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音乐在影视片剧情中的重要作用

陆凯看历史 2023-07-08 22:03:16

文/匹夫

编辑/匹夫

前言

从电影诞生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从一开始的默默无闻的黑白影片,到现在用高技术拍摄的影视巨片,它的发展速度很快,而且还产生了具有同等社会效果的姐妹花剧。

这种改变,在一定程度上,也随着人类的发展而不断地产生,给人们的生命增加了一种不可或缺的魅力。

但是,不管影视作品的拍摄方式和表现方式如何改变,自从有声影片制作以来,电影艺术,包括后发的电视剧艺术,都与音乐密不可分地融合在了一块。

它将视觉表达和听觉表达融合为一,生动地重现了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姿态,使观众能够以一种同理心、身临其境的方式沉浸在故事中,从而获得对真善美和假恶丑的启示。

如果说,在电影中,音乐对电影情节的表达具有神奇的力量,那它又是如何体现出神奇的力量的?

一、论音乐在影视片剧情中的重要作用

鲜血滋养着一个人的身体,一个人的身体因为缺乏而呈现出一种淡淡的白色。音乐就像是电影里流动的血液,如果没有音乐,电影里的故事就会黯然失色,但如果有了音乐,电影里的故事就会活过来。

经过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音乐的艺术表达已经趋于丰满。而音乐作为影视艺术不可缺少的伙伴来说,则仅百年。

从音乐进入影视作品,一直到现在,它与影视作品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在影视作品中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艺术价值得到了人们的高度评价。

而影视作品的编导们也像注重演员对剧情的诠释能力那样,将音乐对剧情的诠释看得很重。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作曲家与编曲家都会殚精竭虑地,对一部影视作品的音乐创作与配置进行反复地推敲。

在无声源音乐和有声源音乐以及影视片的插曲、主题曲的表达方面进行千次地敲打、精益求精,让音乐在每一部影视中就像是赋予人生命的血液和灵魂。

让故事的画面变得生动活泼,让观众的情绪与剧情深度融合,与之同喜同悲、合拍共鸣。

就拿电影《放牛班的春天》来说,其中的“人道”和“生长”主题在电影中得到了突显。影片中,现实主义和写意型的乐曲交织在一起,琴声和笛声交织在一起。

现实类的音乐,比如儿童的大合唱,开场主角的乐队,还有现实类的音乐,比如电影的背景。

电影中的音乐引导着伴随着伴奏,浸润着从头到尾的叙述,使电影的叙述感情饱满生动,情真意切,如诗如画。

电影的一开始,就有一个典型的场景,在钢琴的旋律中,有几个小孩在唱歌:“风中飞舞的风筝,请你别停下,飞向大海,飘向空中,孩子们在望着你呐,在那暴风雨中,你高扬着翅膀,别忘了飞回我身旁”

莫杭治和佩皮诺的目光透过窗户,注视着他们,等待着他们的自由,马修的旁白:“我感到孩子们对自由的渴望,在最遥远的天边建筑自己的小屋。”

此时,音乐与图像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凸显出了故事的主题。显示出音乐对于人性的展示,感化,启发,使电影中的音乐成为充满人性之美的杰作。

二、音乐是渲染影视片剧情的染料和色彩

颜料是颜色的起源,颜料让人的眼睛看到的世界变得五彩缤纷,五颜六色,在美学需要的时候,人们可以利用颜料和颜色的奇妙运用,来改变所有的枯燥无味。

音乐在影视片中对剧情进行渲染的效果,就像是颜料和色彩可对人的感觉和心理所造成的效果,它像是一种画龙点睛的效果,让观众对剧情的品位得到了提高,从而提高了影视片的艺术价值。

将影视作品的音乐效果与屏幕效果并排进行分析,音乐效果是构建在时间轴线上的,它经过时间的持续而转化为空间的感知。

而剧情的画面效果则是时间和空间的同步反应和描绘,可以看出,在影视作品中,音效可以起到染色等功能。

可以从这首歌对故事的影响来看,在《康熙王朝》中,韩雷的主题曲《向天再借五百年》以其雄浑的气势和歌词,把康熙这个皇帝的形象描绘的淋漓尽致。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最后那一段:“我站在风口浪尖紧握住,日月旋转,愿烟火人间,安得太平美满?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

如果不是一位英明神武的皇帝,又怎么会说出这句话来?如果没有这首诗的凝练与诠释,光靠这幅图,如何能把康熙的君王之情表达得这么细腻!

连续剧《日出》的一首歌曲:“播下了风花雪月,长出是爱恨情仇”,正好符合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的客观法则,而歌词人对于父性的了解,却好像要超过万方,几乎一句话就说到点子上。

而音乐对故事的影响,则是对故事的影响。比如《少林寺》中的《牧羊曲》,就是一首以女子为主题的歌曲,被歌手郑绪岚用她那清脆悦耳的嗓音演唱出来的,格外惹人聆听。正如同人类的生活环境中一定是五光十色的一般,少林寺尽管是闻名天下、位居深山的习武圣地。

但也会有“日出嵩山坳,晨钟惊飞鸟,林间小溪水潺潺,坡上青青草”的另一番美景,这就是对少林寺美丽的赞叹,从一个善良的人,延伸到了一个可以欣赏的地方,这就是所谓的“人杰地灵”。

在《放牛班的春天》里,我们可以细细体会一下电影里的背景音乐,可以发现电影里的各种场景,各种角色的个性,都是通过这些音乐表现出来的。

蒙丹就是那个怂恿郭邦等人误入歧途的恶人,一出场,就有一种阴森恐怖的气氛。马修是主角,在马修教导莫杭治妈妈时。

她对妈妈的美貌和善良充满了崇拜和爱慕,而背景音乐则是柔和、舒缓和浪漫的,就像马修此刻的心情那样,充满了激情。

他听到了一则关于着火的新闻,以及在回家的路上伴随着的音乐声,这些音乐声都是沉重而急促的,仿佛是在警告他,让他赶快回家,让他的学生有危险。

在马修将他们从浓烟中救出的时候,音乐声戛然而止,意味着危机已经解除,他们已经安全了,音乐声的转变让人怦然心动,让故事一波三折。

事实上,在观看一段影视时,即便是闭着眼睛听,也能获得对故事情节的感受,而这种感受正是来自于音乐因素。

比如,在乐器的音色方面,有小提琴的音色纤细、大提琴的音色浑厚、双簧管的音色雅翠、小号的音色响亮,这些都是作曲家非常注重对音色的使用。

他们在创作的过程中,就好像是艺术家运用色彩的精细程度,将影视作品中的音乐设计成与剧情所要求的惟妙惟肖的效果。

三、音乐是影视片剧情挥之不去的记忆之门

好的影视作品的音乐给它带来了永恒的生命,它不会衰老,不会被忘记,它会像地球引力一般。

永远被喜爱它的旋律、喜爱它的韵味、喜爱它的意境、喜爱它的歌手的演绎风格的人们口口传唱、代代相承、历久弥新。

电影里的故事,也会因为电影里的经典音乐,而永远留在人们的脑海里,像是一场永恒的洗涤。

电影《上甘岭》的主题歌《我的祖国》,在全国各地,不管是在大剧场、在社区、在拼歌广场,都已成为家喻户晓的流行歌曲;不管是职业的,抑或是业余的,抑或是喜欢娱乐的,都在流行着这首歌。

由于它那永不褪色的艺术魔力,使人难以忘怀,我们国家在新中国建立之初拍摄的一部关于抗美援朝的影片《上甘岭》。

《我的祖国》是一九五六年夏天写成的,乔羽写词,刘炽写歌;这首歌曲的原声是由知名歌手郭兰英演唱的。这首歌最初定名为《一条大河》,后更名《我的祖国》。

《上甘岭》一上映,这首歌就火了,而且火得很快,这是一首让所有人都记住的爱国之音。

个中缘由何如,自然与这首歌曲的艺术特色不可分割,因为歌曲中表达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展现出自然美景的恬美画卷。

流露出委婉细腻和雄壮豪迈的动听旋律,彰显出鲜明抢眼的民族特色,兼备美的内涵品味、美的旋律品味、美的意境品味、美的民风品味;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边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真是一曲让人回味无穷的歌,“美不胜收”。

《我的祖国》是一首典型的A段和B段的曲目,首先是一位民谣的女高音,她的歌声甜美明亮,节奏委婉,感情细腻丰富,具有鲜明纯正的民族性,将观众带入了故乡美丽的画面中。

副歌采用的是混声合唱,旋律气势磅礴,豪迈挥洒,与女声独唱在音调、节奏、速度、气势等方面截然不同,豪迈地唱出。

“这是美丽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在这片温暖的土地上,到处都有明媚的风光。”整首歌充满了赞美和爱恋。

有温柔的,有浪漫的,有抒情的,有豪放的,有奔放的。一般的情歌多采用轻柔、优美的音符,而军事歌谣则多采用刚劲的节奏与旋律。

通常来说,这两种音乐形式的音乐,其曲式与曲式通常是极不协调的。《我的祖国》的编著者在演唱过程中,把独唱和混声合唱组合到一起,这样就使歌曲更加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

在这首歌中,女歌手的独唱既真诚又质朴,又婉转动人,而男歌手的大嗓门却是气势磅礴,激荡人心。第二首是大团圆的混声,与第一首是女主角的独唱,如同潮水一般汹涌而出。

一听到这首《我的祖国》,就会想起《上甘岭》中的一段话:我们的志愿军在朝鲜与美帝的战争中,英勇奋战,我们的8连在山间的一条小路上,坚持了一个多月,把敌军一次一次的进攻打得溃不成军,把我们的阵地牢牢守住。

对方用了一种封闭的方式,让士兵们口干舌燥,嘴唇干裂。负责运送水源的部队,一个接一个地死去,连水源都没能运到。

8连勇敢而又坚韧的士兵向山上奔去,以求取水。可是,他们刚刚把水装满,对方的子弹就射了过来,他们不但没有拿到水,反而死伤了不少士兵。

最后,团长千辛万苦地让人带了几个萝卜来前线,还给了连长两个苹果。连长也顾不得口渴,一块块的切下两块,递给每个人。

结语

总之,优质的影视作品,带给大家更多的是一种艺术享受。

参考文献:

[1]张丽娜《电影音乐的剧情表现力强化功能分析》

[2]张鸿《电影音乐的叙事功能探究》

0 阅读:5

陆凯看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