面的经历,而且他跟外面的几家出版社也没有太多接触。

恽代英在关键时刻出手相助,他还拿出了利群出版社的股份,帮助毛主席购买了一批图书,成立了这家书店。

有了这样的经历,毛主席和恽代英走得很近,但是毛主席推荐恽代英,却不是因为这个。

毛主席之所以推荐恽代英,是因为他自己有这个才能。

毛主席在会见斯诺的时候说:“三部著作奠定了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

其中一部正是恽代英所译,从这一点上看,恽代英简直就是毛主席一生的“引路人”。

恽代英和毛主席的共同之处,不仅在于他们走的是一条正确的革命之路,更在于他们的艰苦奋斗精神。

一九二七年,他参加了南昌暴动,因为军队必须向南方进发,而且还是在炎热的气候下,所以许多人都坚持不下去。

虽然身患肺结核,但恽代英还是将自己的马匹送给了生病的病人,自己步行。

经过这一天的相处,虽然他看起来有些憔悴,皮肤也有些晒黑,但在这些战士当中,他还是赢得了不少人的尊敬。

“既然大议员都如此能吃苦,那我们就坚持到底吧!”

毛主席和朱老板于一九二九年返回中央之前,曾经给恽代英写过一封信,要他负责闽赣的红军。

毛主席在这封信上是这样写的:

“他很有才华,特别是在政界和政界,我相信他一定能胜任!”

只可惜,恽代英在36岁的时候就被关进了牢房,死的很惨。

恽代英在弥留之际,写下了这句“革命的绝唱”:

“我在江湖上流浪,我的朋友都死了。将烦恼抛诸脑后,留下英雄本色。”

在监狱里,他的太太沈葆英看见他的老公,他的脸色很不好,身上披着一件黄色的囚服。

恽代英没有带眼睛,脸上留着胡须,一头长发,身材消瘦,看起来很是消瘦。沈葆英鼻头一痛,几乎要叫出“代英”来,可是一看到站在旁边的那几个如狼似虎的警卫,她忽然想起这里是在哪里,便忍了下来。

恽代英连忙劝道:“四姐,你也不要伤心了。我并没有违反法律,也没有做过什么错事,我只是受了委屈。你不用担心,等他出来之后,我们就可以一家人团聚了。你到这儿来时,家里还好吧?”

沈葆英知道“家里人”就是共产党,就说:“好,一切都好。”趁警卫没看见,她低声说:“伍豪(周恩来)向您问好。”

恽代英两眼放光,激动地说道:“先生,您回家了,多谢您,您回家请安。”

沈葆英拿出自己随身携带的几件衣服吃食,交给恽代英,说道:“我们家的人都很想念您,听说您病重,病得厉害,再三叮嘱,叫我送些吃的过来,要您吃好喝好。这是我儿子的照片,他都会跑步了,还会叫爸妈呢!”

你这个小毛东西!”恽代英听了这话,两眼放光,对她的老婆说:“好好照顾小毛弟弟,再苦也不能少了他。”

恽代英正想再说些什么,却见那警卫进来了,喊道:“现在是时候了,快滚,不要说话!”

恽代英对他的夫人说:“你先回去,好好照顾我的儿子,我永远不会忘了你的。”

沈葆英嘴里嘟哝着:“我还会回来找您,还会来找您的。”

却不想,这一别,却成了这对夫妇的永别。就在恽代英获得早出监狱的希望时,顾顺章在同年四月被逮捕并反水,并将许多党内秘密泄漏给了国民党,也就是恽代英的身分。

恽代英被押往蒋介石位于中山陵的住所,蒋介石告诉他:“我在黄埔的时候,对你是很真诚的,我相信你一定会记得,到时候,我会把所有的饭菜都送给你。虽然你曾经和我作对,不过我可以既往不咎,如果你改变主意,我还能给你很大的帮助。”

恽代英平静地回答道:“我们在黄埔军校虽然没有打过几次交道,但是彼此都很熟悉。你别指望我了,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蒋介石气得跳了起来,大声说:“你们不听从我的话,你们会为自己的错误而感到遗憾的!”接着,他下令:当场枪毙。

他死后。沈葆英没有被打倒,她想起了他的遗愿:"为了我们的党,我们的梦想,不管发生什么事情,你都要坚强,一定要把我的孩子带大!"

但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恽代英死了以后,国民党政府对他们的家人也进行了迫害。于是沈葆英和他的孩子们到处跑。她先是返回武昌的家乡,但家中也遭到了特工的监视,而且被反复检查了好几遍。沈葆英只好和她的孩子一起,回到了江苏。

经过几番波折,沈葆英终于决定让他跟恽代英的四哥恽代贤住在一起,然后自己出去找共产党。可是,由于白色恐怖,党的活动频繁,沈葆英对他们的活动地点并不十分清楚。她在江苏南通县西亭小学教书,以求生计。之后,她参加了护理学院的考试,并在毕业之后成为一个护理人员。

沈葆英于一九三七年中日战争全面打响,曾任职于五大军区第一人民解放军五军医院。她从未放弃过搜寻党的工作。一九三八年,她通过《新华日报》了解到武汉驻武汉的八路军办公室已经建立,又打听到周恩来夫妇的下落,便前往那里搜寻。最后,她看到了周恩来和妻子,一把将邓颖超搂在怀里,放声大哭。沈葆英回答道:"没有了党,我就是一只孤独的大雁,生活很艰难。"

邓颖超握住沈葆英的手,对她说:“葆英,你这几年受的苦可真不轻呀!”

周恩来又劝道:“你也别伤心,这次回来的不就是孤烟么?你没回家?”

沈葆英这才哭着说:“恩来,发现你,就等于发现了我们的党员!”

周恩来和夫人想到恽代英的去世,也是感慨万千。周恩来还惦记着恽希仲,问:“小乐天可好?”当年周恩来为恽希仲取的一个外号,后来被毛泽东改成了“小乐天”。周恩来、邓颖超两人那时都在上海工作,对小希仲很有好感。

沈葆英得到周恩来的协助,被安排到“战争时期的幼儿幼儿园”。武汉沦陷时,沈葆英率领一大群儿童,由武汉迁往四川;接着,他就去了延安,把他带到了另一个地方,那就是沈葆英。

恽希仲,13岁,由叔父率领,也赶到了延安。恽代贤的妹妹恽代温也跟他一起离开了,他的三个孩子,一个八岁,一个十一岁,一个十三岁。这伙人历尽艰险,突破了国民党的层层包围,辗转苏皖鲁豫晋五省,行程几千公里,直至一九四三年八月,历经一年余的艰苦"长征",才抵达了延安,也就是所谓的“革命圣地”。

恽希仲和他的妈妈在一起已经十年了。恽希仲和他的妈妈分开的时候,他还只有三、四岁。可现在,他都十四岁了!第一次见到他们的时候,他们并没有认出对方来。沈葆英在周恩来的引荐下,紧紧地搂住了自己的孩子,放声大哭。

恽希仲的舅舅出于自身的考虑,从来没有告诉他关于恽代英的事情,直到今天,妈妈和周恩来向他讲述了他的英雄故事。恽希仲深受触动,立誓要子承父业,成为一名坚定的革命志士。林伯渠,朱德,叶剑英,李富春,恽代英的一些老同志也曾来探望过沈葆英和他的儿子。恽希仲在他们的照顾下,进入了延安自然系(其叔父恽代贤),并很快地发展了起来。

新中国建立以后,沈葆英一直奋战在国家的最前线,为祖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沈葆英一辈子不向党要什么,只盼着把他的精神传承下来,退休后还时常出席有关他的追悼会。

恽代英死的时候,他的孩子恽希仲才三岁,他就死了。15岁时到延安,他对自己的爸爸一点也不了解。

舅舅从未透露过他爸爸的姓名,以确保他的安全。在上海读中学、小学时,看到其他学生都已有了双亲,他就经常询问。对于这一点,恽子强的舅舅能够说的也就是:你爸是革命的人。

恽希仲去了一趟延安,才知道自己的老爸是多么的厉害,对自己的老爸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但一直以来,他对自己的父亲,都只有一种感觉,那就是一位军人,而不是一位慈爱的父亲。后来有一天,妈妈告诉他:

他生下来的时候,妈妈身体虚弱,没有多少奶水给他吃。沈葆英见他这副瘦弱的模样,常常着急地哭起来。恽代英却不说话,一点也不着急,沈葆英还当他一心想着革命,不想着自己的儿子。当老公带着一箱牛奶回到家里,她终于知道,老公在那个时候,为了替出版社翻译和买奶粉的费用,天天加班到深夜。

恽希仲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自己的父亲会做出这样的决定。新中国建立以后,恽希仲按照周先生的意思,到北京华北技术学院学习俄语,并在那里担任了一名翻译。

沈葆英一向严厉地教育自己的孩子,叫他别忘了父亲的革命理想。她引用了她的先生恽代英的一句名言:“我什么都不是。我的磷粉只够制作四箱。我想让我的磷光散发出更多的热量与光芒,我想让它熊熊地燃烧,点燃旧中国,让新中国的诞生!"

现在新中国成立了,就必须要有一个人来建立这个国家。恽代英曾说:“年轻人是我们的革命的动力,他们有强烈的情感和强烈的脾气。他们不懂得忍耐,不懂得屈辱,不懂得逃避,看到应该发生的事情,他们就会勇敢的去战斗!"

恽希仲将自己的父辈们的教诲牢记在心,自己也学到了不少东西。

一九五三年,由于在部队里的出色成绩,他被派往莫斯科的宇航学校进修,并作为新中国太空工程的首个高级人才。

这样的专家,在全国都是凤毛麟角。他从事了数十年的科技工作,并担任过雷达微波天线的单体与整体的资深设计者。

恽希仲从来没有把自己的真实情况告诉过其他的人。直至2012,当他于上海逝世时,毛主席的孩子,陈毅的孩子,徐向前的孩子,还有其他同志的孩子,都纷纷献上了自己的鲜花,这是恽代英之子。

沈葆英在二十五年前就去世了。恽代英,从此就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了革命事业,再也没有说过自己的爱情。她的遗体就埋在了八宝山,是她应得的荣誉。他的孙子恽希仲也活得很好,84岁的他于今年八月十六日逝世。

恽希仲这辈子唯一的心愿就是在幼年时就没有父爱,他想在死后能够在上海龙华公墓陪着他。经过国家的同意,他终于和他的亲生儿子恽代英合葬了。时隔81年,恽希仲再次见到了自己的亲生儿子。

0 阅读:29

历史尘埃录

简介:探寻古今之谜! 见证古今变迁!解锁尘封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