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九年,朱德去看望陈明仁,他特地向他敬礼,大声喊道:“报告,我是朱德。”
陈明仁生于一九○三年四月七日,湖南省醴陵市洪源乡陈家岭洪源村的一个不起眼的农家。
在那个黑暗、腐败的清朝末年,整个中国都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混乱时代,内忧外患,民不聊生,百姓的生活水平极低,很多人甚至不能满足自己的温饱。
正文而出身于农家的人,更是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但是,陈明仁的童年,却是磨炼出了一颗坚毅的心。
他很清楚,只有通过学习,才能让穷人改变自己的命运。
所以,从八九岁开始,村子里的人就会发现,小时候的陈明仁,正坐在山上的一块大石上,一边晒太阳,一边看书。
偶尔,也会有大人打趣他:“陈家的孩子,如此勤奋,难不成以后也能考上状元?只可惜,如今清朝已经不在了,也就是个教书先生罢了!”
这句嘲讽的话,虽然有些难听,但却是合情合理的。
一九二○年,十七岁的陈明仁,离开故乡的小学,以其优异的表现,被长沙兑泽中学录取。
三年后,陈明仁终于学成归来,虽说考上了,可是由于家中负担不起高额的学费,无奈之下,陈明仁只好回到了自己的老家,白兔潭小学,做起了老师。
虽然村子里的人说的都是真的,但陈明仁并没有因此而沮丧。
早年在长沙求学时,他便深切地体会到了这一时期的动荡,政治动乱,军阀混战,政权分裂,民不聊生。
陈明仁是个聪明人,他很清楚,这场革命的火焰,很快就会被点燃。
果然,一年以后,在孙中山领导的领导下国共两党迎来了第一次合作时期。
他在广东创办了“陆军讲武学堂”,也就是著名的黄埔军校。
为了吸收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人才,革命军向全国发出招募简章,号召有志于国家的青年参加革命。
二十多岁的陈明仁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所以他毅然辞掉了老师的工作,也辞别了亲戚朋友,只身来到广东,参加了军校的招生工作。
陈明仁以其优异的体质、优异的学业成绩,顺利地考取了广东陆军讲武堂,开始了他的军事理论研究。
没过多久,黄埔军校成立,他就被调到了黄埔第一届,在那里,他和陈赓,杜聿明,蒋先云,徐向前,都是同班同学。
自此,陈明仁开始了他数十年的军旅生涯。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煽风点火,发动内战。我们的军队,必须主动出击,以求将来祖国和人民的幸福生活。
蒋介石首先将矛头对准了东北,因为他得到了美国的帮助。一九四六年四月,驻东北的陈明仁接到蒋介石的一道“坚守四平”的指示。
这时,四平已被解放军包围。连续几天的战斗,让两方都损失惨重。解放军在攻占了四平大部分地区之后,为了战略上的考虑,决定撤退。
陈明仁在四平战役中为保卫四平立下大功,蒋介石提拔他为第7师师长。不过,他这一晋升,也引起了别人的注意。
当时正值陈诚率部到四平考察。他当场就“莫须有”地给陈明仁扣上了一顶大帽子。蒋介石对陈诚的信赖,胜过对陈明仁的信赖。
因此,即使陈明仁刚刚作出重大贡献,蒋介石还是毫不犹豫地将其革职。陈明仁虽然愤怒,不过却也在意料之中。
他在国民党待了这么久,什么勾心斗角都见过了。
早年的时候,他也曾心灰意冷,可日本人却步步紧逼,让他根本没有时间去想自己的未来。现在有了空闲,他可以考虑一下自己的归宿。
陈明仁在失业的这段时间里,也是在为自己的未来做打算。虽然他还没有找到更好的归宿,但他已经不想再待在国民党了。
当国民党的败势愈来愈明显时,蒋介石再次想到陈明仁。一九四八年十月,陈明仁重返前线,从某种意义上讲,他又回到了原来的位置。
数月之后,陈明仁率领部队前往湖南,并在长沙设立指挥部。直至一九四九年六月,湖南被解放战争占领,中共中央下达了解放湖南的命令。
陈明仁早已无心再给蒋介石效力,他也希望和程潜一样,在战场上策划一场兵变。
不过,他也有顾忌,三年前在四平打了一仗,跟东北野战军打了一仗,还怕我军找他算账。
中共知道陈明仁的意思,所以毛主席就让章士钊转告陈明仁:“井水不犯河水,各划各的船,都想划赢,我们会谅解。只要他站过来就行了,我们还要重用他。”
毛主席的话深深打动了陈明仁,中共高层对自己的苦衷,表示了极大的诚意。
在内战中,参战的都是华夏人,人民解放军也不想和自己的同胞开战。最好是让陈明仁在战场上造反,那样的话,伤亡就会小很多。
为使陈明仁对起义后的情况有更多的了解,中共湖南省委派人到他那里去,把中央关于起事的方针,详细地告诉陈明仁,使他安心。
事后,陈明仁又透过谈判代表,向中共提出,“愿继续担任军长,以使他们能为国效力。”八月二日,中央军事委员会正式回信:“陈明仁仍任军长一职,可予准。”
然而,八月三日,陈明仁与程潜分别向毛泽东,朱德等发出一份电报,建议成立“中国国民党湖南人民军政委员会”,以及“中国国民党湖南人民解放军司令部”
前者尚可明白,后者却是要在国民党内成立“解放军”,这未免太不合情理了。林彪看了这份电报,也是迷惑不解,并未发表意见。邓子恢看了一眼电报,说道:“为什么要叫国民党的军队总部呢?国民党人民解放军司令部,他们怎么会琢磨出这样一个称呼?不知道中央那边怎么说?”
但是,毛泽东在看到这份电报之后,迅速地回复了陈明仁与程潜:
这两个临时机关,既是先生领导,又是湖南临时军事委员会的临时负责人,又是陈明仁将军在湖南的湖南人民解放军总部,都是必需的,可以执行。
这是由于毛泽东没有介意程潜与陈明仁设置机关的名字,而是着眼长远,在陈明仁左右为难的时候,首先答应了他的请求,以使长沙尽快获得和平解放。
程潜、陈明仁于一九四九年八月四日作了周密的筹备,带领国民党三十八名高官,共同发表了一份「从今天开始,由国民党政府解散,加入中共人民政府」的《宣言》。八月五日,长沙城被陈明仁率领的部队迎入。
这一月十三日,陈明仁再次以个人名义向毛泽东、朱德写了一封信,内容如下:
献身于新民主主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八月十六日,毛泽东、朱德分别致电程潜、陈明仁,祝贺陈明仁的起义,任命陈明仁为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席兼中国国民党人民解放军第1兵团司令官。
朱老总急不可待地走进了六国酒店,于是便有了本文开始时的场景。
朱老总一进门,便笑呵呵地开口道:
“陈明仁同志,您救了长沙千万百姓于水火之中,这是大功一件。”
陈明仁一脸的受宠若惊。
“朱老总谬赞了。你能亲自过来,实在是太好了。我终于明白,为什么人民解放军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了。”
朱老总还调侃了一句:
“听说你很崇拜我,不过你的名气太大了,我让弟弟给你写了一封信,你都不听。”
陈明仁讪讪一笑,不再说话。
两人相谈甚欢。
片刻后,两人离开了房间,来到了宴会厅。
朱老总看了一眼桌上的菜。
“为什么只吃西餐?要不,陈明仁同志,我给你做一顿好吃的,我带你去四川。”
说着,他转身走向了厨房。
没过多久,朱老总便将一盘色香味俱全的炒菜端了上来。
陈明仁也没把自己当外人,自顾自地吃了起来:“多谢朱老总,不过这道菜太辣了。”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笑了起来。
朱老满脸笑容,开口道:
“别这么说,湖南人的口味跟我们四川的人差不多,都很喜欢吃,俗话说的好,没有辣椒,就没有革命。”
最终,晚宴在欢乐的气氛中落下帷幕。
次日,毛主席亲自接见了陈明仁。
陈明仁于九月十日受邀赴北平出席中国政协首次全会,抵达北京时,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领袖都热情接待。
毛泽东于九月十九日请陈明仁、程潜等人参观天坛,途中毛泽东向陈明仁说道:「子良,你我二人来合个影吧。」
毛泽东拍好了照片,然后对陈明仁说道:“现在到处都是关于你被捕的传言,什么杜聿明是五马分尸,什么王耀武是凌迟处死,等政协会议结束之后,你就到济南去见一见,把事情说清楚。”
陈明仁真诚地说:「好的,我这就去办。」
毛泽东又说:「你可以将我们的相片,寄给黄埔同学,以及亲戚朋友,凡是能拿得出来的,每人一份,大约要洗几次?」
陈明仁道:“那就给我洗十打吧。”
毛泽东却说:“这个太少了,给我洗五十打!”省得人家说你是被共产党囚禁起来的!”说完两人都哈哈大笑。
陈明仁在这一时期,弃暗投明,作出了他一生中最重大的一次选择——参加中共,奠定了他的千年基业。可就在这个时候,他的太太谢芳如,被查出患有癌症。这几天她一直觉得不舒服,但是她一直在忍受,以免打扰他。
陈明仁得知这个坏消息后,非常伤心,他勉励谢芳乐观,自己也不禁落泪。共和国初建,陈明仁肩上担子太重,无法全力保护自己的老婆,深感愧疚。但谢芳如知道,自己的夫君是个武将,因此,她一直都站在丈夫这边。
病魔无情地折磨着他们,一九五○年,谢芳如因病去世。陈明仁在她临终的时候,一直陪在她的床边,泣不成声。都说男人有泪不轻弹,可是,丧妻之痛,又岂是那么容易忍受的。陈明仁为他的妻子立了一块石碑:“我的妻子谢芳如的坟墓。”
失去挚爱的妻子,在悼念会上,他跪在地上,一边看着自己亲手为夫人所作的挽联,一边流泪,夜里更是夜不能寐,三天三夜都没有合眼。
一九五五年,中共因表彰陈明仁的功绩与才干,授以中国上将之职。
一九七四年,陈明仁死在北京,临死之前,他一再嘱咐子孙,一定要把骨灰带到长沙,与他的夫人谢芳如合葬。
不过,陈明仁并没有如愿以偿。直至2009年,历时35年的陈明仁才与其夫人谢芳如于长沙岳麓山共葬,至此,两人的感情终于画上圆满的句号。
生在一床被子里,死在一起。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这就是最伟大的爱情。陈谢两人自幼青梅竹马,结拜为夫妇,以命换命。在最困难的时候,两个人相互搀扶着,物质上的诱惑并没有让两人之间的关系有丝毫的污点,相反,两人都在经历着岁月的洗礼,变得越来越纯净。
千里迢迢而来,却是如此的艰难。若不是在梦中相见,怕是再也听不到了。三十年来,两人形影不离,感情之深,举世罕见。
人生虽短,而真爱长存。当我们怀念这位功勋卓著的将领的时候,我们同样会被他们的情感所打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