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王安石的亲兄弟挺多,那么他们都有支持王安石变法吗?

清山雅舍来漫谈 2024-07-30 08:18:49

王安石家中兄弟七人,分别是:

王安仁①、王安道②、

王安石③、王安国④、

王安世⑤、王安上⑥、

王安礼⑦。

这兄弟七人并非是同母所生,他们的父亲王益有两任妻子,原配徐氏早亡,生有长子和次子,继妻吴氏生有王安石等后来五子。

都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王安石的变法任务艰巨、阻力重重,那么他的这些兄弟是否有助他一臂之力呢?

下面我们就来探究一番。

1、王安仁:学识渊博,首位进士

王安仁,字常甫,是王安石的异母长兄。

这位长兄很不简单,在读书学习方面给弟弟们做出了极好的表率。

他自幼好学,严格律己,学识渊博,精通诸多儒家经典,声名在江淮之地广为传播,深受士人学子崇拜。

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王安仁科举高中,为冯京榜进士,也是七兄弟中的首位进士。

中举后,王安仁被授以实职,颇受朝廷重用。

到了同年三月,调任江宁府盐院转运使,可惜上任不久,王安仁竟不幸病逝,根据推算,时年至少35岁。

王安仁虽然很优秀,但却注定无法支持王安石变法,因为他去世时,王安石才29岁,变法远未开始。

2、王安道:司法参军,天不假年

王安道(1017-1051年),字仁甫,是王安石的异母次兄。

入仕后,授官衡州军司法参军,即衡州主管律法刑罚的官员。

皇祐三年(1051年),也就是长兄王安仁去世后两年,王安道也不幸病逝,时年35岁。

王安道也注定无法支持王安石变法,因为他去世时,王安石也才31岁,距离变法依然尚早。

3、王安石:执拗相公,锐意变法

王安石(1021-1086年),字介甫,生母是吴氏,比次兄王安道小四岁。

和长兄王安仁类似,王安石自幼聪颖,酷爱读书,有过目不忘、下笔成文之才。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京赶考,高中进士,时年仅22岁。

原本主考官已经给王安石列为第一名。

但在殿试上,王安石的应试赋中引用了不合适的语句,有冒犯君王之嫌,惹得宋仁宗不快,因而把王安石的名次与第四名对调,就这样本该是状元的王安石变成了第四名。

考中进士后,王安石放弃了留京做清贵官员的机会,毅然要求外放任职,因为王安石的志向不在富贵权势,而在天下革新。

△王安石

之后,王安石历任鄞(yín)县知县、舒州通判、常州知州等职,任上均勤政爱民,政绩斐然,受到朝中重臣的诸多赞誉,甚至想要越级提拔王安石,但被王安石坚定拒绝。

王安石不慕名利,始终把扭转大宋颓势作为自己的终极目标,在地方治理的过程中积极开展各种革新尝试。

嘉祐三年(1058年),38岁的王安石调为度支判官,他进京述职,作长达万言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系统地提出了变法主张。

可惜年老求稳的宋仁宗拒绝了他的变法主张,王安石大为失望,辞官回家,不再接受朝廷的委任。

宋仁宗死后,保守的宋英宗在位四年,依然毫无锐意,王安石继续隐居不出。

直到宋神宗继位,王安石终于得以一展抱负。

熙宁二年(1069年),49岁的王安石受任参知政事,“熙宁变法”在王安石的主持下正式启动。

熙宁三年(1070年),王安石出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即我们常说的宰相。

他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新法,包括均输法、青苗法、市易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将兵法、保甲法、保马法等等。

尽管王安石的初衷是好的,所做所思皆是公心,但变法最终还是失败了。

要知道一个国家的改革不是一家一户、一城一地的改革,而是牵一发则动全身,在给全国造成巨大震荡后,却没能完成改革,会极大地损耗国家元气。

变法失败的原因主要归结为两方面,一是保守派的阻力极大,二是新法本身存在严重缺陷。

保守派,也就是既得利益集团,在每一次变法时都会出来阻挠,这其实很正常,毕竟变法会断了他们的财路,不阻挠那才是怪事。

而王安石并非单纯地输给了保守派,他更多地是输给了自己,因为他的新法从设计到实施都存在着巨大缺陷,而执拗的王安石刚愎自用,很难听取他人的正确意见。

如此一来,改革效果适得其反,就连天下百姓都不支持他,保守派更是不断攻击新政。

熙宁七年(1074年),由于变法效果太不理想,王安石一度罢相。

熙宁八年(1075年),王安石复相,但当时他的支持者已经急剧减少,就连他的老师欧阳修、好友曾巩等人都反对他的新法。

再加上新党内部产生了严重的分裂,变法在实际上已然无法推行。

熙宁九年(1076年),王安石长子病故,内外交困的王安石悲痛至极,辞去相位,熙宁变法彻底宣告失败。

元丰二年(1079年),王安石被任命为左仆射、观文殿大学士,改封荆国公,因而世称“王荆公”。

元丰八年(1085年),满腔抱负的宋神宗抱憾去世,宋哲宗继位,改元元祐,太后高氏垂帘听政。

高太后一直都是坚定的保守派,甫一掌权,便立即起用司马光,用“以母改子”的名义,全面废除新法,史称“元祐更化”。

元祐元年(1086年),目睹新法被废的王安石,在钟山忧郁离世,享年66岁,获赠太傅。

4、王安国:文豪高才,贤名远播

王安国(1028-1074年),字平甫,是王安石的同母大弟,家中行四。

他与弟弟王安礼⑦、侄子王雱(pāng)并称“临川三王”,这是对他们文学成就的赞誉。

王家可谓是人才济济,王安国也是自幼聪颖,文采超群,13岁时便写出《题滕王阁》,令文坛惊艳。

△《题滕王阁》

他发奋读书,尤擅诗文词赋,虽多次参加科举,但因仕籍纠葛,加之不愿借兄长王安石的势,因而空有进士之才,却屡考不中,连欧阳修都感到十分惋惜。

王安国不但文采出众,而且侍亲极孝,广结善缘,是远近闻名的贤士。

熙宁元年(1068年),在韩琦的举荐下,经神宗召试,赐进士及第,任西京国子监教授,时年已是41岁。

又过了一年,王安石开始变法,但这位才德兼备的弟弟并不理解王安石。

王安国认为兄长的变法弊端明显,新派的人敛财太甚。

宋神宗因为他这种态度,对他不予重用,只让他负责文籍编纂整理工作。

后来,随着对新法认识的加深,王安国开始反对王安石的新法,并且看不惯新派骨干吕惠卿和曾布等人。

这也使得吕惠卿怀恨在心,趁王安石罢相的时机,诬陷王安国为反对新政的乱党,革职放归乡里。

熙宁七年(1074年),朝廷决定重新起用王安国,可惜王安国不幸病逝,时年47岁。

5、王安世:当涂主簿,英年早逝

王安世,字不详,是王安石的同母二弟,家中行五。

其生年不详,但通过推算,应该是1029年到1033年之间。

他曾在太平州当涂县担任主簿,于嘉祐四年(1059年)去世,时年二十多岁。

6、王安上:入主三司,势尽人去

王安上,字纯甫,是王安石的同母三弟,家中行六,生卒年不详。

神宗熙宁八年(1075年),为右赞善大夫、权发遣度支判官,权三司使。

(在宋代,度支使与户部使、盐铁使,总领全国财赋,合称三司使,度支使名下设有副使、判官等,负责国家的财政预算和会计核算。)

△北宋官制

熙宁十年(1077年),权发遣江南东路提点刑狱,也就是我们熟悉的提刑官,相当于现在的法官兼监察官。

元丰三年(1080年),王安上因事被罢官,剥夺一切职务。

晚年,王安上负责管勾江宁府的集禧观。

虽然史书没有直接记载王安上对变法的态度,但从王安上的任职情况,我们能够一窥端倪。

上文提过,1075年正是王安石复相的一年,这时王安上受任右赞善大夫(东宫属官,是被重用的信号),入三司使,居财赋要职,显然这是皇帝授意让王安上助力兄长继续变法。

如果王安上对变法持反对态度,那么他的待遇就会跟老四王安国一样,不被皇帝重用。

再看1076年,王安石变法宣告失败,紧跟着1077年王安上外放出京——显然是王安上被归为王安石一党,遭受了政治清洗。

所以可以推知,王安上在变法一事上是支持王安石的,至少在表面上一定是这样的。

7、王安礼⑦:严法明断,忠直能臣

王安礼(1034-1095年),字和甫,是王安石的同母四弟,家中行七,比王安石小13岁。

他是王家又出的一位博学高才,27岁考中进士,宋神宗继位后,历任崇文院校书郎、润州知州、湖州知州,同时修订《起居注》、知制诰。

对于王安石的变法,王安礼持反对态度,曾上书神宗中止新法。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被诬陷下狱,性命垂危,一时无人敢救。

唯有王安礼从容面君,仗义执言,神宗本就不想深究此案,王安礼进谏后便从轻发落了苏轼,可以说王安礼对营救苏轼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王安礼不仅为人忠直,而且还是精通实务的能臣。

他以翰林学士的身份任开封知府时,执法严明,断案如神,到职不过三个月,就把经年累积的大批案件审理完毕,这份特殊才能受到了朝野内外的广泛赞誉,神宗也给予他官升一级的特别嘉奖。

元丰四年(1081年),拜尚书右丞,再迁左丞,相当于是副相的角色,可以参与执政议事。

虽然王安礼反对新法,但始终能得到神宗重用,靠得是他优异的才能品行。

绍圣二年(1095年)任太原知府,在任上病逝,享年62岁,死后追赠金紫光禄大夫、太师、魏国公,因而世称“王魏公”。

结语

王安石的诸兄弟中,只有王安上⑥是支持变法的;

而王安仁①、王安道②、王安世⑤去世较早,没有赶上变法;

成就较高、寿命较长的王安国④和王安礼⑦则都反对变法。

按说但凡事情可为,当兄弟的多少会帮一把,何况王安国和王安礼都是正直有德之人,不太可能会故意拆兄长的台。

而事实却是,二人反对新法之心日益坚定,新法的弊端之大由此可见一斑。

文以载道,史可明鉴,@清山雅舍热衷研读历史文化,分享生活感悟。原创不易,欢迎关注点赞,在此感谢。

0 阅读:0

清山雅舍来漫谈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