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任志愿军司令人选上,彭总为何选择邓华,而非韩先楚和陈赓?

妙之评过去 2023-09-01 16:17:13

在电影《长津湖》中,有过一个片段,在志愿军指挥部里面有一个由林永健饰演的我军高级将领,一直在彭总身边出谋划策,而此人就是当时志愿军的副司令邓华将军。在彭总回国后,邓华也晋升为第二任志愿军司令员,并在1953年的板门店协议中,作为我军代表在那个神圣的协议中签字。如果不是熟知四野历史的人可能并不太了解这位上将,但能成为志愿军司令员肯定有自己的过人之处。

那么,名气不算大的邓华,为何能击败陈赓、韩先楚等人成为志愿军司令员呢?

《长津湖》中,林永健饰演的邓华

军政双优的邓华

邓华将军出生在湖南一个富农家庭,良好的教育让他在青年时代就上了南华法政学校,是我军中的一位秀才将军。

在大革命爆发之后,邓华加入了我军,并跟随朱老总和陈老总在湘南击败反动军队,因为知识和文化水平高,邓华很快进入到了红四军的第7师担任宣传干事,并出席了当时决定我井冈山红军命运的古田会议。

在红军时期,邓华先后担任了林总麾下的红1军团第2、3团政委,多次在反围剿作战中击败反动军队的进攻,在长征开始后,邓华跟随红1军团一直担任我军的先锋部队,红军胜利到达陕北后,又先后担任红1、2师的政委工作。

长征时期的红1军团

到了抗战时期,邓华所部改编为八路军115师第685团,他担任副团长和政治部主任,辅助军事主官继续和日寇作战。在平型关大捷之后,115师顺利进入敌后开展游击战工作,并建立了八路军第一个大军区,晋察冀军区。邓华也率部和李运昌等人在平西建立了抗日根据地发展抗日武装将近10万人,随后在1940年,邓华调任晋察冀下属的雁北第5分区司令员和政委。抗战结束前,邓华升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第2旅政委。

在红军时期邓华主要担任的是部队的政工主官一职,但不意味着他的军事才能不行,相反在很多时候邓华的组织和指挥才能要冲过很多同级的军事主官,比如在雁北和平西的反扫荡中邓华身先士卒,带领部队通过运动战拖疲敌军,分割进行消灭,巩固了根据地。

平西地区的我八路军

而正是因为在军事才能上的优异表现,在1945年抗战结束后,邓华被老领导林总点将进入东北建设根据地,部队进入沈阳后,邓华兼任守备司令,在面对想要来沈阳摘胜利果实的东北保安司令杜聿明下属的13军时,邓华利用敌军仗着自己是美械主力轻敌的心理,果断有地深入在秀水河子全歼国军13军2个团,取得对东北国军的第一个大的胜利。

在1947年我军和国军相持阶段,邓华主动带队去建立辽吉军区,军事和政工一把抓,很快成为我军的模范工作地,并受到了罗帅的高度表扬。

邓华和妻子在抗战中

在1947年夏季东北我军进行第二次扩编之后 ,邓华升任扩编之后的第一个纵队——7纵的司令员。7纵成军之后,在邓华带领下可完全不像一直新的部队,在秋季攻势中7纵配合2纵,在半个月的时间内连续攻占辽西5个重镇,其中在在彰武战役中,7纵不到2个小时就扫清外围和控制制高点,为2纵攻城争取到了时间,在公主屯战役中歼灭新5军大部,在冬季战役中7纵和3纵攻克了让林总一直意难平的四平,歼敌1.8万人。

四平战役时期的我军

到了大决战时期,7纵在邓华的带领下,继续高歌猛进,在辽沈战役进攻锦州的作战中,作为城南的主攻部队,在战术使用上和老大哥2、3纵处于同一位置。在围剿廖耀湘兵团的作战中担任第2梯队,抓获了49军军长郑庭笈和71军军长向凤武。入关后的天津战役中,邓华作为攻城东集团的指挥员,统一指挥7和8纵,从这个时候开始邓华已经不单单指挥1个纵队(军)而是更多的部队。

在1949年东野改编成四野之后,邓华击败韩先楚、刘震和李天佑等人成为四野第15兵团司令员,是当时四野纵唯一一位以纵队(军)司令员成为兵团司令之人,而其他几位司令员——程子华、萧劲光和刘亚楼可都是当时东野高层人物。

可见林总将其提上兵团司令,对其有多认可。

四野四大兵团司令员

而因为在解放战争中的逆天战绩,到了组建志愿军十三兵团的时候,林总、罗帅和聂老总等人纷纷推举其担任该兵团司令员,统一指挥25万的东北边防军,在入朝作战后,邓华也从兵团司令的位置晋升为志愿军副司令员,协助彭总指挥出国作战,将近百万的志愿军。

最合是志愿军的司令员

在志愿军副司令员的位置上,邓华一干就是2年,在1952年彭总回国之后,邓华于1952年6月成为志愿军代司令员,1953年正式担任志愿军司令员。

那么为何志愿军中猛将如云,为何单单邓华能胜任司令员呢?

单单看邓华的履历可能并不显赫,但毫无疑问他就是当时志愿军中最适合的指挥员。

为何这么说?

而当时志愿军中有五位副司令员,除了邓华之外还有:陈赓大将、韩先楚、洪学智和宋时轮,在彭总回国之后,司令员也在这几位副司令中产生。

志愿军的副司令员们

邓华将军之所以能担任志愿军第二任司令员,主要还在于两个优势——军政双优,以及在志愿军中的资历。

先说第一点军政双优。

志愿军司令员的位置代表的是国家形象,是要对我军100万志愿军负责,同时在国外作战也要注重对于部队形象的建设,同时也要团结人民军。总之指挥志愿军既要有军事才能,也要有高度的政治和统筹能力。当初彭总在时候,面对着金一代想要夺权指挥志愿军,在立场强硬反对的同时,也很好的安抚他,这才有双方之间亲密无间和合作基础,这就是志愿军司令的实力。

彭总和金一代,不得不说三代长的很像他爷爷

而除了邓华之外的四个司令员中,洪学智将军虽然也是我军的老资历作战部队,甚至在东野的时候还担任当时主力6纵的司令员,咖位比邓华还要高。其和邓华一样也是政工干部出身,担任过红四方面军的政治部主任等职务,和兵团副司令员等职务。但洪学智将军的强处在于后勤和协调,在志愿军时期就长期作为志愿军后勤部队司令,是志愿军的大管家,但并非军事主官,在指挥作战中要弱于邓华。

在东野时期,洪学智将军也并非以军事指挥见长,因此在以作战为主的志愿军中,洪学智将军更适合于专项后勤保障工作。

洪学智(左一)和粟裕、陈赓还有萧华等人合影

而和洪学智将军相反,宋时轮将军则是更偏向于军事主官位置,在革命时期就一直是军事主官,山野时期担任过陈老总的参谋长,在解放战争时期担任过10和9兵团司令员,但都没有兼任同级别的政委(10纵政委是景晓村,9兵团政委是郭化若),因此在政工工作上是有所欠缺的。从9兵团第一次入朝作战在后勤、情报上的失误上看,不熟悉出国作战事务宋时轮将军要有相应的责任,因此在志愿军兵团司令的选择上,宋时轮并非最佳人选。

长津湖中的宋时轮将军

第二点就是资历。

出国作战志愿军兵团中,有很多人都是兵团司令级别的指挥员,比如三杨(杨成武、杨得志和杨勇)和韩先楚等人。相对于杨成武入朝时间不长,二野的杨勇和杨得志入朝时间太晚(这两位担任后续志愿军第三和第四任司令),韩先楚从入朝作战一开始就一直在前线指挥部队。论在朝作战的时间也是邓华是一样。

但韩先楚却在资历和职位上要弱于邓华。

陪在彭总身边的邓华

早期的韩先楚的资历是和邓华相比要弱上一点,比如在红军时期韩先楚就一直是营长,直到长征结束后担任团长,到了东征时期担任了我15军团的师长,在抗日战争开始后和邓华一样都是115师下属主力团的副团长,在敌后作战时期也是一级军区晋冀鲁豫下面的二级军分区司令和旅长花职务,这一点和邓华是一样的,只过邓华是创建根据地,而韩先楚是在现有的根据地上任职,从这来看韩先楚相对于邓华更为“纯粹”就是一个军人,在政工和建设工作上要弱于邓华。

旋风将军韩先楚

到了解放战争时期,韩先楚先是在4纵担任副司令员,随后进入东野绝对王牌3纵(40军)担任司令员,在韩先楚的带领下3纵有了旋风纵队的称号,打仗猛、善于打恶战和苦战成为韩先楚的标志,但四野改编的时候韩先楚仅仅是40军军长和12兵团副司令员,但邓华此时已经是15兵团司令员。巧的是在解放海南岛的作战中,韩先楚正好是邓华15兵团下辖的40军军长和兵团副司令员,是邓华名义上的部下。

在解放海南后邓华带领15兵团众人合影,上面的配图有一个错误带墨镜之人并非黄不败而是李X朋鸟

而到了志愿军中,韩先楚别看担任副司令员但他兼任19兵团司令员,和宋时轮一样是在一线作战的执行者,很多时候并不在彭总身边,所接触到的面以及与人民军高层的交往并不密切,很难统筹志愿军的发展,而相反邓华则是一直在彭总身边担任参谋长的角色,用时还担任我军的谈判带边,在处理事务中很好的可以贯彻彭总和军委的意图,这一点是韩先楚所无法比拟的。

邓华作为我军代表和人民军一起去谈判

而至于陈赓大将,其实无论是军政能力还是他的指挥以及处事风格,都可以说是在邓华之上,比如性格火爆的彭总,邓华在相处的时候就很小心,但天性乐观和幽默的陈赓大将经常喜欢和彭总开玩笑。在部队指挥上,别看陈赓是二野出身,但他先后在一方面军和十方面军任职,对于入朝作战的兵团主官都是老相识,所以彭总回国的最开始,主席和彭总也都建议陈赓担任代理司令员。

陈赓大将

但陈赓大将也有自己的弱点,那就是伤病和身体因素。

在解放战争中,陈赓就经常因为腿伤和身体方面原因一直受杜到身体和心理方面的困扰,而在冰天雪地的半岛,是个折磨人的地方。所以因为身体方面的原因,陈赓入朝待的时间并不长就回到国内担任军事学院的领导,随后又在抗法援越作战中调动去大西南,故而无法担任志愿军司令员。

因此和其他四大副司令相比,邓华从各个方面相比较都是最合适的人选。

抗法援越时期的陈赓大将

雨田君说

实际上从邓华在当上志愿军司令期间的表现上看,他确实也是尽心尽责,当时彭总曾评价他“作战勇敢, 细心……知识丰富, 很有头脑, 考虑问题有眼光, 也比较周到”。

在进入到我军不擅长的阵地战和焦灼战阶段后,我军运动战天赋很难发挥出来,但即便在这个时候我军依然能牢牢控制三八线邓华功不可没。

0 阅读:2

妙之评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