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伯渠在开幕式上说:“毛主席,我们要升旗了。”工作人员赶紧提醒:少了一个字。
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新中国在这一天举行了建国典礼。
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在这一天里,还有很多趣事,林伯渠就是其中之一,他说错了一句话,两次请毛主席把旗子举起来。
那么,究竟发生了什么?这开国大典,到底是怎么定下来的?
正文一九四九年,北平开国典礼的准备工作如火如荼。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新成立的国家,它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制定国旗,制定国徽,制定国歌。因此,他们决定向全国公开征集建议。
周恩来于七月九日接到一份《征求国旗国徽图案及国歌词谱启事》。
“国庆节”要体现出中国特色、政治特色;外形呈矩形,长宽三比二,以庄重、简朴为主要特征;颜色主要是红色,也可以选择其他颜色。通告上还注明,寄到8月21日,寄到北平总会。
周恩来看了以后,马上写了一份指示,表示赞成。为抓紧时机,早日选定旗帜,他们先后在北平,天津,上海等十三座城市,在显著的版面上,都登出了布告。
“速报”的版面虽不甚显眼,却已引起极大反响,北平亦接到国内外数以百计的小旗图样。
截至八月二十日,共征集到1920面国旗,2992张设计图,经初步筛选,最终选出17张。
眼看着离开国大典的日子不远了,所有人都在抓紧时间挑选旗帜。最终,毛主席亲自到场,以32为代表,正式确立了新中国国旗。
也许提到国旗设计师,人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一名画家。其实,他就是曾联松,他是一名长期在地下工作,负责经济新闻的经济学家。
那么,这面旗帜是如何设计的?
每次有人问起,他都会说:
“创建新中国,这是我梦寐以求的事情,当我一想到这一天会像旭日一样出现在我的眼前,我就感到无比地激动。当初我们设计国旗的时候,就是为了庆祝新中国的成立而高兴,这是一种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浙江瑞安曾联松家乡曾联松每天都在忙着设计这面旗帜。他认为,这面旗帜的图案是大星星,加小星星,大星星是中国共产党的标志,小星星代表着党的全体成员。以黄色为标志,不但代表中华人民是黄种人,而且是我们的红色革命。大星周围的小星是四个小星,表示工人阶级,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四个阶级。随后,他又画了几笔,最后决定将五星放在红色旗帜的左上角,如此一来,不但红色的图案更加的合理,更是让红色的天空变得更加明亮。
新华社在11月15号还对曾联松的旗帜进行了解释。没过多久,远在上海的曾联松就接到了一封来自中共中央办公厅的信,还有500块钱的稿酬。
同时,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一份《国旗制作说明》,这份文件是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主席团发布的。
浙江瑞安曾联松家乡“除了北京十月一日的升旗仪式,在全城飘扬国旗以外,全国各地,都必须在十月二日升旗,并命令各地机关,学校,工厂,商店,都要在这一月内,统一张贴。”
离建国仅有数日,北平的永茂工业公司,才接到了可供缝纫的旗帜。
缝纫社女工赵文瑞非常高兴,因为能亲自缝中国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对她来说是一种莫大的荣誉,所以她马上和同学们用黄绸缎裁了两个大五角星、八个小五角星,把它们分别粘在红布上,一针一针地缝起来。
事实上,许多人认为,这次的开国大典,可以选择在早上八九点举行,寓意着新中国国泰民安,欣欣向荣。
但是最后,这个提议被否决了,聂荣臻综合考虑之后,提出了一个提议,那就是今天的开国仪式,就在下午三点。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在这个时候举行,这样蒋介石就不会再派轰炸机过来搞破坏了。
为何这样说?
那时候,国民党的主要轰炸机是一种时速四百九十公里左右的B24,而当时的国民党军队,最接近的也就是舟山,离北方三千三百多公里。
然而,当他们赶到北京,将所有的炸弹都炸完之后,天都快黑了。
考虑到B24在夜晚的机动性并不强,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开国大典应该是在下午三点开始的。
而这次开国大典的选址,也是经过精心挑选的,选择了天安门城楼,就是为了方便活动。
而且在这里也方便举行阅兵,很多人都是有备用的,比如西郊的机场。
但西郊的机场离市中心很远,所以天安门广场才是最好的选择。
所以经过深思熟虑,周总理最终还是同意了这个地方,毛主席和其他几位领导人都认为,这个地方很合适。
我们虽然是第一次举行这么盛大的仪式,但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比如,我们就组织了一个两百人的军乐队,专门用来应对开国大典上的演奏任务。
我们还特地请来了新华电台的齐越和丁一岚两个“台柱子”。
可以说,他们在开幕式上的所作所为,就是“开创新风”!
与此同时,在开国大典的当天晚上,我们还举行了一场盛大的晚宴,这场晚宴被称为“开国第一宴”,里面有各种冷菜、热菜,还有各种不同的美食,都被我们融合在了一起。
也正是出于各方面的考量,这次的开国大典,每个人都肩负着巨大的责任,难免会出现一些遗漏,比如林伯渠的事情。
但总体来说,这并没有给开国大典带来太大的负面影响。
相反,以前的“问题”,反而让开国大典变得更加真实,更加生动。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给开国大典增添了几分色彩,让如今的我们回想起来愈发怀念。
这不是一次简单的仪式,而是二十八年来,中国人民历经多年的努力,终于走到了今天这一步,也是全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中国人再一次站了起来。
毛主席虽然心情激荡,但却并没有就此停歇,而是继续埋头工作,一直忙到了第二天清晨,紫云阁内,依旧传来了哗啦啦的下笔之声。
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早晨多云,午后下著蒙蒙细雨。但到了下午,天气却变得晴朗起来,阳光明媚。当天,周恩来主持了国庆典礼的准备工作,他与聂荣臻于下午一点左右到达天安门,详细视察了各种工作,并详细了解了现场直播的筹备工作。
毛主席刚走到最后一步,军乐团就奏起了《东方红》。天安门广场的广播喇叭中,丁一岚、齐越激动地喊道:“毛主席到来!”“毛主席大步走上天安门!”
没过多久,毛主席高大的身影就出现在天安门。《东方红》演奏三次之后,毛主席已经走到了天安门的正中间,挥舞着帽子,对着天安门上的军队和人群表示了敬意。
“毛主席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这两句话,直冲云霄。毛主席听到那嘹亮的口号时,忍不住对着广场上的人群挥了挥手,同时高喊:“万岁,人民万岁,同志们万岁!”
城楼上下,领袖群众,一心同德。
下午3点,天安门广场上,毛主席等主要领导走上天安门,林伯渠庄严地说:“毛主席,请升旗。”
这话说得太明显了,旁边的员工连忙低声叮嘱:“再加上一个字,毛主席,我们要把国旗升起来。”
林伯渠听到这句话,把这句话重复了一遍,这一次用的是“国”。
毛主席听见麦克风中传来的消息,他不慌不忙地走向升国旗的按钮,并按下了一个按钮。接着,一面硕大的旗帜冉冉升起,飞上了蔚蓝的天空,停在了空中,随风飘扬。
随着国旗初升,国歌响起,礼炮齐鸣,所有官兵神情肃穆,向冉冉升起的国旗行了军礼。仪式结束后,所有人都喜极而泣,挥舞着手中的旗帜,高喊着口号。
刹那间,旗帜飘扬,雷声轰鸣,齐声高呼:“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
当毛主席宣布新中国的成立时,摄影师侯波立刻按动了快门。照片中,毛主席拿着扩音器,一脸的诚恳。
当晚9:20,庆祝活动即将结束,周恩来高声宣布:“大家都很努力,活动到此结束。
北京新华电台在晚上9:25分的时候,宣告了这场盛大的庆祝活动的落幕。
正当毛主席他们要走时,广场南边的人群中,有一些人举着旗子,像一股洪流似的,冲上了金水桥,欢呼着,跳着舞,向着天安门城楼走去。毛主席和其他领导也舍不得离开,他们慢慢地走到了塔的东边,并不停地向人群挥手;然后,他向西,向人群挥手致意,随后一起走向天安门城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