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10月5日,朝鲜开城前线。志愿军65军582团团长张振川团长在指挥所里,用望远镜看着六连在67高地上与美军战斗。67高地是志愿军10月2日从敌人手里夺取的。
张振川
敌人对67高地的反攻非常猛烈。集中了几十架飞机,4个炮兵群,调来几十辆坦克,其中还有喷火坦克。从3号起,敌人开始反扑。把67号阵地炸得烟雾弥漫,然后坦克掩护步兵冲锋。六连能守住阵地吗?
5日拂晓,敌人飞机就开始轰炸,轰炸过后,在“嗡嗡的”“老病号”的炮兵校正机指引下接着大炮轰击。坦克也开上来直射。而据守67高地的6连,在战斗中虽然阵地上兵力少摆多屯经过3天的战斗,只剩下一个大班了。尽管志愿军炮兵进行了火力支援,美军喷火坦克屁股喷出青烟还是开上了高地,对着志愿军的藏身之处,喷射火焰,阵地上大火燃烧。
张振川团长看到67高地一片火海,不仅有飞机扔下的凝固汽油弹,还有喷火坦克喷出火焰。阵地上的战士或在火中打滚或倒地不起。
“他xx的!”张振川恨极了。
志愿军夜间行动
阵地上六连只有两个人了,副指导员赵先友了身上多处负伤,双目失明。在敌人冲上阵地后,用步话机向团指挥所呼喊:“向我阵地开炮!”“向我开炮啊!”
张振川团长拳头攥出了汗,下不了这个决心,直到看到两个人搀扶着进入隐蔽部,才下令向67高地开炮。
按张振川团长的记载,这是1952年10月5日上午11时10分。
韩军陆战队以伤亡六连数倍的代价重新占领了67高地。张振川团长眼睛都红了。因为65军对他们团的命令是:阵地一定要推过沙川河以东,攻占敌人阵地后,要不惜一切代价守住。
可现在被敌人夺回去了。怎么办?只有立刻反击!
抗美援朝五次战役后,双方势均力敌,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战争进入边打边谈阶段。中朝方面在西线占据了三八线以南开城地区,这里是朝鲜的古都,李承晚政权很想拿到手。中朝方面由于五次战役后退,开城地区是唯一在三八线以南的地盘,如果开城丢了,脸面朝哪搁。为保卫开城,志愿军65军与美军展开了激烈战斗。
当时敌人进攻的重点在开城以东大德山、马良山方向,企图从侧翼打开缺口,然后配合正面夺取开城。志愿军看出敌人的意图之后,命令65军发动进攻,把阵地推过沙川河,改善我军的防御态势。
志愿军向山头冲击
1952年秋,志愿军发动进攻的条件比刚入朝初期好多了,坑道工事修筑好了,坦克部队从无到有,炮兵大大加强,装备了高射炮,而且换装制式苏式大炮,射程、威力比以前缴获的日式、美式都强。
194师582团接受任务后进行了细致准备。这场战斗的经过在军史上作为一个战例,日后供作教学之用。
张振川将军晚年回忆起这场战斗来,颇有过五关斩六将的自豪。以张振川团长为首成立了步、炮、坦联合指挥部。坦克、大炮(包括高射炮)由张振川统一指挥。
一般来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把战斗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事先计划好如何排除,这场战斗就有百分之九十的胜券。
张团长的身边还有一个前车之鉴。不知上级是不是有意。195师585团攻击井洞南山时,由于准备不细致,敌人的铁丝网有5道,他们看成了3道。进攻时,突击队被铁丝网拦住。
电影《英雄儿女》中,警卫员小刘身趴在铁丝网上,让后面的战士踩着他的身体翻越过去。可那毕竟是电影。突击队被敌人火力杀伤 ,几十个好小伙子,全部牺牲在敌人阵地前沿。585团长被撤职,降到582团当副团长 ,做张振川团长的副手。
侦察兵过河排雷侦察。张振川亲自突击队的一营营长和连排长摸过河去,看了冲锋道路,部队准备待机位置,了解部队进到敌前哪个位置,好安排炮兵群火力射击和延伸等关键步炮密切协同问题。
张振川团长他们把战斗归纳出四大问题:
一,部队如何接近敌人阵地。敌我之间隔一条河,河滩还有1千多米的开阔地。
二,部队要冲得上,不能让障碍物挡住,重蹈585团的覆辙。只要打上交手仗,就有胜利的把握。
三,步炮密切协同,万一联络中断,自己的炮弹会不会炸着自己步兵。
四,敌人的地雷很多,我们战前起出来地雷,攻击前要看好这些通路,不能叫敌人重新布雷。
列出问题以后,再逐一解决。
夜晚起雷时,侦察兵、工兵都是卷起袖子加上探针,敌人布下的防步兵雷主要是压发雷和拌雷。皮肤敏感,可以感觉到雷线。
对付铁丝网,在参谋长张学义组织下,炮兵、坦克、突击队、爆破组协同,先用炮火轰击,再用坦克炮直射,残余的爆破组用炸药炸。这是因为敌人设置的铁丝网不光是单层立网,还有挨着的复层。趁夜暗,先把敌人外边铁丝网破坏一部分。
炮兵观察所紧挨团指挥所,可以随时支援步兵。
张振川团长他们吸取了15军邱少云潜伏在敌人阵地前沿草丛中被敌人燃烧弹烧死的教训,在沙川河以东红山包到河边的青山包西陡坡下边挖洞,隐蔽下第一突击队约70人。进过几夜的苦干,挖了14个段洞,挖出的土石堆在洞外作为防止敌炮和飞机炸弹的挡墙,并及时把新土做好伪装,不留痕迹。
194师师长赵文进到底比20多岁的张振川团长老练些,指示张振川捉来一个“舌头”,了解了敌人工事、兵力、部署情况。
进攻时候,定在10月2日黄昏。10月1日夜,在敌人照明弹熄灭的间隙,突击队越过沙川河进入短洞待命。
10月2日黄昏,在统一号令下,板门店正面战场25公里的地段上,志愿军的大炮、包括“喀秋莎”火箭炮,把炮弹倾泄在敌人阵地上。65军的真正目标是敌前沿的西场里北山(红山包),86.9高地,稍纵深一点的67高地。194师攻打红山包和67高地,195师攻打86.9高地。
敌人阵地上炮弹落地密集,爆炸火光此起彼伏。敌人阵地前沿的铁丝网被炮火炸得七零八落,炮弹还带响了地雷。
按时间,炮击开始延伸,冲锋的小喇叭响了。突击队从陡坡短洞里跃出,向山头冲去。敌人见炮火延伸也钻出隐蔽处进入阵地开枪射击。这时我军坦克用直瞄火力,摧毁敌人的火力点。枪炮轰鸣声,冲锋的小喇叭声交织。
志愿军高炮严阵以待
由于准备充分,“红山包”和67高地顺利被攻占。(叫红山包是因为原先582团打过两次,敌我炮火把绿色的植被炸光了,岩石呈红色。)
敌人反扑了2天多,夺回了67高地,把张振川急得,他知道67高地如果不拿到手,红山包和86.9高地也守不住。
张振川看看天上,这一波敌机已飞回去加油上弹去了,下一波还未来。坦克也开下山了。
现在不攻,更待何时?他急,他手下二营长更急,告诉他河东屯兵洞里战士们已准备好了,督促他快点下令反击。张振川说:“等炮火急袭后,分两路打上去!”
张振让与炮兵群指挥商定了开炮时间。隐蔽在坑道里的大炮推出来了,152榴弹炮被拖拉机拖到阵地 ;“喀秋莎”火箭筒从山的反斜面洞库里开出。有4个炮兵团,1个坦克团支援张振川团长,夺取敌人阵地。
十分钟后,炮兵开炮,重炮在67高地掀起几仗高的烟尘。望远镜里还可以看见蹦上天的钢盔、大腿。炮火一转移,小分队分两路,冲上67高地,把残存的敌人一扫而光,还捉到俘虏。
待敌人飞机再来时,我方大炮已躲会坑道,67高地上大部分人员也隐蔽好,高射炮、高射机枪严阵以待。美军一架飞机被击中,一头栽到67高地脚下,化作一团火焰。
这场攻防战挨着板门店,双方都在后面的山头上观战。
第二天,敌人又连续进攻了一天,被志愿军的炮火阻隔。炮弹密集,直接把美国坦克炸毁几辆。步兵遭毁灭性杀伤。
敌人只得放弃这三个山头阵地,志愿军防线的推过了沙川河。受美陆战一师指挥的韩国陆战第一团团长被撤职,该团一营长自杀。以后军事分界线各退两公里,沙川河以西的坑道工事被保留下来,现在由朝鲜人民军驻守。
巴金在朝鲜前线坑道,左为黄谷柳
开城前线的这场战斗,吸引了国内的有名作家、音乐家等艺术家到战莘地采访。有作家巴金、刘白羽、黄谷柳、徐光耀、音乐家王莘等。特别是巴金访问了钢铁6连,赵先友烈士的英雄事迹深深打动了巴金,他以后创造小说《团圆》,主人公王成就可以看到赵先友的影子。小说里的王文清,194师里一个政工干部也叫王文清,团长张振华,可以看出与张登川团长名字相像。以后,《团圆》被改编为电影《英雄儿女》,英雄的事迹在华夏大地广为传唱。